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遺傳學/膜蛋白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遺傳學基礎》 >> 單基因病 >> 基因突變致蛋白質合成異常 >> 膜蛋白病
醫學遺傳學基礎

醫學遺傳學基礎目錄

細胞膜是物質、能量、信息總的傳遞和變換的場所,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其中有許多功能是與膜蛋白息息相關的。按其功能可分為下列幾類。

1.膜骨架蛋白病 紅細胞為例。紅細胞膜是由雙層脂質組成,外層主要為膽鹼磷脂,內層主要為氨基磷脂,橫跨雙脂層及雙脂層下有多種蛋白質*,橫跨雙脂層的蛋白質稱為整合膜蛋白或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s)(圖4-17),其中有:①血型糖蛋白A、B、C(glycophorin,GP-A,B、C),有抗原受體功能;②蛋白3為主要的陰離子轉運蛋白,作為運輸渠道。

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


圖4-17 紅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

脂質內層與胞質接觸部份的蛋白質稱外周膜蛋白(peripheral membrane protein),其中有:①膜收縮蛋白(spectrin,Sp)是主要成分,由兩種肽鏈組成,即α-Sp(240kd)與β-Sp(220kd)形成的二聚體(異常二聚體,heterodimer);②膜動蛋白(actin,蛋白5),呈短絲狀,連接Sp的四聚體;③蛋白4.1其功能為促進Sp與膜動蛋白結合,並與GP-C連接,亦即將Sp固定在膜上;④蛋白4.2,它與陰離子通道、錨蛋白及蛋白4.1結合;⑤蛋白4.9,與Sp-Sp四聚體結合,再與Sp和蛋白4.1結合,構成紅細胞膜骨架(membrane skeleton)的主體(圖4-17);⑥錨蛋白(ankyrin,蛋白2.1),其作用似乎是連接β-Sp與蛋白3,使膜骨架蛋白固定在脂質內層,起「錨」的作用。其它尚有一些膜蛋白,其作用在探討中。膜骨架的形成是維持紅細胞雙凹形結構、膜的可變形性和完整性的基礎。基因突變導致這些膜蛋白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是一類遺傳性溶血性貧血的根本原因。

(1)球形細胞增多平:球形細胞增多症(spherocytosis)是以球形紅細胞增多為特點的溶血性疾病。患者呈慢性中度貧血黃疸脾大,大多數紅細胞呈球形,脆性明顯增高。本病多數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從分子水平看,有遺傳異質性,有Sp輕至中度缺乏、錨蛋白缺乏、蛋白4.2缺乏等病因。

(2)橢圓形細胞增多症:正常外周血中有1%-14%的橢圓形紅細胞,而遺傳性橢圓形紅細胞增多症時,可增至50%-90%,出現溶血、貧血、黃疸、脾大等症状,紅細胞脆性增高。多呈常染色體不完全顯性遺傳,其遺傳基礎也有異質性,可因Sp二聚體結合障礙、蛋白4.1異常或糖蛋白缺乏引起。

(3)熱異形細胞增多症:熱異形細胞增多症(pyropoikilocytosis,HPP)的特點是外周血紅細胞對熱不穩定,在加溫至46℃時即出現異紅細胞乃至紅細胞碎片(正常要49℃才出現)。患者表現嚴重溶血。呈常染色體隱性遺傳。Sp嚴重缺乏是本病的基本原因。

目前發現的幾十種膜蛋白基因突變與上述疾病有關,但某種突變與這三種疾病間並沒有發現必然的聯繫,但Sp突變仍占多數。

2.膜轉運蛋白病 有些物質(如胺基酸葡萄糖)通過細胞膜需要藉助於分子導體(膜蛋白)進行易化擴散(faciliteddiffusion)。基因突變可導致膜蛋白質或量的改變,影響某些物質通過細胞膜的轉運,由此產生的一類疾病稱為轉運病(transport disease)。例如胱氨酸尿症就是由於腎近曲小管和胃腸上皮細胞不能轉運胱、賴、精和鳥氨酸4種胺基酸。其中特別是胱氨酸解度低,在尿中濃度超過30mg%時,即易產生胱氨酸結石。因此,尿路結石感染絞痛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目前已知的轉運病有十多種。

3.肌膜蛋白病 肌膜蛋白病以附著於肌膜(sarcolemma)上的抗肌萎縮蛋白(dystrophin,又稱肌營養不良蛋白)遺傳缺陷為代表的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又稱Duchenne型肌營養不良症,DMD)和表現較累的良性假肥大型肌營養不良症(又稱Becker型肌營養不良症,BMD)加以討論。

DMD是一種嚴重致殘致死性X連鎖隱性遺傳病發病率約為1/3500活男嬰。其臨床表現以肌肉的進行性萎縮無力為特徵。患者多在3-5歲發病,肌肉無力,走路困難呈鴨步,大部部分患者有腓腸肌假性肥大現象和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害,約30%伴有智力障礙肌纖維萎縮變性,被脂肪及結締組織替代。血清磷酸肌酸激酶等活性升高。多在12歲左右便不能行走,一般在20歲前死亡。BMD患者病情較輕,臨床表現與DMD相似,在5-25歲發病,病程發展較緩慢,存活期較長,有活至63歲者。現在已證實DMD和BMD是同一基因發生不同突變的後果。

人群中DMD病例約2/3有家族史,呈X連鎖隱性遺傳,有約1/3病例為散發,是由基因新突變造成。DMD基因定位在Xp21,全長約2300kb,為迄今人類認識的最大基因。此基因至少含有79個外顯子內含子長度差異很大,可從1kb-180kb。cDNA全長13,974bp,編碼3685個胺基酸,分子量為427kd。根據電腦提示該基因產物為一棒狀結構的細胞骨架蛋白,可分為4個功能區(圖4-18)。

DMD基因及其編碼蛋白質的結構示意圖


圖4-18 DMD基因及其編碼蛋白質的結構示意圖

目前已知的DMD基因突變主要為缺失型,約佔病例的50%-60%;重複(duplication)次之,約佔6%,有兩個缺失熱區:即5』端的第4-21外顯子(佔缺失的20%);另一為第45-52外顯子(佔54%-60%)。內含子44約160-180kb,斷裂頻率最高,缺失導致移碼突變者,多數會引起DMD,未導致移碼者多為BMD。無論缺失或重複,都有可能使突變區域的兩個殘端形成連接片段,這對於家系分析、攜帶者檢出及產前基因診斷都極有意義。

DMD基因上還存在一些短串聯重複順序(short tandem repeats,STR),已知有13個STR。DMD的STR多表現為兩個核苷酸亞單元的串聯重複,如CA串聯(Ca repeats)。重複頻數在不同個體差異很大,雜合子頻率達25%-93%,為非缺失型DMD的產前診斷、攜帶者檢出提供了一種有效的遺傳標記

目前尚無有效療法,唯一有效的預防途徑是對高風險胎兒進行產前診斷(參閱第十三章)。

參看

32 免疫缺陷病 | 凝血及抗凝血因子缺乏症 32
關於「醫學遺傳學/膜蛋白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