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維菌素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用途)
 
(1個中途的修訂版本沒有顯示)
第23行: 第23行:
 用美国专用的商品制剂给[[牛皮]]下注射(200μg/kg),由于从注射局部缓慢吸收,而半衰期延长(t1/2=8天),.48h血药达峰值,据临床驱虫效果观察,药效能维持2周。绵羊内服后的半衰期为3~5天,24h后达血药峰值。
 用美国专用的商品制剂给[[牛皮]]下注射(200μg/kg),由于从注射局部缓慢吸收,而半衰期延长(t1/2=8天),.48h血药达峰值,据临床驱虫效果观察,药效能维持2周。绵羊内服后的半衰期为3~5天,24h后达血药峰值。
-
 犬内服(100μg/kg)片剂,2~4h内血药达峰值(40ng/mL)。[[猪血]]药峰值到达时间,内服(0.5天)比[[皮下注射]](2天)快,但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比内服要高得多,通常内
+
 犬内服(100μg/kg)片剂,2~4h内血药达峰值(40ng/mL)。[[猪血]]药峰值到达时间,内服(0.5天)比[[皮下注射]](2天)快,但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比内服要高得多,通常内 服时的生物利用度仅为[[注射法]]的41%。
-
 服时 生物利用度仅为[[注射法]]的41%。
+
  两种不同剂型([[糊剂]]和水性微胞专用剂型)的伊维菌素给马内 ,血药峰值出现 间,不仅水性微胞制剂(4~5h)比糊剂(15h)快得多,而且 生物利用度 亦高。(糊剂 仅为 水性微胞剂的20%)
-
  两种不同剂型([[ 糊剂]]和 水性微胞专用剂型)的 伊维菌素 给马内服,血药峰值出现时间,
+
  吸收后伊维菌素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并以[[ 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浓度最高。 伊维菌素 通常在肝脏中氧化成[[代谢]]产物。
-
  水性微胞制剂(4~5h)比糊剂(15h)快得多,而且生物利用度亦高 (糊剂仅为水性
+
  伊维菌素在5~6天内经粪便排泄的占90%以上,经尿排泄 占0.5%~2%   
-
微胞剂的20%)。
 
-
 
-
吸收后伊维菌素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并以[[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浓度最高。伊维菌素通常
 
-
 
-
在肝脏中氧化成[[代谢]]产物。
 
-
 
-
伊维菌素在5~6天内经粪便排泄的占90%以上,经尿排泄仅占0.5%~2%。  
 
==用途==
==用途==
 伊维菌素广泛用于牛、羊、马、猪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寄生]]节肢动物,犬的肠道线虫,耳螨、[[疥螨]]、心丝虫和[[微丝]]蚴,以及家禽胃肠线虫和[[体外寄生虫]]。
 伊维菌素广泛用于牛、羊、马、猪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寄生]]节肢动物,犬的肠道线虫,耳螨、[[疥螨]]、心丝虫和[[微丝]]蚴,以及家禽胃肠线虫和[[体外寄生虫]]。
第55行: 第48行:
 (3)猪 [[肌内注射]]0.3mg/kg伊维菌素对猪具广谱驱虫活性。如猪蛔虫、红色猪[[圆线虫]]、兰氏类圆线虫、[[猪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后圆线虫、有齿冠尾线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驱除率达94%~100%,对肠道内[[旋毛虫]](肌肉内无效)也极有效。上述用药法对猪血虱和猪疥螨也有良好控制作用。
 (3)猪 [[肌内注射]]0.3mg/kg伊维菌素对猪具广谱驱虫活性。如猪蛔虫、红色猪[[圆线虫]]、兰氏类圆线虫、[[猪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后圆线虫、有齿冠尾线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驱除率达94%~100%,对肠道内[[旋毛虫]](肌肉内无效)也极有效。上述用药法对猪血虱和猪疥螨也有良好控制作用。
-
 (4)犬、猫 国外有专用剂型〔按6~12μg/kg量)用于防治犬心丝虫微丝蚴[[感染]],我国可试用50μg/kg内服法治疗心丝虫微丝蚴虫感染(成虫无效)。[[临床试验]]证实,高剂量伊维菌素对犬多种寄生虫有高效,如一次皮下注射50μg/kg对犬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欧洲犬钩口线虫,100μg/kg对犬[[鞭虫]],200μg/kg对犬弓首蛔虫成虫及第四期幼虫均有极佳驱只效果。对狮弓蛔虫,按200μg/kg量,皮下注射疗效仅69%,而内服则达95%。本品一次皮下注射,对犬寄生于肺部的嗜气毛细线虫(200μg/kg)、奥氏欧斯勒线虫(400μg/kg)
+
 (4)犬、猫 国外有专用剂型〔按6~12μg/kg量)用于防治犬心丝虫微丝蚴[[感染]],我国可试用50μg/kg内服法治疗心丝虫微丝蚴虫感染(成虫无效)。[[临床试验]]证实,高剂量伊维菌素对犬多种寄生虫有高效,如一次皮下注射50μg/kg对犬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欧洲犬钩口线虫,100μg/kg对犬[[鞭虫]],200μg/kg对犬弓首蛔虫成虫及第四期幼虫均有极佳驱只效果。对狮弓蛔虫,按200μg/kg量,皮下注射疗效仅69%,而内服则达95%。本品一次皮下注射,对犬寄生于肺部的嗜气毛细线虫(200μg/kg)、奥氏欧斯勒线虫(400μg/kg) 也有极佳驱除效果。内服或皮下注射200μg/kg,两周后再用一次,对肠道粪类圆线虫(第3期幼虫除外)有效率95%~100%。
-
也有极佳驱除效果。内服或皮下注射200μg/kg,两周后再用一次,对肠道粪类圆线虫(第
+
 伊维菌素对犬、猫的某些节肢动物感染也有效,犬、猫皮下注射200μg/kg剂量,两周后再用一次能排除耳螨、疥螨、犬肺刺螨的感染。按300μg/kg量,连用两次(间隔2周)对姬螯螨感染也很有效。治疗犬[[蠕形螨病]]最好按600μg/kg皮下注射量,间隔7天.连用5次。
-
 
+
-
3期幼虫除外)有效率95%~100%。
+
-
 
+
-
 伊维菌素对犬、猫的某些节肢动物感染也有效,犬、猫皮下注射200μg/kg剂量,两周
+
-
 
+
-
后再用一次能排除耳螨、疥螨、犬肺刺螨的感染。按300μg/kg量,连用两次(间隔2周)
+
-
 
+
-
对姬螯螨感染也很有效。治疗犬[[蠕形螨病]]最好按600μg/kg皮下注射量,间隔7天.连用5次。
+
 (5)禽 对家禽线虫如鸡蛔虫和封闭毛细线虫以及家禽寄生的节肢动物,如膝螨([[突变]]膝螨)等,按200~300μg/kg量内服或皮下注射均有高效。但本品对鸡异刺线虫无效。
 (5)禽 对家禽线虫如鸡蛔虫和封闭毛细线虫以及家禽寄生的节肢动物,如膝螨([[突变]]膝螨)等,按200~300μg/kg量内服或皮下注射均有高效。但本品对鸡异刺线虫无效。
 (6)驯鹿 对驯鹿的牛皮蝇蛆(Oedemagena tarandi)感染,按牛用量(200μg/kg)皮下注射即可。  
 (6)驯鹿 对驯鹿的牛皮蝇蛆(Oedemagena tarandi)感染,按牛用量(200μg/kg)皮下注射即可。  
 +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
 伊维菌素商品制剂中含有的不同[[佐剂]]能影响药物的作用,如绵羊内服含[[吐温]]-80做佐剂的制剂,伊维菌素用量达4000μg/kg时,仍很安全,但若以[[丙二醇]]做佐剂时则使绵羊持续3天出现[[共济失调]]和[[血红蛋白尿]]。美国含吐温-80做佐剂的依维菌素注射剂是马属动物专用商品制剂,但不能用于犬,否则亦极不安全。  
 伊维菌素商品制剂中含有的不同[[佐剂]]能影响药物的作用,如绵羊内服含[[吐温]]-80做佐剂的制剂,伊维菌素用量达4000μg/kg时,仍很安全,但若以[[丙二醇]]做佐剂时则使绵羊持续3天出现[[共济失调]]和[[血红蛋白尿]]。美国含吐温-80做佐剂的依维菌素注射剂是马属动物专用商品制剂,但不能用于犬,否则亦极不安全。  

在2013年11月5日 (二) 12:30的最新修訂版本

伊維菌素

Bk4s5.jpg

Ivermectin

是由阿維鏈黴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發酵產生的半合成大環內酯類多組分抗生素。主要含伊維菌素B1(Bla+B1b )不低於93%,其中Bla不得少於85%。

伊維菌素B1即22,23-雙氫阿維菌素B1

本品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味。本品在甲醇乙醇丙酮醋酸乙酯中易溶,在水中幾乎不溶。  

目錄

藥理

(l)藥效學 伊維菌素是新型的廣譜、高效、低毒抗生素類抗寄生蟲藥,對體內外寄生蟲特別是線蟲和節肢動物均有良好驅殺作用。但對絛蟲吸蟲原生動物無效。

大環內酯類抗寄生蟲藥對線蟲及節肢動物的驅殺作用,在於增加蟲體的抑制性遞質γ-氨基丁酸〔GABA)的釋放,以及打開谷氨酸控制的Cl離子通道,增強神經膜對Cl的通透性,從而阻斷神經信號的傳遞,最終神經麻痹,使肌肉細胞失去收縮能力,而導致蟲體死亡。

由於吸蟲和絛蟲不以GABA為傳遞遞質,並且缺少受谷氨酸控制的Cl通道。故本類藥物對其無效。哺乳動物的外周神經遞質乙醯膽鹼,GABA雖分布於中樞神經系統,但由於本類藥物不易透過血腦屏障,而對其影響極小,因此使用時就比較安全。

本類藥物影響寄生蟲生殖的機理還不太清楚,但能使蜱減少產卵反芻獸線蟲蟲卵形態

異常和使絲狀線蟲(雄、雌性)不育

(2)藥動學 伊維菌素的藥代動力學因畜種、劑型和給藥途徑不同而有明顯差異。以血漿半衰期為例,給牛、綿羊靜脈注射300μg/kg量,t1/2雖然差別不大(分別為2.8天和2.7天),但羊的血漿濃度較低是由於表觀分布容積大於牛所致。伊維菌素在犬體內排泄較快(t1/2=1.6~1.8天)。豬的半衰期長達4天。 

用美國專用的商品製劑給牛皮下注射(200μg/kg),由於從注射局部緩慢吸收,而半衰期延長(t1/2=8天),.48h血藥達峰值,據臨床驅蟲效果觀察,藥效能維持2周。綿羊內服後的半衰期為3~5天,24h後達血藥峰值。

犬內服(100μg/kg)片劑,2~4h內血藥達峰值(40ng/mL)。豬血藥峰值到達時間,內服(0.5天)比皮下注射(2天)快,但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比內服要高得多,通常內服時的生物利用度僅為注射法的41%。

兩種不同劑型(糊劑和水性微胞專用劑型)的伊維菌素給馬內服,血藥峰值出現時間,不僅水性微胞製劑(4~5h)比糊劑(15h)快得多,而且生物利用度亦高。(糊劑僅為水性微胞劑的20%)。

吸收後伊維菌素廣泛分布於全身組織,並以肝臟脂肪組織中濃度最高。伊維菌素通常在肝臟中氧化成代謝產物。

伊維菌素在5~6天內經糞便排泄的佔90%以上,經尿排泄僅佔0.5%~2%。  

用途

伊維菌素廣泛用於牛、羊、馬、豬的胃腸道線蟲、肺線蟲和寄生節肢動物,犬的腸道線蟲,耳蟎、疥蟎、心絲蟲和微絲蚴,以及家禽胃腸線蟲和體外寄生蟲

(l)牛、羊 伊維菌素按0.2mg/kg量給牛、羊內服或皮下注射,對血矛線蟲、奧斯特線蟲、古柏線蟲、毛圓線蟲(包括艾氏毛圓線蟲)、圓形線蟲、仰口線蟲、細頸線蟲、毛首線蟲、食道口線蟲、網尾線蟲以及綿羊夏伯特線蟲成蟲及第4期幼蟲、驅蟲率97%~100%。上述劑量對節肢動物亦很有效:如蠅蛆〔牛皮蠅、紋皮蠅、羊狂蠅)、蟎(牛疥蟎、羊癢蟎)和蝨(牛齶蝨、牛血蝨和綿羊齶蝨)等。伊維菌素對嚼蝨(毛蝨屬)和綿羊羊蜱蠅療效稍差。

伊維菌素對蜱以及糞便中繁殖的蠅也極有效,藥物雖不能立即使蜱死亡或肢解,但能影

響攝食、蛻皮和產卵,從而降低生殖能力。一次給動物皮下注射0.2mg/kg或每天喂低濃度

(0. 01mg/kg)藥物後5天時,蜱出現上述現象最為明顯。按0.2mg/kg劑量一次皮下注射對在糞便中繁殖的蠅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牛用藥9天後其糞便中面蠅、秋家蠅幼蟲不能發育成蟲,再過5天,由於蛹的畸型和成蟲成熟過程受阻而使蠅的繁殖大為減少,對血蠅(擾血蠅)用上述劑量,4周後情況相似。

(2)馬 馬內服0.2mg/kg伊維菌素對下列屬大型和小型圓形線蟲的成蟲及第4期幼蟲均有高效(95%~100%);如大型圓形線蟲(普通圓形線蟲、馬圓形線蟲、無齒圓形線蟲)、蛔蟲(馬副蛔蟲)、蟯蟲(馬尖尾線蟲)、胃蟲(大口德拉西線蟲、柔線屬線蟲)、小腸線蟲(艾氏毛圓線蟲、韋氏類圓線蟲)、肺線蟲(安氏網尾線蟲)等。對移行或胃居留期的三種馬胃蠅蛆,引起皮膚損傷的盤尾絲蟲微絲蚴以及胃線蟲第三期幼蟲,雖然一次應用0. 2mg/kg量也很有限,但最佳方案是在一個月後按上述量再用藥一次。

特別有重要意義的是,伊維菌素推薦劑量(0.2mg/kg) 對普通圓形線蟲早期和第4期幼蟲,移行期造成的腸系膜動脈損害治療的有效率約為99%,通常用藥2天後,症状明顯減輕,約28天損害症状全部消失。

(3)豬 肌內注射0.3mg/kg伊維菌素對豬具廣譜驅蟲活性。如豬蛔蟲、紅色豬圓線蟲、蘭氏類圓線蟲、豬毛首線蟲、食道口線蟲、後圓線蟲、有齒冠尾線蟲成蟲及未成熟蟲體驅除率達94%~100%,對腸道內旋毛蟲(肌肉內無效)也極有效。上述用藥法對豬血蝨和豬疥蟎也有良好控制作用。

(4)犬、貓 國外有專用劑型〔按6~12μg/kg量)用於防治犬心絲蟲微絲蚴感染,我國可試用50μg/kg內服法治療心絲蟲微絲蚴蟲感染(成蟲無效)。臨床試驗證實,高劑量伊維菌素對犬多種寄生蟲有高效,如一次皮下注射50μg/kg對犬鉤口線蟲、巴西鉤口線蟲、歐洲犬鉤口線蟲,100μg/kg對犬鞭蟲,200μg/kg對犬弓首蛔蟲成蟲及第四期幼蟲均有極佳驅只效果。對獅弓蛔蟲,按200μg/kg量,皮下注射療效僅69%,而內服則達95%。本品一次皮下注射,對犬寄生於肺部的嗜氣毛細線蟲(200μg/kg)、奧氏歐斯勒線蟲(400μg/kg)也有極佳驅除效果。內服或皮下注射200μg/kg,兩周後再用一次,對腸道糞類圓線蟲(第3期幼蟲除外)有效率95%~100%。

伊維菌素對犬、貓的某些節肢動物感染也有效,犬、貓皮下注射200μg/kg劑量,兩周後再用一次能排除耳蟎、疥蟎、犬肺刺蟎的感染。按300μg/kg量,連用兩次(間隔2周)對姬螯蟎感染也很有效。治療犬蠕形蟎病最好按600μg/kg皮下注射量,間隔7天.連用5次。

(5)禽 對家禽線蟲如雞蛔蟲和封閉毛細線蟲以及家禽寄生的節肢動物,如膝蟎(突變膝蟎)等,按200~300μg/kg量內服或皮下注射均有高效。但本品對雞異刺線蟲無效。

(6)馴鹿 對馴鹿的牛皮蠅蛆(Oedemagena tarandi)感染,按牛用量(200μg/kg)皮下注射即可。  

藥物相互作用

伊維菌素商品製劑中含有的不同佐劑能影響藥物的作用,如綿羊內服含吐溫-80做佐劑的製劑,伊維菌素用量達4000μg/kg時,仍很安全,但若以丙二醇做佐劑時則使綿羊持續3天出現共濟失調血紅蛋白尿。美國含吐溫-80做佐劑的依維菌素注射劑是馬屬動物專用商品製劑,但不能用於犬,否則亦極不安全。  

功能主治

本品為阿維菌素的衍生物,屬口服半合成的廣譜抗寄生蟲藥。本品對各種生命周期的大部分線蟲(但非所有線蟲)均有作用 ;對盤尾絲蟲的微絲蚴有效,但對成蟲無效 ;對僅處於腸道的糞圓線蟲也有效。 本品具有選擇性的抑制作用,通過與無脊柱動物神經細胞與肌肉細胞中谷氨酸為閥門的氯離子通道的高親和力結合,從而導致細胞膜對氯離子通透性的增加,引起神經細胞或肌肉細胞超極化,使寄生蟲麻痹或死亡。本品亦可與其它配體閥門(如神經遞質g-氨基丁酸(GABA))的氯離子通道相互作用。 本品的選擇性是因為一些哺乳動物體內沒有谷氨酸 - 氯離子通道,且阿維菌素對哺乳動物配體 -氯離子通道僅有低親和力。本品不能穿透人的血腦屏障。 盤尾絲蟲病類圓線蟲病鉤蟲、蛔蟲、鞭蟲、蟯蟲感染。  

用法用量

類圓線蟲病 推薦劑量是單劑量口服200 μg/kg,用水送服。通常情況下無需加量,但需隨訪以保證根治。常用劑量如下: 15-24 kg者,劑量為半片(約3 mg); 25-34 kg者,劑量為1片(約6 mg); 35-50 kg者,劑量為1片半(約9 mg); 51-65 kg者,劑量為2片(約12 mg); 66-79 kg者,劑量為2片半(約15 mg);大於80 kg者,200 μg/kg。 盤尾絲蟲病 推薦劑量是單劑量口服150 μg/kg,用水送服。常用劑量如下: 15-24 g者,劑量為半片(約3 mg); 25-44 kg者,劑量為1片(約6 mg); 45-64 kg者,劑量為1片半(約9 mg); 65-84 kg者,劑量為2 片(約12 mg);大於80 kg者,150 μg/kg。 鉤蟲感染 14歲以上者單次口服12 mg(相當於 0.2 mg/kg);14歲以下者單次口服6 mg。蛔蟲感染 14歲以上者單次口服6 mg(相當於0.1 mg/kg),14歲以下者單次口服3 mg。鞭蟲感染 14歲以上者單次口服12 mg(相當於0.2 mg/kg);14歲以下者單次口服6 mg。蟯蟲感染 14歲以上者單次口服12 mg(相當於0.2 mg/kg);14歲以下者單次口服6 mg。 用藥過量:症状 本品應按規定劑量使用。如過量使用,可能產生包括共濟失調、呼吸緩慢、震顫、眼瞼下垂、活動減少、嘔吐瞳孔散大。 處理 如發生藥物過量,應儘快催吐及洗胃,如需要可再給導瀉藥及進行其它常規抗毒治療。如發生意外中毒,可根據需要進行支持療法(包括補充體液及電解質,氧氣或進行機械性通氣)。如出現臨床明顯低血壓應給予升壓藥。

不良反應: 超劑量可引起中毒,無特效解毒藥。肌內注射會產生嚴重的局部反應。  

注意事項

有關歷史資料說明,抗絲蟲藥物 [例如乙胺嗪枸櫞酸鹽(DEC-C)]可引起盤尾絲微絲幼蟲病人皮膚和(或)全身嚴重的變態反應(Mazzotti反應)及眼科反應。這些反應可能是由於死亡的微絲幼屍體引起的過敏與炎症反應。用伊維菌素治療盤尾微絲幼蟲病人在臨床上可能出現這些反應,也許或肯定與藥物本身有關。 用殺微絲蚴藥物治療後,出現過敏性盤尾絲蟲性皮炎的患者更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尤其是水腫及盤尾絲蟲性皮炎加劇致癌性、致突變性及生殖毒性。 類圓線蟲病患者在使用本品時,必須重複進行糞檢以確定類圓線蟲感染已得到清除。 本品不能殺死盤尾絲蟲成蟲,因而採用本品治療盤尾絲蟲病時,需持續治療。 免疫缺陷宿主的類圓線蟲病:免疫缺陷(包括HIV感染)的病人可能需要重複治療腸道類圓線蟲病。對於這類病人尚沒有進行臨床試驗以確定可供選擇的劑量方案,抑制治療(如每月一次)可能會有作用。

關於「伊維菌素」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