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康復/傷寒和副傷寒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 傳染病 >> 傷寒和副傷寒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目錄

傷寒副傷寒是由傷寒、副傷寒桿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好發於夏秋季。病人和帶菌者的大小便中帶有傷寒桿菌,通過水以及食物、手、蒼蠅等經口傳染給健康人。

病菌侵入人體後經過3~42天,平均2周出現症状。起病多數緩慢。起病第一周體溫逐日呈梯形上升,至1周末體溫可達39~41℃,伴有畏寒頭痛食慾減退腹脹便秘等症状,右下腹可有壓痛。病後第二周起,高熱持續不退,一般可持續10~14天左右,病人神志遲鈍,表情淡漠,聽覺減退,嚴重的講胡話、抓空等無意識舉動或昏睡,也可有黃疸中毒性心肌炎休克等。脈搏雖增快,但和體溫升高不成比例,醫學上稱相對緩脈,是傷寒特徵之一。約有2/3病人有脾腫大,1/3肝腫大,1/3出現皮疹。皮疹分布在胸腹部較多,呈玫瑰色,直徑約3~4毫米,稍高出皮膚,壓之退色,常出現在起病後第7~10天。起病後第四周體溫開始下降,逐漸恢復。如果治療不及時,飲食護理不當,在起病後第二~四周出現腸出血腸穿孔等嚴重併發症,此外,治療不徹底或不及時,容易形成慢性帶菌,成為潛在隱患。

隨著醫療保健事業發展,磺胺藥抗生素問世,對傷寒的療效顯著提高。傷寒不再象50年代那樣嚴重,發病率大幅度下降,症状非常典型的傷寒已經罕見。起病從緩慢發生趨向急性發作,過去那種所謂傷寒中毒面容、相對緩脈、玫瑰疹也難見到,多數病人為輕型和中型,略有疏忽,極易漏診。

在夏秋季,一切原因不明的持續發熱病人,都應考慮有傷寒的可能。值得指出的是,近年來,有些地區傷寒發病率又復上升,而且出現大量傷寒桿菌的耐藥菌株,病情重,腸出血和腸穿孔等致命性併發症多了起來。

發現傷寒病人應及早隔離治療,病人應臥床休息到完全恢復為止,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和血壓等變化。注意口腔及皮膚清潔,防止褥瘡。注意飲食,高熱時給予米湯、藕粉和豆漿等流質飲食,以後隨體溫下降而適當調整,一般在起病後30天內均應給予易消化的少渣食物,特別是恢復期更應注意,否則容易發生腸出血、腸穿孔等併發症。高熱時可物理降溫,便秘不可用瀉藥,宜用生理鹽水低壓灌腸。根據藥敏情況適當選用抗菌藥物,全程和足量治療。

切斷傳播途徑是預防和降低傷寒發病的主要措施,認真做好「三管一滅」(詳見菌痢篇),自覺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工作結束、外出歸家洗手,不吃不潔食物,牢牢把住「病從口入」關。此外,炊食從業人員、食堂炊事員、保育員和給水員要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發現病人或帶菌者要進行全程治療,在未治癒前不得從事炊事、飲食、保育和給水工作,防止病菌傳播。

副傷寒分副傷寒甲、乙、丙三種,與傷寒非常相似,較難區別,主要靠細菌學檢查加以區分。所不同的是,副傷寒潛伏期較傷寒為短(6~8天),起病急,熱程短,全身中毒症状較輕,併發症少。治療預防方法與傷寒相同。

(傅善來)

32 細菌性痢疾 | 病毒性肝炎 32

參看

關於「醫療康復/傷寒和副傷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