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檢驗學/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臨床基礎檢驗學》 >> 血液學檢查 >> 血栓與止血的一般檢查 >> 血栓與止血的常用篩選試驗 >> 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
臨床基礎檢驗學

臨床基礎檢驗學目錄

[原理]在抗凝血漿中,加入足夠量的組織凝血活酶(組織因子,TF)和適量的鈣離子,即可滿足外源凝血的全部條件。從加入鈣離子到血漿凝固所需在的時間即稱為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的長短反映了血漿中凝血酶原纖維蛋白原和因子Ⅴ、Ⅶ、Ⅹ的水平。

[方法學評價] 一步法凝血酶原時間測定:由Quick在1935年創建。該法是在抗凝血漿中直接加入試劑一次完成測定,因此稱一步法。當時認為該試驗只反映了凝血酶原的活性(因子未發現凝血因子Ⅴ、Ⅶ、Ⅹ)。原使用草酸鈉液作為抗凝劑,後來發現此液不利於凝血因子和保存,故已改用枸櫞酸鈉作抗凝劑。一步法PT常用靜脈抗凝血普通試管法手工測定;也有用毛細血管微量抗血測定,雖采血量少,但操作較繁瑣,故少用;也可用表面玻皿法測定,準確性較並管法高,而操作不如後者簡便。近年來,多採用半自動或全自動血液凝固儀測定,也以出現纖維蛋白絲作為終點。

手工法雖重複性差、耗時,但仍有相當程度的準確性,故仍廣泛應用,其中以手工傾斜試管法為參考方法。半自動儀法,提高了光天化日確度和速度,但存在標本交叉污染的缺點。全自動儀法克服了半自動儀法不足之處,使檢測更加精確、快速、敏感與方便。

組織凝血活酶試劑質量是影響PT測定準確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組織凝血活酶的不同來源,不同製備方法,使務實驗室之間及每批試劑之間PT測定的結果差異大,可比性差,特別影響對口服抗凝血劑患者治療效果的判斷,因此早在1967年,WHO就將功贖罪67/40批號人腦凝血活酶標準品,作為以後製備不同來源的血活酶的參考物,並要求計算和提供每批組織凝血活酶的國際敏感指數。ISI表示標準品組織凝血活酶與每批組織凝血活酶PT校正曲線的斜率,即在雙對數的坐標紙上,縱坐標為用標準品測定的PT對數值,橫坐標為用待校正的組織凝血活酶測定的相同標本PT的對數值。60/40的ISI為1.0。ISI值越低,表示試劑愈敏感。目前務國大體是用國示標準品標化自己製備的本國國家標準品。新的組織凝血活酶標準品來自兔或牛的製備。其它各種組織凝血活酶劑的ISI必須按照新的標準品ISI進行校正。其次,WHO等國際的要威機構還要求,PT正常對照值必需至少來自20名以上男女各半的混合血漿所測定得結果。並且還規定姨口服抗凝劑的患者必須使用國際PT結果報告形成,並用以為抗凝治療監護的指標,INR=(病人凝血酶原時間/正常人平均凝血酶原進間)ISI。作PT測定時,首先應了解所用的組織凝積壓活酶試劑的ISI,ISI值通常由產生試劑的廠商提供的,測定PT後,即可計算出INR。為使用方便,INR也可從製造商提供的圖表中查提,最初規定INR必須使用手工法測得,在引入自動化凝血儀後,為了不影響INR的可靠性,製造商還應提供儀器相應的ISI值。使用ISi 和INR可減少或去除各實驗室PT測定的在技術和試劑上差異,使抗凝療法監測過程中,各種PT結果有可比性。

近年,國外用重組組織因子作為PT測定。γ-TF比其它動物性來源的漲血活酶對凝血因子Ⅱ、Ⅶ、Ⅹ敏感性高,但目前未被推廣使用。

一步法PT結果報告方法:一般情況下,可同時報告被檢標本PT和正常對照PT以及PT比率。凝血酶原比率=被檢血漿PT時間/正常血漿PT時間。過去曾用凝血酶原活動度報告,現已少用;當PT用於監測口服抗凝劑時,則必須同時報告INR值。

二步法凝原時間測定:首先由Warner等創建,後由Ware/Seegers等改良,此法第一步生成凝血酶,第二步是測定生成的凝血酶,從而間接測得凝血酶原時間。二步法雖然雙較合理,但操作繁瑣,未被廣泛應用。

[參考值] 一步法凝血酶原時間:11~13s

凝血酶原比值:0.82~1.15

[臨床意義]

1.PT延長:PT超過正常對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過正常範圍即為延長,主要見於:①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減少及纖維蛋白原的缺乏(低或無纖維蛋白血症);②獲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發性纖溶亢進症、肝病阻塞性黃疸和維生素K缺乏、血循環中抗凝物質增多等。

2.PT縮短:①先天性因子Ⅴ增多;②DIC早期(高凝狀態);③口服避孕藥、其它血栓前狀態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損傷等無法為血栓形成的基礎)。

3.口服抗凝藥的監護臨床上當NIR為2-4時為抗凝治療的合適範圍,當INR>4.5時,如纖維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數仍正常,則提示抗凝過度,應三少或停止用藥。INR>4.5時,同時伴有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減低,則右能是DIC或肝病等所致也應減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劑。

32 復鈣時間測定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測定 32
關於「基礎檢驗學/血漿凝血酶原時間測定」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