鱅魚頭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鱅魚頭
Yōnɡ Yú Tóu
別名  
功效作用 補虛;散寒。主頭暈風寒頭痛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拼音名】 Yōnɡ Yú Tóu

【來源】 藥材基源:為鯉科動物鱅魚的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istichthys nobilis (Richardson)

採收和儲藏:四季均可捕撈,捕撈後,取其頭部,除去鰓,洗淨,鮮用。

【原形態】 鱅魚,體側扁,稍高。腹鰭基底至肛門處有狹窄的肉棱。口端位,口裂稍向上傾斜。吻圓鈍。眼小,下側位,在頭側正中軸下方。鰓耙狀如柵片,但不癒合,有鰓上器,耙數隨個體增大而數量增多。鱗很小,側線鱗99-115,背鰭3,7,很短,起點於腹鰭起點之後,胸鰭大而延長,末端起過腹鰭基部。臀鰭3,12-13。尾鰭深叉狀,上下約等長。體灰黑色,背面和上側面暗褐色,具黑色細斑。腹部銀白色。各鰭條呈灰白色,並有不少黑斑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為淡水中上層魚類,行動遲緩,性情溫和,以浮遊動物為主食。

資源分布:分布於長江、珠江、黃河、黑龍江等流域。現全國大部地區有人工飼養。

【性味】 味甘;性溫

【功效與作用】 補虛;散寒。主頭暈風寒頭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個。

【摘錄】 《中華本草》

關於「鱅魚頭」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