臨床生物化學/抗心律失常藥
醫學電子書 >> 《臨床生物化學》 >> 治療藥物監測 >> 需測定藥物濃度進行監測的主要藥物 >> 抗心律失常藥 |
臨床生物化學 |
|
抗心律失常藥可通過不同作用機制,改變心肌細胞的自律性、傳導性、動作電位時程、有效不應期等電生理特性,用於治療各種心律失常。顯然,藥物所致上述心肌電生理特性過度改變,將導致新的心律紊亂,因此這類藥大多安全範圍狹窄。由於心肌血液供應豐富,該類藥血清濃度較能反映靶位濃度,並大多與治療作用和毒性反應,特別是心臟毒性相關。用本類藥物治療的疾病,往往存在循環、肝、腎功能改變,將對該類藥的體內過程產生影響。而本類藥中普魯卡因胺、利多卡因等的代謝物仍有藥理活性,此外本類中某些藥物代謝上存在強、弱代謝型的遺傳多態性(polymorphism)。基於上述原因,本類藥物大多需進行TDM。由於篇幅限制,我們僅將該類藥中目前公認應進行TDM的藥物藥動學參數、檢測方法總結於表9-3,供參考。還應指出,某些情況下心電圖對這類藥物也為一有效監測手段,但不能替代TDM;反之,TDM的結果也應結合心電圖改變及其他臨床表現,作出解釋和判斷。
表9-3 需進行TDM的抗心律失常藥藥動學參數、血清濃度及檢測方法
普魯卡因胺 | 利多卡因 | 異丙吡胺 | 奎尼丁 | |
口服生物利用度(%) | 75-95 | / | 72-94 | 70-90 |
血漿蛋白結合率(%) | 11-21 | 43-59 | 20-65 | 60-82 |
總表觀分布容積(L/kg) | 1.6-2.4 | 0.7-1.5 | 0.5-1.7 | 1.5-3.0 |
消除半壽期(h) | 2.7(強乙醯化型) | 1.8 | 7.8 | 6.2 |
5.2(弱乙醯化型) | ||||
治療血清濃度(μg/ml) | 10-30 | 2-5 | 2-5 | 2-5 |
最小中毒濃度(μg/ml) | 30* | 9 | 7 | 6 |
常用檢測方法 | HPLC | HPLC | HPLC | HPLC、免疫法 |
免疫法** | 免疫法 | 免疫法 | 熒光光度法 |
*普鲁卡因胺+活性代谢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总浓度
**有分别供检测普鲁卡因胺和N-乙酰普卡因胺[[试剂盒]]
參看
茶鹼 | 氨基甙類抗生素 |
出自A+醫學百科 「臨床生物化學/抗心律失常藥」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4%B8%B4%E5%BA%8A%E7%94%9F%E7%89%A9%E5%8C%96%E5%AD%A6/%E6%8A%97%E5%BF%83%E5%BE%8B%E5%A4%B1%E5%B8%B8%E8%8D%AF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臨床生物化學/抗心律失常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