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檢驗學/血小板計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基礎檢驗學》 >> 血液學檢查 >> 血栓與止血的一般檢查 >> 血栓與止血的常用篩選試驗 >> 血小板計數
臨床基礎檢驗學

臨床基礎檢驗學目錄

[原理]血小板計數(blood platelet count,BPC)的基本原理,同血液白細胞紅細胞計數法。

[方法學評價]血小板由於體積小,特別是容易發生粘附、聚集和變性破壞,故常難以準確計數。目前血小板計數方法主要有兩大類:血細胞分析儀法和目視顯微鏡計數法(前者的計數法參見本書第二章)。目視顯微鏡計數法有普通光學顯微鏡計數法(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但後者已被淘汰)和相差顯微鏡法。

1.普通光鏡直接計數法:因稀釋液成分沒,有多種計數方法。可分為兩類:①破壞紅細胞溶血法;例如草酸銨稀釋液法對紅細胞破壞力強,血小板計數發生困難,也有用赤血鹽血小板稀釋者,此劑穩定,可在室溫下長期保存而不變質,但如稀釋20倍或40倍,則紅細胞破壞不完全。②不不破壞紅細胞方法:有復方碘稀釋液法。因紅細胞未破壞,可能掩蓋血小板,且液易生長微生物而干擾計數,已被淘汰。

2.相差顯微鏡直接計數法:用草酸銨作稀釋液,在明顯的顯微鏡下進行計數,並可於照相後核對計數。此法準確性高,血小板易於識別。

3.血細胞分析儀法:此法由於重複性好,適於臨床應用,目前血液細胞分析儀逐步普及,一般均發全血作為標本,比用富含血小板漿測定簡便。但由於血細胞分析儀計數法不能完全將血小板與其它類似大小的物質(如紅細胞或白細胞碎片、灰法等雜物)區別開來,因此計數結果有時仍需目視顯微鏡計數作校正,因而國內外仍將目視顯微鏡計數(特別是相差異顯微鏡計數法)作為參考方法。

在各種稀釋液中,無論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法或顯微鏡計數法,多以草酸銨溶血法作為參考(國內亦將此稀釋液定為首先方法)。

現代的多參數血液細胞分析儀還可利用測量細胞的原理計算出平均血小板體積。

[參考值] 普通顯微鏡計數法:(100~300)×109/L

[臨床意義]

1.生理性:正常人血小板計數一天內可有6-10%變化;表現為早晨較低,先後略高;春季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較低,高原較高;靜脈血毛細血管血高10%;月經前降你,月經後升高;妊娠中晚期升高,分娩後即降低;運動後升高,休息後恢復。

2.病理

(1)在臨床上,除創傷之外,血小板減少引起出血常見原因。血小板數大於100×109/L,無異常出血;當小於50×109/L時,可有出血症状。常見的疾病有:①血小板生成障礙,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②血小板破壞過多,如ITP、脾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③血小板消耗增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紫癜

(2)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數大於400×10/L);①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②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③急性大出血,急性溶庫存,急性化膿性感染;④脾切手術後。

血小板計數與血小板平均體積的關係見本書第二章。

參看

32 出血時間測定 | 血塊收縮試驗 32
關於「基礎檢驗學/血小板計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