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繡球莖
(修訂版本間差異)
(對話) |
|||
第1行: | 第1行: | ||
+ | {{头部模板-中药材}} | ||
+ | {{简要信息-药品 | ||
+ | |药名=木绣球茎 | ||
+ | |图片= | ||
+ | |药名拼音=Mù Xiù Qiú Jīnɡ | ||
+ | |别名= | ||
+ | |英文名=Stem of Chinese Viburnum | ||
+ | |始载于=群芳谱 | ||
+ | |毒性= | ||
+ | |药性={{显示-中药药性|凉}} | ||
+ | |药味={{显示-中药药味|苦}} | ||
+ | |归经={{显示-中药归经|}} | ||
+ | |功效作用=[[燥湿]][[止痒]]。主疥鲜;湿烂痒痛}} | ||
【药 名】:[[木绣球茎]] | 【药 名】:[[木绣球茎]] | ||
第24行: | 第37行: | ||
[[分类:生物]][[分类:中草药]][[分类:中医]] | [[分类:生物]][[分类:中草药]][[分类:中医]] | ||
+ | {{中药材专题模板}} | ||
+ | <seo title="木绣球茎,木绣球茎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木绣球茎_木绣球茎是什么_木绣球茎的用法用量_A+医学百科" metak="木绣球茎,木绣球茎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木绣球茎,木绣球茎作用,木绣球茎功效,木绣球茎图片" metad="A+医学百科木绣球茎条目介绍什么是木绣球茎,木绣球茎有什么功效和作用,木绣球茎的分布和形态,如何服用木绣球茎等。目录“木绣球茎”在《中药大辞典》“木绣球茎”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木绣球..." /> |
在2012年5月15日 (二) 09:58的最新修訂版本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木繡球莖 | 中藥圖典 |
木繡球莖 Mù Xiù Qiú Jīnɡ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燥濕止癢。主疥鮮;濕爛癢痛 |
英文名 | Stem of Chinese Viburnum |
始載於 | 《群芳譜》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涼 |
藥味 | 苦 |
【藥 名】:木繡球莖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雙子葉植物藥忍冬科植物木繡球的莖。
【植物形態】:繡球莢蒾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達4m。幼枝被垢屑關星狀毛,老枝灰黑色,冬芽無鱗片。葉對生;葉柄長10-15mm;葉片紙質;葉卵形、橢圓形至卵狀矩圓形,長5-11cm,寬2.5-4.5cm,先端鈍或稍尖,基部圓或有時微心表,邊緣細齒,下面疏生星狀毛,側脈5-6對,近葉緣前網結,連同中脈上面略凹陷,下凸起。取消傘花序直徑8-15cm,全部由大型不孕花組成;總花梗明顯,第1級輻射枝5條,花生於第3級輻射枝上;萼筒筒狀,長約2.5mm,萼檐具5微齒;花冠白色,輻狀,直徑1.5-4cm,裂片圓狀倒卵形,冠筒短;雄蕊5,長約3mm;雌蕊不育。花期4-5月。
【功 效】:燥濕止癢
【主 治】:治風濕疥癬,濕爛癢痛。
【性味歸經】:苦,涼入胃經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熏洗。
【別 名】:原植物木繡球又名:木球莢蒾、繡球花、八仙花、紫陽花
【動植物資源分布】: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四川、河南、福建等地有栽植。
【拉丁名】:原植物木繡球Viburnum macrocephalum Fort.
【考 證】:出自《群芳譜》。
|
出自A+醫學百科 「木繡球莖」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9C%A8%E7%BB%A3%E7%90%83%E8%8C%8E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木繡球莖」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