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木姜子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天目木姜子
Tiān Mù Mù Jiānɡ Zǐ
天目木姜子
別名 芭蕉楊
功效作用 殺蟲。主絛蟲病蟯蟲病
英文名 Fruit of Tianmu Mountain Litse, Tianmushan Litse
始載於 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毒性  
歸經 脾經肝經
藥性
藥味

拉丁名 Litsea auriculata Chien et Cheng

中文名 天目木姜子

拉丁科名 Lauraceae

中文科名 樟科

保護級別 3

分布 浙江、安徽、江西(九嶺山)

現狀 星散分布於浙江、安徽、河南、江西個別山區。近年來,由於過度砍伐林木,生境遭到破壞,植株日見稀少,而且更新能力較弱,須及時保護,以免陷入瀕危狀態。

海拔下限(米) 500

海拔上限(米) 1000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達25米,胸莖約75厘米;樹榦通直,樹皮灰白色,鱗片狀剝落後呈鹿斑狀;1年生小枝栗褐色。葉互生,紙質,常聚生新技頂端,倒卵狀橢圓形,長8一20厘米,寬6一14厘米、先端鈍尖或鈍圓,基部耳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蒼白綠色,被淡褐色柔毛;葉柄長3一11厘米。花兩性,雌雄異株,5-8朵排成傘形花序雄花先葉開放;雌花與葉同時出現;花被片6,黃色,花藥4室,內向縱裂,果熟時紫黑色,橢圓形,長1.3厘米,直徑1一1.2厘米,無毛,果托杯狀,直徑約1.1厘米;果梗粗壯,長約1.4厘米,被褐色柔毛。

特性 分布區的氣候特點是雲霧多,濕度大,氣溫低。年平均溫8一12℃,l月平均溫一1.8℃,7月均溫20.5℃;年降水量1656毫米,冬季降雪較多;平均相對濕度可達90%以上。土壤為山地黃壤,PH值約4.5,含有機質9.8%。在西天目山伴生樹種主要有青錢柳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IliinskaIA、槭樹Acer spp.、藍果樹Nyssa sinensa Oliv.、椴樹Tilia spp.、香果樹Emmenopteris henryi Oliv.、缺萼楓香Liuidambaracalycina H.T.Chang、湖北山楂 Crataegus hupehensis Sarg.,細葉青岡Cyclobalanopsisgracilis (Rehd.et Wils.) Chenget T.Hong,交讓木Daphniplyllum macropodum Miq.等。一般要求土層深厚、肥沃和側方遮蔭。幼苗自海拔650米開始至1 000米均有,但成樹率不高。引種到海拔300米以下初期生長不良,孤植和園栽易遭日灼。 4月中旬盛花期,4月底葉全展,花期3--4月,9月中旬果熟,11月中旬開始落葉。

保護價值 天目木姜子為我國特有種,分布狹窄,數量稀少,樹體壯觀,樹榦端直,樹皮美麗,材質優良,是一種值得發展的用材和園林綠化樹種。 木材帶黃色,重而緻密,可供傢具等用;果實和根皮,民間用來治寸白蟲;葉外敷治傷筋。

保護措施 西天目山、雞公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應加強對本種的保護,並開展引種繁殖的研究。

栽培要點 用種子繁殖。種子因含油質,壽命不長,採種後即宜播種。苗期需要遮蔭,保持土壤及空氣濕度,幼樹最忌直射陽光,宜在稀疏林內種植,定植後,必須在西向遮蔭,否則將產生嚴重日灼,使苗株死。

【藥 名】:天目木姜子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樟科植物天目木姜子的根、葉、果實。

【功 效】:殺蟲,舒筋活血

【主 治】:治寸白蟲,跌打損傷,傷筋折骨。

性味歸經】:苦,溫入肝,脾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2克;外用:搗敷。

【別 名】:芭蕉楊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浙江。

【拉丁名】:原植物天目木姜子Litsea auriaulata Chien et Cheng

【考 證】: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關於「天目木姜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