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桑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小葉桑
Xiǎo Yè Sānɡ
別名 野桑、小岩桑
功效作用 清熱解表。治感冒咳嗽
英文名  
始載於 廣西藥植名錄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出處】 《廣西藥植名錄》

【拼音名】 Xiǎo Yè Sānɡ

【別名】 野桑(《廣西藥植名錄》),小岩桑(《貴州草藥》)。

【來源】 為桑科植物雞桑

【原形態】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米。枝開展,無毛;樹皮褐灰色,縱裂,單葉互生,卵圓形,長6~15厘米,寬4~10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祖鋸齒,有時3~5裂,兩面均有短毛;托葉早落。穗狀花序生於新枝的葉腋,單性雌雄異株雄花被片和雄蕊均為4枚,不育雌蕊陀螺形;雌花柱頭2裂與花柱等長,宿存。聚花果成熟時呈暗紫色。

本植物的根或根皮(小葉桑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生境分布】 生於石灰岩的懸岩上或山坡上。分布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安徽、山東、河北、河南、四川、貴州、雲南、台灣等地。

【性味】 《貴州草藥》:"味甘辛,性寒。"

【功效與作用】 《貴州草藥》:"清熱解表。治感冒咳嗽。"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摘錄】 《中藥大辭典》

關於「小葉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