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學/治療失血所用血液製品及其他製劑的特點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急診醫學》 >> 血液系統疾病急診 >> 輸血 >> 治療失血所用血液製品及其他製劑的特點
急診醫學

急診醫學目錄

一、治療全血或血漿丟失的基本目標

基本目標為①阻止繼續丟失;②恢復並維持血容量以保證組織灌流;③保證血循環有足夠的攜氧能力。

不同病情,此三項目標有不同側重點。出血是造成低血容量主要原因,因此必須及早地迅速止血,而休克是出血的結果,只有糾正休克才能維持生命,並為止血提供治療時間。一般情況下,此三項同時進行。若病人休克不重,在抗休克同時,治療重點在止血;反之,休克嚴重,並可危及生命時,應以迅速恢復血容量為重點,併兼顧止血。

(一)止血 視其病因而定。一般有手術止血與非手術止血兩種。對於由於凝血因子缺陷或減少所致出血,應輸注相應凝血因子,臨床常用的有新鮮冰凍血漿、血漿冷沉澱物純化Ⅷ因子(抗血友病球蛋白)、纖維蛋白原凝血酶原複合物等血漿製品及濃集血小板,分別用於治療缺乏這些成分引起的出血。

(二)恢復血容量 用以恢復血容量的製劑甚多,以下分述較常用者。

1.晶體溶液 包括電解質溶液,常見的為等滲鹽水、乳酸鈉林格液、碳酸氫鈉林格液(後兩者又稱平衡液)。等滲鹽水在體內存留時由於其含氯量高於血漿的50%,大劑量使用可致高氯血症反加重酸中毒。乳酸鈉林格液的電解質含量與血漿相似,且輸入後1/3留在血管內擴充血容量,2/3補充細胞外液,故可恢復血容量,改善內環境,降低血液粘稠性,疏通毛細血管灌注,從而糾正酸中毒,防止腎功能衰竭,維持腎細胞正常功能,又可抑制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的分泌,同時也補充了鈉鹽,故該製劑已是目前主要擴容劑。但若有肝功能異常、嚴重血容量不足、長時期(超過5h)休克和嬰兒血容量低者,因有影響乳酸代謝因素,故宜改用碳酸氫鈉格林液。

2.右旋糖酐 是一種長鏈分子葡萄糖。根據分子量可分為超低分子量、低分子量、中分子量及高分子量四種。臨床用於擴容者以6%中分子量與低分子量為多。其特點是輸入後,可疏通血管內淤滯紅細胞,增加組織內灌注量,促使靜脈回心血量增加,中心靜脈壓上升,末梢血管阻力下降,循環時間縮短,心搏出量增加,心與腦血流增多;且能抑制細胞代謝,降低組織耗氧量。但排泄較快,維持膠體滲透壓及擴充血容量效果短暫;在腎血流量明顯減少時可產生不可逆性腎小管阻塞。大量輸用時(30ml/kg體重)可出現凝血機制障礙。據統計,有出血傾向者約為30%。另在體外有使紅細胞產生自凝現象,影響血型確定與交叉配血試驗,因此必須在輸用前抽取血標本。鑒於上述缺點,本製品常在輸電解質液基礎上適量輸注。

3.乾血漿 混合人血漿的凍干沉澱物,再經真空升華去水製成乾燥劑,內含5.5~6%蛋白質。臨用時,用相當於原血漿容積的0.1%枸櫞酸液溶解。在特殊情況下可用注射用水、5%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溶解。此溶解劑pH大於9,大量使用不利於保持機體酸鹼平衡。應於3h內輸完,以防加溶液時可能帶入的細菌繼續生長。另因系ABO血型混合,可使受用者,尤其是AB型血型患者的紅細胞發生溶血。此製品已逐漸被淘汰。

4.新鮮冰凍血漿 在採集全血6h內取自1~2個供血者的血漿,迅速低溫冰凍。它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主要用於補充凝血因子。也作擴容劑。

5.血漿蛋白溶液 亦由大量人血漿製得,蛋白質含量為4.5%~5%,其中92%~97%為白蛋白,其餘為球蛋白

6.全血 是未分離的血液,內含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血漿。一般在枸櫞酸鹽葡萄糖(ACD)或枸櫞酸鹽磷酸鹽葡萄糖(CDD)液中保存。但血液在儲存中可發生一系列變化(詳見大量輸血反應),因此特殊情況下應採用新鮮血。所謂新鮮血的標準不一,通常是指采血後6h、24h、3天到5天內的ACD血。肝素血是另一種新鮮血,在特殊情況下採用,應於采血後24h內輸完。輸血前必須進行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試驗,輸血應在ABO及Rh血型相同個體間進行。

(三)用於恢復紅細胞攜氧能力的製劑

1.濃集紅細胞 新鮮全血分離後移去血漿即得。根據移動血漿之多少,可分成不同濃度的紅細胞,其中以紅細胞壓積為70%者最佳。本品含有原血中大部分白細胞及血小板。

2.冰凍紅細胞 濃集紅細胞經液氮低溫冰凍,可保存數年。輸用前需融化、洗滌、重新製成懸液。常用於稀有血型、有嚴重輸血反應史者。

3.洗滌紅細胞 濃集紅細胞,用生理鹽水洗滌數次,再配成懸液。用於有輸血反應史、某些血液病及免疫性疾病患者。

4.全血 見上述。

32 失血時血液動力學的變化 | 輸血途徑 32
關於「急診醫學/治療失血所用血液製品及其他製劑的特點」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