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蟲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組成】鶴蝨、胡粉 炒 苦根 東引未出土者 檳榔 一兩 蕪荑使君子 五錢 枯礬 二錢五分。

【用法】為末,酒煮麵糊作丸。量人大小服之,一歲兒可五分。

【主治】 治腸胃諸蟲為患。

主 治:治腸胃諸蟲為患。

腸胃之中無物不容,所以變生諸蟲者,緣正氣虛衰,或誤食生蟲之物,或溼熱蒸郁而成,亦猶物必先腐而後蟲生之義也。

【各家論述】

《醫方集解》:此手足陽明藥也。數藥皆殺蟲之品也,單用尚可治之,類萃為丸,而蟲焉有不死者乎。吳鶴皋曰:古方殺蟲,如雷丸貫眾乾漆蠟塵百部鉛灰之類,皆其所常用者也。有加附子乾姜者,壯正氣也;加苦參黃連者,蟲得苦而伏也;加烏梅訶子者,蟲得酸而軟也;加藜蘆瓜蒂者,欲其帶蟲吐出也;加芫花黑丑者,欲其帶蟲瀉下也;用雄黃川椒蛇床樟腦水銀、檳榔者,治瘡疥之蟲也;用胡桐淚莨菪子韭子蟾酥者,治齲齒之蟲也;用川槿皮海桐皮者,治風癬。  

目錄

化蟲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十。

【組成】胡粉(炒)1.5千克 鶴蝨(去土)1.5千克 檳榔 苦楝根(去浮皮)各1.5千克 白礬(枯)375克

【用法】上藥為末,以麵糊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服5丸,溫漿水人生麻油1~2點,調勻下之;溫米飲下亦得。不拘時候。其蟲細小者,皆化為水,大者自下。

【功用】殺腸中諸蟲。

【主治】小兒蟲積。腹痛時作時止,往來上下,或結聚成團,或嘔吐清水涎沫,多食而瘦,面色青黃。

【附註】化蟲丹(《幼幼新書》卷三十一)。  

化蟲丸-《醫略六書》卷十九

【組成】鶴蝨2兩,檳榔1兩,胡粉6錢,白礬1兩,蕪荑3兩,使君3兩,楝根皮2兩,人蔘1兩。

【來源】《醫略六書》卷十九。

【主治】蟲證,體弱脈不虛者。

【論述】濕積生蟲,氣弱不能運化蟲濕,臟府體虧,脈不甚虛者,宜主此方。檳榔破滯殺蟲;鶴蝨祛濕殺蟲;胡粉體重墜,防蟲之上竄;白礬性卻濕,杜蟲之生源;楝根皮瀉濕熱以殺蟲;蕪荑仁溫中氣以殺蟲;使君健脾胃以消蟲積;人蔘扶氣弱以助藥力也;丸以白蜜,誘入蟲口。洵為扶元、化滯、殺蟲之劑,乃體弱蟲濕不化之專方。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量虛實服。  

化蟲丸-《醫方考》卷六。

【來源】《醫方考》卷六。

【組成】鶴蝨(去土)1兩,胡粉(炒)1兩,苦楝根(東引不出土者)1兩,檳榔1兩,蕪荑5分,使君子5分,白礬(枯)2錢5分。

【主治】鶴蝨(去土)1兩,胡粉(炒)1兩,苦楝根(東引不出土者)1兩,檳榔1兩,蕪荑5分,使君子5分,白礬(枯)2錢5分。

【各家論述】

1.《醫方考》:《經》曰:腸胃為市,故無物不包,無物不容,而所以生化諸蟲者,猶腐草為螢之意,乃濕熱之所生也。是方也,鶴蝨、檳榔、苦楝根、胡粉、白礬、蕪荑、使君子,皆殺蟲之品,古方率單劑行之,近代類聚而為丸爾!

2.《醫方集解》:此手足陽明藥也。數藥皆殺蟲之品也,單用尚可治之,類萃為丸,而蟲焉有不死者乎!

3.《醫林纂要》:萃諸殺蟲之品,合為一方,亦過峻矣,然殺蟲莫效於此,不惟治蛔。鶴蝨可治下部蟯蟲,及皮膚間蟲;楝皮可治下部寸白諸蟲;蕪荑可治口齒鼻孔諸蟲;胡粉除蟲,無不可至;白礬除皮膚瘡疥;檳榔、使君子乃專治腹中蟲。嘗用此為末,吹鼻治鼻疳;和麻油為膏,敷瘡癬腦瘡,亦多得效。

【附註】 《醫方集解》本方用法:為末,酒煮麵糊作丸,量兒大小服之,一歲兒可五分。《成方便讀》有百部、雷丸、雄黃各五錢。  

化蟲丸-《活人方》卷六

【別名】化蟲丹

【來源】《活人方》卷六。

【組成】大黃3錢,檳榔3錢,黑丑2兩(頭末),錫灰5錢,雷丸5錢,木香5錢,使君子5錢,蕪荑4錢。

【主治】男婦小兒素有蛔結胸中,及寸白諸蟲,喜食茶米泥炭等物,面黃肌瘦,痛止如常,久遠難愈者。

【製法】蔥湯為丸,如芥子大。

【用法】每服或3錢,或2錢,量虛實加減;小兒或1錢,或5分,以大小酌用,擇天氣晴明早粥時分,不可進食,殊覺飢餓即以砂糖湯吞服。

【禁忌】忌肉3日。

關於「化蟲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