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中醫教育(education of TCM),為培養訓練中醫專門人才的方式。它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經歷了師徒傳授、宮廷太醫署教學、近代私人辦學等階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中醫教育納入國家高等教育體系。1956年及以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相繼創建中醫學院,1978年開始了學位研究生教育體制。

目錄

古代民間醫教

在兩晉南北朝之前,中國尚無專門的醫學教育機構,醫學知識主要依靠家傳師授。古代名醫多隨老師個別學成,如扁鵲師長桑君、淳于意師公乘陽慶、張仲景張伯祖等。民間醫學教習活動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是投師學藝,如戴原禮、王履投師朱丹溪羅天益投師李東垣,均成為一代名醫。這種方式造就了很多醫生,為中醫學不同流派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一是家傳技藝,一些醫生的絕技不願外傳,只願世代傳承;醫生家庭的子弟從小耳濡目染,也具有較好的學醫條件。這種方式培養了不少醫生,如南北朝時期的著名醫學家徐之才,其先祖徐熙徐秋夫徐道度徐叔響徐嗣伯徐謇徐文伯、徐踐、徐雄等皆為名醫。徐氏一門六代,以醫業家傳,學貫南北,是當時極有名望的醫學世家。此外,還有一些讀書人或仕途失意者通過自學掌握醫學知識。若讀某人所著的醫書成才,則稱為「私淑」某人,如張子和私淑劉河間張景岳私淑李東垣。家傳師授的培訓方式儘管有很大局限,但也有不少優點:可使學生當面聆聽老師的教誨、指點,直接體察老師的專業特長,便於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學到老師臨證中的寶貴經驗;由於是在隨師的實踐中鑄成學業,學生一般具有較強的臨床能力。

古代官醫教育

據《唐六典》載:「晉代以上手醫子弟代者,令助教部教之」,說明晉代已經有國家主管的醫學教育。在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太醫令秦承祖奏請置醫學以廣教授,這是中國最早由政府設立的醫學學校。但該校到元嘉三十年(453)即告停辦。北魏曾有為醫學教育而設置的太醫博士太醫助教。隋代正式設立太醫署,屬門下省管轄,下設醫、咒禁及按摩三科,每科設博士及助教各二人,以教授學生。唐代,宮廷醫學組織已比較完善,醫學教育規模也隨之擴大。唐代於624年成立的太醫署設有醫、藥兩個部分,並附設藥園。醫學部分又分為四科,即醫科、針科、按摩及咒禁,而以醫科的規模為最大,並且納入了經學教育的軌道。修業年限為3~7年不等,所有的學生都先學中醫經典著作《素問》、《神農本草經》、《脈經》、《針灸甲乙經》等,然後分科。太醫署有嚴格的考核制度,每月、每季、每年都要對學生進行考核。考生按考試成績優良程度的不同,分別被授予醫師、醫工等職稱。唐代的太醫署是當時世界上最早、規模最大、組織最完備的醫學校。宋代改太醫署為太醫局,負責醫學教育,太醫局有時隸屬太常寺,有時又改屬國子監,其教師則從翰林院挑選。除太醫局外,各府、州、縣也設立了相應的醫學校。太醫局設大方脈科(內科)、小方脈科(兒科)、風科、眼耳科、瘡腫兼折瘍科、產科、口齒兼咽喉科針灸科、金鏃兼書禁九科,後擴為十三科(耳、咽喉針灸、書禁等獨立成科)。考試分兩部分,先考三經大義,包括墨義(基礎理論)、脈義、大義(醫學與天文、地理即天人相應等),後考假令、論方,即根據提問的症候選方議藥。在一個時期中五運六氣也曾經作為考試內容。元代設太醫院負責宮廷的醫療保健,設醫學提舉司掌管醫學教育的行政事務。學制沿襲,對十三科的分科略有合併,總計為十科。明代仍設太醫院,醫學生主要從醫家子弟中選擇,稱為醫丁。地方醫學則於府設正科,州設典科,縣設訓科。學科設置又把元代的十科擴大為十三科。清代太醫院初期承襲明制,將十三科增減為十一科(去金鏃、祝由按摩科,增設痘疹科)。道光年間曾一度將口齒、咽喉合併為一,取消針灸、痘疹科。

近代中醫教育

清代後期出現了近代中醫學校,1885年浙江名醫陳虯在瑞安創辦利濟醫學堂,這是一所接近現代教育體制的中醫學校。為了配合教學,陳虯還開辦了利濟醫院,並出版了刊物《利濟學堂報》。該校持續了10餘年,培養學生300多人。1906年羅熙如、黎棣初等在廣州創辦廣州醫學求益社,1912年改名廣州醫學衛生社,1916年該社又衍生有廣東醫學實習舍官,1924年又在該社基地上成立了廣州光漢中醫專門學校。學制初為4年,後改為5年,開設中醫、西醫等各門課程27門。迄止1947年,共畢業學生15屆,約474人。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隨著廢科舉興學校之風的興起,中醫界也有人試辦過一些過渡性的中醫教育事業,如1910年丁福保舉辦了函授新醫學講習班(以介紹西醫知識為主),1910年袁焯創辦的鎮江自新醫學堂等。但成效不大。嗣後,北洋政府拒中醫教育於教育法令之外,迫使中醫界覺醒,先後辦了一些很有成效的中醫學校。例如,1915年丁甘仁等創辦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1916年朱成璈、張山雷在浙江創辦的私立朱氏中國醫藥學校,1924年鄭守謙在湖南建立的明道醫校,1925年惲鐵樵創辦的遙從(函授)中醫學校,1929年蕭龍友孔伯華創辦的北京國醫學院等,1932年施今墨等籌建華北國醫學院。特別是30年代各省中醫學校相繼創辦,如四川高等國醫學校(1930)、私立福州中醫專門學校(1931)、湖北國醫專科學校(1933)、江西中醫專門學校(1933)等。持續時間最長的當屬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該校於1931年籌辦,1934年正式開學,學制5年,課程達30門,到1955年共有21屆畢業生(571人),1956年在該校基礎上成立了廣州中醫學院。影響最大的則是1915年丁甘仁創辦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該校銳意進取,學風端正,理論聯繫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許多名醫畢業於該校,如陳存仁、秦伯未、王慎軒、許半農、沈石頑、張贊臣章次公程門雪黃文東嚴蒼山等。

1929年國民黨政府召開的第一次中央衛生委員會議,通過了由余雲岫等人提出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提案中包括禁止成立中醫學校。這一提案因全國中醫界的反對,未能施行,國民黨政府還連續發布了一些歧視中醫的法令。在這種逆境中,一批有志於挽救、發展中醫和熱心中醫教育的人,衝破障礙,興辦了一批中醫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中醫人才,湧現出丁甘仁、謝觀、張山雷、秦伯未、包識生、王慎軒、施今墨、蕭龍友等近代著名的中醫教育家。

現代中醫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醫教育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50年代初期,大多數省市先後成立了中醫進修學校。1952年衛生部委託北京醫學院舉辦了中央衛生部中醫藥專門研究人員學習班(五年)。1955年衛生部直屬的中醫研究院正式成立,同時舉辦了全國第一屆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研究班。1956年,北京中醫學院、上海中醫學院、廣州中醫學院、成都中醫學院4所中醫高等院校首批成立。到1965年,大部分省(市)設立了中醫學院,全國中醫學院達22所。編寫、審定、出版了中醫學院試用教材18種,這是中醫發展史上的第一批全國統編教材,為中醫學術體系的系統化做出了貢獻。至1997年底,全國高等中醫院校已發展到28所,民族醫學院有2所。在校的本科、專科生4萬餘人,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1700餘人。中等中醫學校、中醫護士學校、針灸推拿學校有45所,並有65所衛生學校設置了中醫、中藥、針灸、民族醫學等專業,中等專業學校的在校生共達39300餘人。全國各地還普遍開展了函授大學、夜大學和在職培訓等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中醫院校有20所開辦函授大學,18所開辦夜大學,在校學生17 100餘人。1990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分析了學校教育與師承授受教育的利弊後,確定學校教育作為現代中醫教育的主體,輔以師承授受的教育方式,二者並存,互相補充,以完善中醫教育體系。

隨著中醫藥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擴大,國外來中國學習中醫藥的人越來越多,現在中國有世界衛生組織(WHO)承認的7個國際針灸培訓中心,已經為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數千名針灸醫生。中醫教育開始進入國際化階段。

關於「中醫教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