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反芻(chú):進食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將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裡再次咀嚼

反芻動物採食一般比較匆忙,特別是粗飼料,大部分未經充分咀嚼就吞咽進入瘤胃,經過瘤胃浸泡和軟化一段時間後,食物經逆嘔重新回到口腔,經過再嚼嚼,再次混入唾液並再吞咽進入瘤胃的過程。

偶蹄目反芻亞目動物(牛、羊、鹿等)的胃分為四部分:瘤胃、網胃、瓣胃和皺胃,其中只有皺胃是分泌胃液的部分。牛瘤胃的容積為100~300升,約佔四部分胃的80%。瘤胃內有大量微生物,包括原生動物纖毛蟲為主)和細菌。瘤胃本身並不分泌酶,所有瘤胃內的酶全是由微生物產生。草料中的纖維質在這些微生物所產生的酶的作用下發酵分解,所形成的低級脂肪酸,大部分即被瘤胃壁所吸收。網胃在瘤胃前方,抵著橫隔和肝。網胃內壁呈蜂窩狀,網胃內同樣進行著微生物消化。  

反芻途徑

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嘔上行至口,也可以從瘤胃陸續進入網胃,再由網胃返回口中。經口腔中頰齒的細緻咀嚼後再次咽回瘤胃,這一反芻和咀嚼過程可以再次重複進行,直至徹底嚼碎後,食物再從瘤胃經網胃而入瓣胃。瓣胃近球形,內壁有許多平行的葉片(故俗稱百葉)。瓣胃的葉片提供廣大的面積,食糜在葉片間受到壓擠,使成更細碎的食糜,同時,瓣胃也吸收一部分水和低級脂肪酸。皺胃是唯一分泌消化液的部分,相當於其它獸類的胃本體,胃腺的分泌物中含有胃蛋白酶鹽酸。  

關於「反芻」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