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圻貝母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蒲圻貝母 | 中藥圖典 |
蒲圻貝母 Pú Qí Bèi Mǔ |
|
---|---|
別名 | 蒲貝、燈籠花 |
功效作用 | 清熱潤肺、止咳化痰、散結。 |
英文名 | 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 |
始載於 | |
毒性 | |
歸經 | |
藥性 | |
藥味 |
【拼音名】 Pú Qí Bèi Mǔ
【英文名】 Bulbus Fritllariae Puqiensis
【別名】 蒲貝、燈籠花
【來源】 為百合科植物蒲圻貝母Fritllaria puqiensis G.D.Yu et G.Y.Chen的鱗莖。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鱗莖扁球形,直徑2~3cm,2(~3)枚鱗片肉質肥厚,大小近等或不等,抱合。莖下面2枚葉多對生,其餘的對生或輪生,有時兼有散生;葉片披針形、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6.5~18cm,寬0.4~2.3cm,先端不捲曲或彎曲,有時稍彎曲。花1~3朵,少有4朵,俯垂,鍾狀,淡黃色具紫色斑點或方格;苞片1~4枚,葉狀,比葉小,先端通常強烈捲曲;花被片外輪3枚,寬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3.4~5.7cm,寬0.5~1.5cm,內輪3枚,寬披針形或近橢圓形,與外輪花被片近等長,寬0.8~1.9cm,蜜腺窩明顯凸出;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2/5~4/5,花絲不具小乳突,花藥近基著;柱頭裂片長3~6.5mm。
【生境分布】 生於海拔200~400m的低山地區。主產湖北,多栽培。
【性狀】 鱗莖略呈倒圓錐形或扁圓形,直徑1.7~2.8cm,高1.3~2.4cm。表面黃棕色,有顆粒狀突起。外層兩枚鱗葉大小近等,頂端開裂,底部不平整。味苦。
【化學成份】 含蒲貝酮鹼。
【性味】 同湖北貝母。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學百科 「蒲圻貝母」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8%92%B2%E5%9C%BB%E8%B4%9D%E6%AF%8D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蒲圻貝母」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