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皂角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以内容'【别名】 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来源】 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Thunb.) Makino [G. japonica Miq....'创建新页面)
 
第1行: 第1行:
 +
{{头部模板-中药材}}
 +
{{简要信息-药品
 +
|药名=山皂角
 +
|图片=
 +
|药名拼音=
 +
|别名=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
|英文名=
 +
|始载于=
 +
|毒性=小毒
 +
|药性={{显示-中药药性|温}}
 +
|药味={{显示-中药药味|辛}}
 +
|归经={{显示-中药归经|}}
 +
|功效作用=[[皂角]]:[[祛痰]][[开窍]]。主治中风或[[癫痫]],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钱。;[[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肿]][[溃疡]],[[下乳]]。主治[[淋巴结结核]],[[乳腺炎]],[[恶疮]],[[痈肿]]不溃。用量1~3钱。}}
 【别名】 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别名】 山[[皂荚]]、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针

在2012年5月4日 (五) 02:48的最新修訂版本

山皂角
別名 山皂莢、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針
功效作用 皂角祛痰開竅。主治中風或癲癇,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錢。;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腫潰瘍下乳。主治淋巴結結核乳腺炎惡瘡癰腫不潰。用量1~3錢。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小毒
歸經  
藥性
藥味

【別名】 山皂莢、皂力板子、皂角刺皂角

【來源】 豆科山皂角Gleditsia horrida (Thunb.) Makino [G. japonica Miq.],以果實入藥。

【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

化學成份】 木心含有皂角黃烷(gleditsin即mollisacacidin,C15H14O6)。

【性味】 皂角:辛,溫。有小毒。

皂角刺:辛,溫。

【功效與作用】 皂角:祛痰開竅。主治中風癲癇,痰涎涌盛者,痰多咳嗽。用量0.3~1錢。

皂角刺:活血祛瘀消腫潰瘍下乳。主治淋巴結結核乳腺炎惡瘡癰腫不潰。用量1~3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關於「山皂角」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