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化膿性感染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病原菌侵入人體血液迴圈,並在其內生長繁殖或產生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感染症状和中毒症状的情況,統稱為全身性感染。該病往往屬於繼發,可繼發於污染或損傷嚴重的創傷和各種化膿性感染如大面積燒傷、開放性骨折瀰漫性腹膜炎、膽道或尿路感染等。全身性化膿性感染一般分為敗血症膿血症,而以敗血症最為常見和最重要。敗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迴圈,並在其內迅速生長繁殖,併產生大量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症状,一般發生在病人全身情況差和致病毒力大、數量多的情況下,是一種嚴重的外科感染;膿血症是指局部化膿性病源的細菌栓子或脫落的感染血栓間歇地進入血液迴圈,並在全身其他組織或器官形成轉移性膿腫。此外尚有菌血症毒血症,但實際上,敗血症、膿血症、菌血症、毒血症多為混合型不能截然分開,毒血症與膿血症同時存在,稱為膿毒敗血症。容易導致全身性感染的因素有:人體抵抗力的削弱,如營養不良貧血血漿蛋白過低及某些疾病等;正常免疫功能的改變;局部處理不當。 全身化膿性感染可影響人體各組織和器官,如控制不當或治療不及時,往往會危及生命。  

目錄

臨床表現

1.臨床上,有時不易區分敗血症、膿血症和毒血症,但其有許多共同之處:起病急驟,發展快,病情重;全身症状明顯,如高熱體溫可高達40 ̄41℃,且呼吸急促,脈搏加快,尚有頭痛頭暈關節疼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脹、大汗、貧血,甚至神智淡漠、煩躁、譫妄昏迷;肝、脾腫大,嚴重時出現黃疸,皮下瘀血出血白細胞20×10的9次 ̄30×10的9次/L(2萬 ̄3萬/mm3)以上,中性粒細胞增多,核左移,出現中毒顆粒;如病人抵抗力減弱時,白細胞計數可降低。病情發展,可出現感染性休克。 2.敗血症:高熱前常有劇烈寒戰,由於致病菌持續存在於血液中,體溫每日波動不大,約0.5 ̄1℃,呈稽留熱型。眼結膜、粘膜和皮膚出現瘀血點。血培養經常陽性,但由於抗生素的應用,有時可為陰,一般不出現轉移膿腫革蘭氏陽性菌敗血症:一般無寒戰,熱呈稽留或弛張熱,面色潮紅,四肢溫暖,常有皮疹,可出現轉移性膿腫,及並心肌炎或較晚出現暖休克革蘭氏陰性菌敗血症:寒戰,熱呈間歇熱,嚴重時體溫不升或低於正常,白細胞計數增加不明顯或反減少,休克發生早,持續時間長,四肢濕涼,有紫紺,表現冷休克,一般無轉移性膿腫。真菌性敗血症:突然出現寒戰,高熱,一般迅速惡化,出現神經症狀和休克。白細胞25×10的9次/L(2.5萬/mm3)以上。 3.膿血症:陣發性寒戰及高熱,間歇期體溫正常或低於正常,呈馳張熱。病程多數是亞急性或慢性。自第2周起腰背部及四肢皮下或深部軟組織內,可不斷發生轉移性膿腫,如膿腫轉移至各器官,可出現相應症状。在寒戰、高熱時血培養常呈陽性。  

疾病病因

膿毒血症是局部化膿性病灶的細菌栓子侵入血循環或脫落的感染血栓從血路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或器官,並引起遷徙性膿腫。  

診斷依據

1.敗血症:起病急,突發寒戰高熱,體溫高達40 ̄41℃,常呈稽留型。常伴頭痛、頭昏、乏力、噁心;嘔 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嚴重時煩躁不安,譫妄,昏迷及休克。皮膚粘膜可出現出血點或淤斑,常有肝脾腫大,甚至出現黃疸。多有原發化膿源存在,血培養常呈陽性。 2.膿(毒)血症:起病多為亞急性,劇烈寒戰高熱,呈馳張型。常出現體質衰弱,納差,噁心,嘔吐,消瘦等全身症状。兩周後常在腰背及四肢軟組織內不斷出現轉移性膿腫,且不易被發現。血培養在高熱、寒戰時可呈陽性。  

診斷檢查

1.敗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迅速繁殖並引起全身症状。

2.膿毒血症是局部化膿性病灶的細菌栓子侵入血循環或脫落的感染血栓從血路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或器官,並引起遷徙性膿腫。

3.近期有感染病灶,發病時有寒戰、高熱、脈速、嚴重時出現昏迷或休克。

4.檢查時體溫可達40~41℃,精神煩躁或淡漠,有時有皮疹。白細胞計數增高,可達(20~50)×109/L,中性粒細胞增多。在發熱時多次采血培養,可查到致病菌。  

治療原則

1.局部治療:及早切開,保持引流通暢,有的需行病源切除術。 2.抗生素的應用:可根據細菌培養,選用廣譜抗生素,用量要大,時間要長些,應在臨床症状好轉,體溫下降,局部病源控制1 ̄2周後停藥。 3.一般支援療法:臥床休息,高熱量飲食,多種維生素的應用,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液。 4.對症處理:降溫、鎮靜補液糾正電解質與酸鹼平衡,必要時應用激素。 5.中醫中藥治療。  

治療方案

1.根據發生病灶部位和臨床特點,給予相應的有效抗生素。在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報告後,選用對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尋找並清除原發和遷徙性病灶。對有膿腫者,應儘快穿刺排膿或切開引流。有壞死組織者,應徹底清除壞死組織,取出異物,拔除可能引起感染的體內導管,如導尿管靜脈插管等。

3.支持治療。給予富有營養和易吸收飲食,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對低蛋白和低血紅蛋白者,可給予人體清蛋白,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漿或全血。  

用藥原則

1、聯合應用抗生素,可提高抗藥力;

2、根據藥敏、選擇大劑量有效抗生素;  

注意事項

1、該病往往屬於繼發,可繼發於污染或損傷嚴重的創傷和各種化膿性感染如大面積燒傷、開放性骨折、瀰漫性腹膜炎、膽道或尿路感染等。 2、全身性化膿性感染一般分為敗血症和膿血症,而以敗血症最為常見和最重要。敗血症是病原菌侵入血液迴圈,並在其內迅速生長繁殖,併產生大量毒素,引起嚴重的全身症状,一般發生在病人全身情況差和致病毒力大、數量多的情況下,是一種嚴重的外科感染;膿血症是指局部化膿性病源的細菌栓子或脫落的感染血栓間歇地進入血液迴圈,並在全身其他組織或器官形成轉移性膿腫。

3、還有菌血症、毒血症,但實際上,敗血症、膿血症、菌血症、毒血症多為混合型不能截然分開,毒血症與膿血症同時存在,稱為膿毒敗血症。容易導致全身性感染的因素有:人體抵抗力的削弱,如營養不良、貧血、血漿蛋白過低及某些疾病等;正常免疫功能的改變;局部處理不當。全身化膿性感染可影響人體各組織和器官,如控制不當或治療不及時,往往會危及生命。  

疾病預防

及時和正確處理一切創傷和各種原發病源,避免發生醫源性感染,正確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嚴格掌握支援療法的指征,提高身體體質,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保健貼士

1、局部治療:及早切開,保持引流通暢,有的需行病源切除術。

2、抗生素的應用:可根據細菌培養,選用廣譜抗生素,用量要大,時間要長些,應在臨床症状好轉,體溫下降,局部病源控制1—2周後停藥。

3、一般支援療法:臥床休息,高熱量飲食,多種維生素的應用,少量多次輸新鮮血液。

4、對症處理:降溫、鎮靜,補液糾正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必要時應用激素。

5、中醫中藥治療。

關於「全身化膿性感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