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耳子草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兔耳子草 | 中藥圖典 |
兔耳子草 Tù ěr Zǐ Cǎo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疏風清熱;止咳化痰。主外感發熱;肺熱咳嗽;翅氣管炎 |
英文名 |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辛 |
【拼音名】 Tù ěr Zǐ C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長葉火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ontopodium longifolium Ling [L. alpinum auct. Non Cass.; L. linearifolium Hand.-Mazz.]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收,洗淨,晾乾。
【原形態】 長葉火絨草 多年生草本,高達45cm。根狀莖短,有頂生的蓮座狀葉叢,或分枝長,有葉鞘和多數近叢生的花莖,或分枝細長(達30cm)成匍枝狀,有散生的蓮座狀葉叢。花莖不分枝,被白色或銀白色疏柔毛或密茸毛,全部有密或疏生的葉。基部葉或蓮座狀葉狹長匙形,近基部擴大成紫紅色無毛的長鞘部;中部葉條形、寬條形或舌狀條形,長2-13cm,寬1.5-9mm,兩面被白色或銀白色疏柔毛工密茸毛,上面不久脫毛。苞葉多數,較莖上部葉短,卵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上面或兩面被白色長柔毛狀茸毛,開展成直徑2-6cm的苞葉群或直徑9cm的復苞葉群。頭狀花序,徑6-9mm,3-30個必集;總苞長約5mm,被長柔毛;總苞片約3層,橢圓狀披針形,先端無毛,有時齧蝕狀,露出毛茸之上;小花雌雄異株,少有異形花;花冠長約4mm;雄花花冠管狀漏斗狀,有三角形深裂片;雌花花冠絲狀管狀,有披針形裂片;冠毛白色,較花冠稍長,基部有細鋸齒;雄花冠毛向上端漸粗厚,有齒;雌花冠毛較細,上部全緣。瘦果有乳突或有短粗毛。花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0-4800m的高山和亞高山的濕潤草地、窪地、灌叢或岩石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 味辛;性涼
【功效與作用】 疏風清熱;止咳化痰。主外感發熱;肺熱咳嗽;翅氣管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
【摘錄】 《中華本草》
|
關於「兔耳子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