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照射放射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9zf.jpg


目錄

疾病名稱

內照射放射病  

疾病別名

慢性內照射放射病  

疾病概述

物理化學等手段證實有過量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形成放射性核素內污染,其有效累積劑量當量可能大於1.0Sv;或者較長有效生物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一次或多次進入體內,使機體放射性核素攝入量超過相應的年攝入量限值幾十倍以上。  

疾病分類

腫瘤科  

疾病描述

放射性核素長期超量蓄積在體內,可引起慢性內照射放射病。戰時在沒有防護設備下,在沾染地區停留過久,或長期處於核爆炸後的下風向及早期落下灰沉降區,可造成內照射放射損傷。此外,生產和使用開放性核素過程中,缺乏防護措施,放射性核素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損傷的皮膚進入體內。  

症状體征

1.內照射放射損傷取決於進入體內的放射性物質所致電離密度大小。因而α衰變的核素危害性最大,β和γ衰變次之。與外照射不同,放射性核素在體內滯留時,按衰變規律不斷釋放射線,形成持續性照射源。在放射性核素全部從機體內排出或全部衰變完後,對機體的照射作用才停止。

2.放射性核素進入體內的吸收、分布和排泄過程較為複雜,不同放射性核素的吸收量、蓄積部位、排出速度,因核素的理化特性、進入體內的途徑以及體內蓄積部位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別。某些放射性核素,選擇性蓄積於某些器官,造成靶器官的嚴重損傷。如親骨型核素(90鍶、226鐳、239鈽),對骨髓造血功能和骨骼的損傷嚴重,晚期可誘發骨腫瘤。沉積於網狀內皮系統的核素(232釷、144鈰、210釙等)對肝、脾損傷較重,引起中毒性肝炎,晚期可誘發肝腫瘤。親腎型核素(238鈾、106釕等)可引起腎臟損害,出現腎功能不全

3.不易由胃腸道吸收的放射性核素,從口腔進入後,絕大部分由腸道排出體外。氣態及揮發性的核素,主要經呼吸道迅速排出。機體中某些代謝產物,能影響放射性核素在體內的蓄積和排出,如膽酸乳酸檸檬酸等。鍶、鐳等理化特性類似於鈣與骨組織結合能力很強,因此排出率很低,晚期幾乎不排出。

4.某些核素的放射性雖較弱,但進入體內可產生化學毒性作用。如鈾、釷對機體的損傷,化學毒性是主要因素。

5.長期小量的放射性核素進入體內,形成一定量體負荷或肺負荷的內污染病例,與慢性外照射放射病患者不盡相同,機體可無近期放射性損傷徵象,主要表現為遠期效應,經過較長潛伏期,可以發生骨質疏鬆惡性腫瘤等。  

診斷檢查

內照射放射病是極少見的疾病。其診斷的成立首先需經物理、化學等手段證實有過量放射性核素進入人體,形成放射性核素內污染,其有效累積劑量當量可能大於1.0Sv;或者較長有效生物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一次或多次進入體內,使機體放射性核素攝入量超過相應的年攝入量限值幾十倍以上。其次,要有該放射性核素所致的特徵性效應,如對選擇性分布的放射性核素,應有相應靶器官損害的臨床表現,同時伴有神經衰弱症候群和造血功能障礙等全身表現。靶器官的損害,因放射性核素種類而異,放射性碘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結節形成;鐳、鈽等親骨性放射性核素,引起骨質疏鬆和病理性骨折;稀釷元素和以膠體形式進入體內放射性核素,引起網狀內皮系統的損害。最後還要有類似外照射放射病的全身性表現,經綜合分析,方能作出診斷。  

治療方案

1.除一般治療和外照射放射病相同外,主要通過減少吸收,和加速放射性核素的排除,關鍵是爭取時間及時用藥。

2.經胃腸道吸收的放射性核素,可通過催吐、洗胃、服沉澱劑、吸附劑、導瀉劑等方法,減少胃腸道內的吸收。鍶、鋇、鐳等二價放射性核素可用硫酸鋇磷酸二鈣氫氧化鋁凝膠等沉澱劑或用吸附劑活性炭處理。褐藻酸鈉有阻止鍶、鐳等放射性核素從腸胃道吸收的作用。

3.經呼吸道吸入放射性核素時,應及時用棉簽拭去鼻腔內污染物,用1%麻黃素滴鼻,或鼻咽部噴入1∶1000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然後用生理鹽水沖洗。也可用祛痰劑,使殘留在呼吸道內的放射性核素隨痰排出。

4.已沾染的傷口可用生理鹽水或3%肥皂水沖洗,必要時則需擴創。

5.已進入體內的放射性核素,應及時選用合適的促排藥物加速從體內的排出。氚進入人體後,在體內很快與水達到平衡,可通過大量飲水加速水代謝的方法,以達到加速氚的排出。

伴有神經衰弱症候群和造血功能障礙等全身表現。靶器官的損害,因放射性核素種類而異,放射性碘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或甲狀腺結節形成;鐳、鈽等親骨性放射性核素,引起骨質疏鬆和病理性骨折;稀釷元素和以膠體形式進入體內放射性核素,引起網狀內皮系統的損害。最後還要有類似外照射放射病的全身性表現,經綜合分析,方能作出診斷。  

疾病預防

防止放射性核素對工作人員的內污染,應改進操作工藝,改善安全防護設備,同時應健全防護制度。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做好個人防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在放射性工作場所內嚴格禁止吸煙、進食或存放食具。

關於「內照射放射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