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部水皰狀損害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口咽部水皰狀損害是由於B皰疹病毒感染引發的一種臨床症状。B皰疹病毒(B virus disease)又稱猴皰疹病毒I型(herpes virus simiae),其感染猴類而得名。人被感染BV的猴咬或抓傷後可發生皮膚損害,淋巴結炎流感症候群,甚而並發病毒性腦炎

目錄

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的原因

(一)發病原因

BV顆粒直徑約160~180nm,由包膜與核殼體組成,內有線狀ds-DNA。其形態學特徵、病毒結構均與HSV相似,病毒抗原之間也有較多的同源性

(二)發病機制

人類感染BV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猴的感染性唾液組織培養物。如被感染猴咬傷、抓傷而直接接觸了猴的組織或體液,人體破損的皮膚沾染了猴的唾液,或實驗室操作污染等。

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的診斷

BV對人類的致病作用遠比對猴強。病毒感染潛伏期2天~10年,一旦發病則情況嚴重。局部皮膚出現紅斑硬結,1~3天後形成水皰;全身症状多樣化,包括發熱流感症候群,尤其是頭痛肌痛疲勞等,還可出現淋巴結炎淋巴管炎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等。病情繼續加重則可發生BV感染性腦炎,甚至危及生命。

近期接觸過感染猴,感染部位出現典型皮損,伴全身「流感樣症候群」症状,即考慮本病的可能;若從患者皰液、組織勻漿中分離出BV,或從患者血清中檢測出特異性抗體,即可做出診斷。

從患者皰液、組織勻漿中分離出BV,或從患者血清中檢測出特異性抗體有助於診斷。

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的鑒別診斷

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的鑒別診斷:

1、口唇皰疹:口唇皰疹(顏面皰疹)是單純皰疹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其病因是感染單純皰疹病毒。表現為初起局部往往先有灼熱、瘙癢及潮紅,繼而出現密集成群或數群針頭大小水皰,較原髮型的水皰要小且較簇集,破裂後而糜爛,滲液,逐漸乾燥結痂,全程經過約1~2周,愈後局部可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損害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如口角、唇緣鼻孔附近,亦有發生於顏面、唇部者。口唇皰疹(顏面皰疹)是最常見的一型。

2、唇水皰:大多數水皰形成是對皮膚受刺激或其他損傷的外源性因素的反應,儘管有些可能是疾病或其他病患的結果。一個單獨的水皰常由摩擦或輕度燒傷所致,典型的位於手、足或其他暴露部位。一串水皰可能是嚴重燒傷的結果,或是藥物、化學反應,或自身免疫疾病

口唇水皰按照中醫理論來講,本病確實屬於火熱之證,或內有蘊熱,或外感熱邪,導致熱毒蘊結,上蒸於頭面或下注於二陰而發,故稱之為「熱瘡」或「火燎瘡」。

BV對人類的致病作用遠比對猴強。病毒感染潛伏期2天~10年,一旦發病則情況嚴重。局部皮膚出現紅斑硬結,1~3天後形成水皰;全身症状多樣化,包括發熱流感症候群,尤其是頭痛肌痛疲勞等,還可出現淋巴結炎淋巴管炎、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等。病情繼續加重則可發生BV感染性腦炎,甚至危及生命。

近期接觸過感染猴,感染部位出現典型皮損,伴全身「流感樣症候群」症状,即考慮本病的可能;若從患者皰液、組織勻漿中分離出BV,或從患者血清中檢測出特異性抗體,即可做出診斷。

從患者皰液、組織勻漿中分離出BV,或從患者血清中檢測出特異性抗體有助於診斷。

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主要是針對有可能接觸感染猴或猴的器官組織的人員進行:如BV感染預防常識性教育,指導相關工作人員進行BV感染安全防護措施的專門訓練,如捕猴前採用保護性措施;猴舍工作區內應常規配置急救箱;相關人員應熟悉現場的急救處理;參觀動物園勿戲弄動物,應身處隔離欄外等。對相關人員預防性接種BV疫苗和多價免疫球蛋白

參看

關於「口咽部水皰狀損害」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