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通史/醫近代學教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國醫學通史》 >> 中國醫學通史近代卷西醫篇 >> 醫近代學教育
中國醫學通史

中國醫學通史目錄

清末時期的醫學教育

我國近代西醫學教育,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晚清時期:(1840~1911)自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前夕,這一時期處於滿清封建王朝的統治下,同時帝國主義以醫藥作為侵略工具,將西方醫藥學知識傳入我國,對我國醫學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二、北洋政府時期:(1911~1927)我國沒有完善的醫學教育系統,在華教會設立的醫學校由各教會系統所管轄,不受北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督與管轄。這一時期頒布了醫學教育的學制、章程等,主要是抄襲國外尤其是日本的學制,同時加入了中國體制的內容,規定了修業年限與必修科目,為其後醫學教育的現代化準備了條件。三、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8)南京政府成立後,確立了衛生行政體制。1929年12月教育部與衛生部共同組織成立醫學教育委員會,對醫學校的學制、課程、考試辦法等擬定標準。這一時期系統地吸收了西方醫學與教育的內容,新教育體制確立,各式新形醫學校紛紛出現,開始進入近代醫學教育體制。

一、早期西醫人才的培養

1900年以前,西醫人才的培養與教會醫院有密切關係。傳教士醫師為了醫療上的需要,在醫院或診所招收中國學徒,教以淺簡的醫學知識,目的是訓練擔任護理助手工作,所以早期的西醫教育是在醫院內,以師帶徒的方式進行。

19世紀初,東印度公司的皮爾遜醫生來華後,在廣州、廈門設立醫藥局。1806年開始招收華人學醫。1837年伯駕眼科醫局招收學徒,關韜在伯駕手下學習,是我國最早學習西醫者。此後各教會醫院陸續開始招收學徒。據1887年尼爾調查,當時教會醫院培養的生徒數量很少,在60所教會醫院中,有39所兼收生徒,其中有5所招生人數超過10人,其餘為2~6人,當時已畢業的約300名,肄業生約250~300名。這種學徒式的訓練方法成效不高,很難算得上是正規的醫學教育,而且培養出來的人不能滿足當時醫療上的需要。

二、教會醫學校的設立

由於西醫基礎理論知識的不斷豐富,診治技術的不斷發展,欲將西醫全部內容教授給學生,即將醫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知識體系在中國介紹、宣傳、學習,師徒的傳授方式已不適宜。同時,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在華的傳教醫師和專職醫師日見增多,設立學校,開展系統的西醫教學在客觀上具備了條件。在華的各教會組織為了使西醫知識的傳授納入正常軌道,開始設立醫學校。

最早的教會醫學校博濟醫學校。成立於1886年。繼博濟醫學校後,1884年美國安立甘會於抗州成立廣濟醫學校。1887年英國倫敦會於成立愛麗斯紀念醫院,並於同年8月成立醫學校(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醫學院的前身),第一屆有兩名畢業生,其中之一是孫中山先生。1889年南京成立斯密紀念醫院醫學校。1890年濟南成立濟南醫學校。1891年美國監理會在蘇州成立蘇州女子醫學校。1894年成立蘇州醫學校(蘇州女子醫學校併入,1910年停辦)。1896年,美國聖公會在上海聖約翰大學設立醫科。1899年,美國長老會在廣州成立夏葛女子醫學校。1903年,上海成立大同醫學校,1917年併入齊魯大學醫學院。1904年,耶穌會成立震旦大學,1909年遷至上海並建立醫學院(1952年合併於上海第二醫學院)。1904年,英美教會在濟南成立共和道醫學堂,1917年改組為齊魯大學醫學院。1906年,英美教會在北京聯合創辦協和醫學堂,1915年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羅氏基金會)及羅氏駐華醫社接管,1908年,成立北京協和女子醫學校;1923年合併於齊魯大學醫學院;漢口成立大同醫學堂,1917年合併於齊魯大學醫學院;南京成立金陵大學醫科。1909年,廣州成立赫蓋脫女子醫學專門學校;漢口成立漢口協和醫學校;1910年,南京成立華東協和醫學校

20世紀以前,教會所主持的西醫教育,無論是過渡形式的教學,還是初具規模的醫學校,教學格局基本類似,只是程度深淺不同而已。一般的學製為3~4年,後期增至5年。課程設置有化學生物物理解剖學生理學內科學外科學產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藥物學,教學內容集中在生理解剖、化學、外科和藥物學,並且以實用性為主,以中國社會流行且中醫較難醫治的疾病為教學重點,臨床教學集中在皮膚科、眼科及兒科。關於教學體制,當時受英美教學體制影響,尤其受英國愛丁堡醫學院的影響最大。那時在華的許多著名傳教醫師如德貞馬根濟等都是來自愛丁堡。中國有相當部分留學生,如最早的醫學生黃寬即畢業於愛丁堡醫科。這一時期中國的西醫教育初具規模,開辦的學校招收的學生人數不多,但其教育形式,內容和質量與歐美的教育水準相比較差距並不很大。

三、中國人自辦的醫學校

開設同文館我國仿效西洋自辦醫學堂

清政府中的洋務派出於「欲悉各國情形,必先諳其言語文字,方不受欺矇」的想法,於1862年(同治元年)6月在北京設立同文館,1867年,同文館開設「科學系」,逐漸引進西方的自然科學技術知識。1871年設立生理學和醫學講座。經美國傳教醫師丁韙良(MartinWAP.1827-1916)的推薦,同文館聘德貞為第一位生理學教習。後又設立過醫學班。所以一般認為,中國官辦的西式醫學堂迄自同文館。然而,同文館的醫學教育最初只是講堂講授,沒有實習。至19世紀80年代以後,改進教育方法,規定學生每周到北京教會醫院實習;延聘社會上有聲望的傳教醫師,以加強師資力量,同文館的醫學教育標準不斷提高,並且逐漸系統和正規化。直至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同文館解散,被分為二部分,即譯學館和醫學實業館,後者於1903年並人京師大學堂。

京師大學堂增設醫學實業館

鴉片戰爭後,改良主義者認為非變法不足以維新,便留意於教育改革。他們建議仿效歐洲建立大學,將大學的體制分為四科,醫學列為第四科,教學內容為先講解剖、生理,後論病患診治、藥物原理等。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德宗接受維新派的主張,創辦京師大學堂。一月後,當時的管學大臣奏請:「另設醫學堂,考求中西醫學,即歸大學堂兼轄。」德宗即刻允諾。管學大臣按照德宗的旨意,擬定了籌辦管理醫學堂的章程。但這個學堂並沒有馬上辦起來,只是開設了一門醫學課,聘請在同文館任教的滿樂道兼任大學堂外科和生理教習。京師大學堂後因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軍的暴行暫時關閉。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德宗又敕一諭:「從前所建大學堂應切實舉行」,並派張百熙為管學大臣。在京師大學堂章程概略中,在大學堂設醫學實業館(設置未定),大學專門分科課目中,醫術列於第七科,下分醫學及藥學兩目,並規定學醫者而增學拉丁文。欽定章程頒行於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但於二十九年即行廢止。又於該年閏五月,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將大學分為八科,其中第四科為醫科,分兩門,一為醫學;一為藥學,大學分為本科及預科,醫本科修業年限為3~4年,預科3年。上述擬議至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始得實行。

1903年京師大學堂增設醫學實業館,於5月11日開館招生。每月撥經費銀1000兩,學生最多時達33人,有教員4人,計中醫內科教習1人,中醫外科教習1人,西醫教習1人,西醫助教1人。講授中西醫學,並診治病人。1904年醫學實業館改稱醫學館。1907年,醫學館停辦,將學生全部送往日本。醫學館雖然只辦了4年就停辦了,但為中華民國建立後創立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提供了條件。

北洋醫學堂的設立

鴉片戰爭後,李鴻章認識到西方科學技術的價值,提倡洋務運動,他在考察西方軍事制度後,發現「西洋各國行軍以醫官為最重」,所以在中國海軍創建之初,他就雇募「洋醫」分派至各艦。繼而他提出「興建西醫學堂,造就人才實為當務之急」。1881年一所正式的醫學校醫學館成立,它附設在總督醫院內,所以又稱總督醫院附屬醫學校(Viceroy'sHospital MedicalSchool)。定學製為4年,第一次招收8名學生,由馬根濟和英美駐天津的海軍外科醫生共同擔任教學。1885年畢業時只剩6名學生,第一名學生林聯輝和第二名學生徐清華留校任教,其餘4名學生被分派至陸軍或海軍部隊任軍醫。

1884年4月1日馬根濟去世後,李鴻章停止對總督醫院的經濟資助,醫院被倫敦教會收買,醫學館由清政府接收。之後,李鴻章籌議創建較大規模的西式醫院。1893年12月醫院落成稱天津儲藥施醫總醫院,也稱天津總醫院。原醫學館歸天津總醫院管轄,1894年6月26日李鴻章擬《醫院創立學堂折》奏請設立,於本年校舍落成,正式招生開學,委任林聯輝為第一任總辦(校長),以原有的醫院作為實習醫院,同時正式改名為北洋醫學堂,這是中國第一所官辦的近代西醫學校。

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而關閉。1901年李鴻章病逝,1902年袁世凱恢復該醫學堂,改稱海軍醫學堂。辛亥革命後1913年改稱直隸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15年歸海軍部統轄,稱海軍醫學校。該校於1928年停辦。

創辦北洋軍醫學堂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袁世凱操練新軍,在天津辦了北洋軍醫學堂,11月24日正式成立。任命北洋候補道徐華清為總辦,日本軍醫平賀精次郎為總教習(教務長)。學製為4年,每班40人。後在天津河北四馬路新建校舍,並附設防疫學堂,由日本人古城梅溪主持,教員多為日人,課本亦用日文。這是一所日本式的醫學校。1906年(光緒三十三年)由陸軍軍醫司接收,改名為陸軍軍醫學堂。1907年伍連德任協辦(副校長)。1908年又增設藥科,學製為3年。1911年,伍連德率該校學生去哈爾濱辦理鼠疫防治工作,成績顯著。1912年改組,1915年遷往北京。1933年又遷往南京,改稱陸軍軍醫學校。常有二、三百人在校學習,這是我國最早設立的陸軍軍醫學校。

四、晚清時期的留學生

西方資本主義強列認識到,要想真正實現他們統治中國的夢想,就要培養一批為他們服務的知識分子。因此,吸引留學生成為他們文化侵略的一種手段。同時,清政府為了維持其統治地位,掀起洋務運動,也開始向國外派遣官費留學生,一部分改良主義者和資產階級革命分子,為了尋求治國救本的道路,也紛紛出國留學。因此,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我國近代史上掀起了第一次留學高潮。

中國留學歐洲學醫的第一人是黃寬,他是自費並得到教會醫學校的贊助出國留學者。1847年1月隨澳門馬禮遜學校校長布朗赴美,入麻省曼松學校學習,1849年畢業後,1850年赴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1855年畢業後回國。曾任海關醫官,博濟醫院代理院長、兼博濟醫校的教學。中國女子留學習醫的第一人是金韻梅。她二歲時父母因染疫雙亡,被美國長老會麥卡蒂(McCarteeDB.)收養,後赴美人美國紐約女子醫學校學習,1885年畢業。回國後曾任北洋女子醫院院長,於醫院內附設護士學校,造就護士人才。

1896年中國向日本派出第一批留學生13人。此後,中國留學生赴日學習者逐年增加。1898年日本國內成立一個半官方的團體東亞國文會,通過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向清政府提出多派青年學生赴日留學的建議,清政府總理衙門完全同意,並下令各省選學生赴日留學。1903年,管學大臣張百熙選派學生31人赴日留學,其中有3名選學醫藥學,他們是蘇振潼(內科)、蔣履曾(外科)、王曾憲(藥學)。

隨著民主思想的逐漸傳播,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終於在「廢科舉、辦學校、派遊學」的聲浪中,停止了科舉,歷時1200餘年的科舉制度至此被廢除。1905年中國廢除科舉制度後,有大量學生赴日留學。

中日之間簽訂的留學生條約,引起美國統治集團中一部分人的注意。1906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在呈美國總統羅斯福「備忘錄」中提出:「哪一個國家能成功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哪一個國家便將由於付出的努力而在精神上、知識上和商業的影響上獲得最大可能的報償……這種道義上的影響與擴展,即使單純從物質概念而言,意味著所付出的代價在回報時,將比任何其他方式獲利更大。」1908年美國國會通過羅斯福的咨文,向中國政府正式聲明,將償付美國庚子賠款的半數,作為派遣留學生赴美之用,以後留美學生顯著增加。

出國的留學生回國後,他們在各個醫療衛生機構擔任重要職務,對當時的醫療衛生事業起有一定的影響作用。

北洋政府時期醫學教育

一、醫學教育制度的建立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不久教育部頒布了一些改革教育的決議和法令,廢除封建教育,建立近代教育體系。1912年10月,教育部公布《大學令》〔壬子學制),1913年經修改後稱「壬子癸丑學制」。規定醫科分醫學、藥學二門,其修業年限,醫學預科一年,本科四年;藥學預科一年,本科三年。該學制一直執行到1922年「壬戍學制」公布為止。但這個新學制未包括中醫教育,遭到中醫界的反對。1915年9月北洋政府又公布高等文官考試命令,凡在國內外高等學校修習各項專門學科三年以上畢業,並獲得文憑者,皆可參加考試。考試分為一、二、三、四等。報考醫科的第二試為基礎醫學,第三試為臨床醫學。報考藥科的第二試為物理、化學、調劑學、生藥學、製藥學等科目,第三試則為各科的實際操作。1922年11月,北洋政府公布新學制(即《壬戍學制》)規定:大學分為4個層次:1、大學:可設多科或單科,取消預科,學制4~6年,並規定醫科至少5年;2、專科學校:學制3年,如超過3年,待遇與大學同;3、大學和專科學校可設立專修科,年限不定;4、大學院(即研究生院):招收大學本科畢業生,年限不定。1924年2月公布《國立大學條例》,規定國立大學修業年限為4~6年,選科制,考試及格者發給畢業證書,大學院畢業授予學位。北洋政府期間頒布的學制、章程等,主要是抄襲日本的學制,適當地加入了一些我國的教育內容,規定了修業年限與必修科目,從此,我國的醫學教育納入了正規的教育體系。

二、公私立醫學校及教會醫學校的創辦

辛亥革命以後,北京、直隸、江蘇、浙江、廣東等省先後設立一些國立或公立醫學校。如1912年北京成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北京醫科大學前身)。1912年杭州成立浙江省立醫藥專門學校(浙江醫科大學前身)。1912年蘇州成立江蘇醫學專門學校(1927年併入上海醫學院)。1916年,保定成立省立直隸醫學專門學校(1949年4月改稱河北醫學院)。1921年南昌成立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1927年創辦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1928年創立河南省立中山大學醫科。

在此時期,我國還相繼開辦了一些私立醫學院校。1909年,創辦私立廣東公醫醫科專門學校(中山醫學院前身)。1912年,張謇創辦南通醫學專門學校(南通醫學院前身)。1915年創辦私立北京協和醫學院。1918年,黃勝白沈克非等創辦私立同德醫學專門學校。1930年改稱私立同德醫學院,院長顧敏琦,學制6年。1919年,遼陽成立私立遼陽醫學校(1923年停辦)。1920年,上海留日學生顧南群創辦私立南洋醫學院(1930年停辦)。1922年,瀋陽成立奉天同善堂醫學校(1932年停辦)。1926年上海郭琦元創辦私立東南醫科大學(1930年改稱東南醫學院)。

這一時期,除原有的一些教會醫學校得到發展外,還建立了一些新的教會醫學院。如1911年青島成立德國醫學校;美國在福州設立協和醫學堂。1914年成都華西協和大學設立醫科;長沙成立湘雅醫學院。1917年、美、英、加拿大三國教會創辦齊魯大學醫科。據統計,1915年美英教會醫學校有23處,護士學校36處。十數年間教會醫學院校迅速發展,對中國醫學教育產生了一定影響。

這一時期,雖然建立了不少各類學校,但由於國家、地方政府對教育經費的投入有限,尤其是一些私立學校,經費多賴學生學費、校方籌募基金、醫院收入等,往往無確定經費收入,常有虧空。不少學校實習醫院不足,不敷學生實習之用。實驗設備簡陋,教舍狹窄,教授不少為兼任等因素,造成當時的教育質量不高,影響醫學教育的發展。

三、洛克菲勒基金會

中華醫學基金會」與中國醫學教育辛亥革命前後是我國近代教育體制重大轉變的時期,封建科舉制度被廢除,近代西方教育制度被引入,就醫學教育而言,國家、地方、及私人開辦的新式醫學校陸續建立,教會及外人辦的醫學校在調整和擴充。正值此時,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羅氏基金會)介入中國的醫學教育,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對中國醫學教育的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909年蓋茨建議洛克菲勒資助東方教育委員會,希望能在中國建立一所純西方式的大學,以為中國政府提供一個樣板並可培養新式醫師,但他的計劃未被接受。1913年羅氏基金會選舉了新的董事會、並成立了國際衛生委員會。作為董事之一的蓋茨與另一董事格林(CreeneJD.)再次提出在中國推行現代醫學教育的建議。董事會在1914年元月,舉行特別會議討論在中國進行醫學教育的問題。同年派遣芝加哥大校長古德森(CudsonHP.)、哈佛醫學院醫生皮博迪(Peabody FW.)和美國駐漢口領事格林(GreeneRS.)等組成考察團,專門到中國調查醫學和醫學教育的情況。從1914年4月起,對北京、天津、濟南、漢口、長沙、南京、蘇州、上海、香港、廣州、汕頭、福州等地的醫學院校和醫院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10月,考察團向羅氏基金會提交了「中國的醫學」的報告。報告指出應在中國辦醫學教育事業,開展長期、大範圍的醫學活動,並提出了援助醫學校和醫院的意見及辦法。羅氏基金會隨即於1914年12月11日成立了羅氏基金會的駐華醫社即中華醫學基金會,並任命格林為醫社的駐華代表。

1915年夏,中華醫學基金會派遣第二個考察團來中國,對中國的醫學與醫學教育作進一步調查,並建議在北京和上海各辦一個醫學校。中華醫學基金會於1915年與倫敦會協商後達成了接辦協和醫學堂的協定。除原價購買該校原有房屋地皮設備等財產外,由中華醫學基金會負責該校的一切開支,並且著手改組協和醫學堂。1928年5月,羅氏基金會決定把中華醫學基金會改為社團組織,獨立於羅氏基金會,成為直接掌管協和醫學院的機構。為此,羅氏基金會於1928年撥款1千2百萬美元作為中華醫學基金會的基金,用於發展協和醫學院及基金會在華進行醫學教育活動。中華醫學基金會一直受羅氏基金會的直接控制,機構設在紐約,派一代表常駐北京。協和醫學院董事會主要由中華醫學基金會控制。校董事成員最初均為外國人,1926年始有中國人施肇基參加。1929年之後根據政府規定才有半數以上的國人充任董事,但董事會並無真正獨立權力,經費預算及高級領導人員聘用需經紐約方面批淮同意。由於上述機構之間常常出現矛盾,也影響了協和醫學院的發展。

1942年初,協和醫學院被日軍佔領而被迫關閉,但中華醫學基金會仍一直為協和醫學院圖書館訂購所有外文有關科技期刊雜誌,並繼續支持內遷至成都辦學的護校。1945年日本投降後,中華醫學基金會與協和醫學院校董事會派代表從日軍手中收回全部校產,重建協和醫學院。

除協和醫學院外,中華醫學基金會還對湘雅醫學院、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上海聖約翰大學醫學院香港大學醫學校、上海醫學院等學校給予過經濟資助。也援助過蕪湖總醫院、南京大學醫院、蘇州醫院、上海紅十字會總醫院等醫療機構。還支援了中國某些學校和醫院的人員到協和醫院或到國外進修的機會,通過贈予中國教會醫學會(博醫會)和中華醫學會經費,支援醫學名詞委員會統一醫學名詞、翻譯醫學文獻及出版工作。中華醫學基金會還支援過定縣的農村衛生事業和在周口店開展的古生物學研究工作等,可見中華醫學基金會已滲透到中國醫學事業的各個領域,對我國近代醫學教育和醫藥衛生事業有著重要的影響。

南京政府時期醫學教育

一、醫學教育體制與管理制度

南京政府成立後,1928年教育部曾委派一個委員會研究醫學教育問題,該委員會曾擬定了一份關於今後10年的醫學教育規劃,其主要內容談到應設立兩種類型的教育機構,即醫學院和醫學專科學校。前者培養較高級的醫務工作者,專門從事研究的人才,而後者培養一般的專業醫師和實用衛生的人才。1929年,教育部與衛生部共同組織成立醫學教育委員會和助產、護士等專業教育委員會,負責制定醫學、助產、護士學校的課程,釐定學制及訂立課程標準等,以提高醫學教育水平。

1930年2月,醫學教育委員會舉行首次會議,贊成1928年教育部擬定的醫學教育規劃,並提出規劃應作進一步修改完善。考慮到當時國內尚缺乏這方面的專家,故請求國際聯盟派專家來中國幫助解決這個問題。1930年9月,國際聯盟派哥本哈根大學的費伯(FaberK.)教授來中國協助教育委員會開展工作。費伯在中國進行了3個月的調查後,對中國醫學教育、醫學校的現狀及今後的方針等問題提出了一個詳細的報告。指出,當時中國的西醫師約有4~5千人,平均8~10萬人中才有一名醫生,若要達到每8千人中有一名醫生,則應迅速培養出5萬名醫生來。報告還指出,只有13所醫學校能提供訓練良好的醫學生,但對於盡量培養大批醫務人員來解決中國缺乏醫生就顯得太不夠了。因此,費伯贊成興辦一批獨立的醫學專門學校,最好每省有一所,並建議先建立一所實驗性或示範性醫專學校,不宜採用外國標準,以便適應中國的疾病情況和經濟狀況,醫學教育委員會於1931年決定採納費伯的建議,並作了相應的安排。

二、醫學院校的發展

南京政府成立後至抗日戰爭前,即1927~1937年間,國民黨政權處於相對穩定狀態,社會經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醫療衛生工作及醫學教育也取得了一些進步。這一方面是由於國民政府認識到了發展醫藥衛生事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受過現代醫學科學訓練的中國醫務工作者的隊伍已經形成。相當一批留學海外的知識分子抱著「科學救國」、「教育救國」的心愿回到祖國,積極努力工作,對醫學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在這段時期內,我國自辦的醫學校,無論是國立或省立者都有較大的發展,為中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培養了一批人才。

1927年上海建立的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1932年改名為上海醫學院)是國人自己創辦的最有代表性的一所學校。1928年河南創辦河南省立中山大學醫(1930年秋改稱河南大學醫學院)。1932年甘肅蘭州創建甘肅學院醫學專修科(1946年改建為蘭州大學醫學院,1954年改稱蘭州醫學院)。1932年濟南成立山東醫學專科學校(1939年改名山東醫學院,1948年由白求恩醫學院接收)。1934年鎮江創建江蘇醫政學院(後定名為南京醫學院)。1934年廣西南寧創建廣西省立醫學院(1949年改名為廣西醫學院)。1936年南京建立國立藥學專科學校(現南京藥科大學前身)。1936年西安成立陝西省立醫藥專門學校(1949年並人西北醫學院)。1937年昆明創辦雲南大學醫學院(1956年改稱昆明醫學院)。1937年6月福州設立福建省立醫學專科學校(1949年改名為福建醫學院),1938年3月貴陽建立貴陽醫學院。此外還有許多大學辦有醫預科,如國立北京大學、國立南京中央大學、私立北平輔仁大學、濟南齊魯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等。

據1937年教育部醫學教育調查統計,當時全國有公私立大學醫學院,獨立醫學院,醫藥、牙科學校及專修科總計33所。其中國立4所,省立7所,私立6所,教會辦8所,外人辦4所,軍醫學校2所,不詳者2所。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教會醫學院校及外人所辦的醫學院校,在我國的醫學教育中仍佔有重要作用,雖然當時國內掀起收回教育主權的愛國運動,至30年代教會辦的醫學院校迫不得已紛紛在國民政府教育部立案註冊,推薦中國籍教師擔任校長,但這只是表面上由國民政府管轄,實權仍掌握在外人手中。因為教會學校和外人所辦的學校受到外國財團的支持,具有經濟實力。據1936年資料,美國教育及救濟機關在中國的總投資為4190萬美元,其中醫藥和教育費用佔52.9%。1936年左右,全國30幾所醫學院校經費共為8,735,068元,而外人設立的協和醫學院等3所醫學院校的經費竟佔6,201,015元。

抗日戰爭時期,醫學教育事業遭到嚴重破壞。由於日軍的入侵,大部分國土淪陷,許多被侵佔地區的醫藥院校被迫停頓或內遷,教學儀器設備損失慘重,許多學校無法維持正常教學,內遷後與內地學校臨時合併,組成聯合學校。抗日戰爭勝利後,內遷學校紛紛複員回原址並陸續複課。同時還新建了一些醫學院校,如1947年在漢口建立武漢大學醫學院,同年在太原成立山西大學醫學院。但是由於國民黨政府已搖搖欲墜,忙於打內戰,社會經濟已頻於崩潰,教育經費匱缺,醫藥教育事業日趨衰落,處於每況愈下的境地。

三、東北淪陷區的高等醫學教育

1932年日軍侵佔東北,他們為了控制東北地區的命脈,掠奪東北的資源與奴役中國人民,曾在東北地區作了一番煞費苦心的經營。他們一方面加強原先創辦的學校,同時又新辦了一些醫學校;另一方面,他們著意把自己的勢力滲透到東北地區其它的醫學校,以便達到操縱控制整個東北地區的醫學教育大權。

日本人設立的醫學校

日本為培養在南滿鐵路工作的醫師,1911年即在瀋陽建立了南滿醫學堂,日人河西健次為堂長。這是我國東北最早的高等醫學校。1922年改為滿洲醫科大學,學制7年。1926年增設4年制醫學專門部,專招中國學生,並許可中國女生入學。日本設在我國大連的統治機構關東州廳,為向日本移民「開拓團」提供醫師,1939年,以旅順醫院為基礎,建立旅順醫學校。1942年日本文部省命令學校改稱旅順醫學專門學校。1940年,為日本屯墾移民培養醫師,在哈爾濱及佳木斯分別開設開拓醫學院。前者無專設機構,附設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內;後者在佳木斯新建校址與附屬醫院,1941年改名佳木斯醫科大學。另外還有齊齊哈爾開拓醫學院龍井開拓醫學院

東北地區偽滿的醫學校

1928年在吉林省官醫院的基礎上創辦吉林省立醫學校。1930年至1932年、因淪陷造成學校經費困難,停辦兩年。1932年由吉林省公署接管,吉林省醫院院長青木大勇兼任校長。1937年3月,學校遷至長春,由偽滿文教部直轄、改校名為新京醫學校。1938年,依據偽滿<大學令>改稱新京醫科大學。1942年接管奉天藥劑師養成所,1945年改稱新京醫科大學藥學部,仍設在瀋陽。1932年,偽滿政權接管中東鐵路,在哈爾濱成立北滿鐵路護路軍軍醫養成所,學制3年。1934年由偽滿軍政部接管,改為陸軍軍醫學校。

東北地區的教會醫學校

1912年創辦的奉天醫科大學,是由英國蘇格蘭教會派遣的宣教醫師司督閣(Dr. DouglesChristie)所創設的盛京施醫院的基礎上創辦的。1917年8月,呈請北京教育部立案,改稱奉天醫科專門學校。1929年,改稱遼寧醫科專門學校,學制改為7年。1938年據偽滿<大學令>改稱盛京醫科大學,學制改為5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西方教師撤走,教師全由中國人承擔。1945年4月改為偽滿國立。1945年冬,國民黨政府接管,改名遼寧醫學院。1948年11月瀋陽解放,改名遼寧醫科大學,1949年6月並如中國醫科大學

東北地區國人自辦的醫學校

1920年東北地區再度流行肺鼠疫,設東北防疫處於哈爾濱,領導東北全面防疫工作。東北防疫處總醫官林家瑞提擬由中國自辦醫學校,培養醫師以應需要。經東省特別區長官公署批准,於1926年建立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伍連德任校長。1938年根據偽滿<大學令>改稱哈爾濱醫科大學。1939年接管由俄僑私立第一、第二齒科醫學校合併成立的哈爾濱齒科醫學院,1940年改編學校建製為醫學部(4年制)與齒科醫學部(3年制)。

東北地區的醫學院校,還有1919年在遼陽醫學講習所基礎上建立的遼陽醫學校,1923年停辦。1922年在瀋陽成立的奉天同善堂醫學校,1932年停辦。1944年成立錦州醫學院。僅招收三期學生,皆未及畢業。1945年春,以滿鐵大連醫院為基礎設立大連女子醫學專門學校,只招一期日本學生,不久日本投降,學校隨之解散。1946年蘇聯紅十字新月協會在哈爾濱設立醫學專科學校,張繼有、張明峻在長春創辦東方醫學院,均維持不久即停辦。

東北地區的西醫教育,在日帝、沙俄勢力角逐時期,幾乎當時所有的醫學院校直接受到外國的控制與影響。尤其是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後,東北人民經受了14年的殖民奴役,多數醫學院校直接由日本人管理辦學。中國人民對於帝國主義的侵略是深惡痛絕的。但是,不能說東北地區醫學教育都是為帝國主義服務的,在這些學校培養出來的中國醫務人員,其中有不少人後來投身於革命,為我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貢獻;有的人從事醫療、教學活動,做過許多有益的工作。

32 製藥工業的誕生與發展 | 近代西醫書刊的出版及醫藥學術團體 32
關於「中國醫學通史/醫近代學教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