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學/肝功能不全時生物轉化和排泄功能的變化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病理生理學》 >> 肝臟病理生理學 >> 肝功能不全 >> 肝功能不全時生物轉化和排泄功能的變化
病理生理學

病理生理學目錄

(一)解毒功能降低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有毒物質,例如蛋白質代謝產生的氨,在肝內變成無毒的尿素,從大腸吸收的有毒物質(如氨、胺類、吲哚、酚類等)以及直接來自體外的毒物,隨血液進入肝臟後,在肝細胞中經生物轉化作用,變成無毒或毒性較小隨尿或膽汁排出體外。這些變化稱為解毒功能。

肝臟的解毒功能有氧化、還原、結合、水解、脫氨等方式,其中主要是氧化和結合解毒。

1.氧化解毒氧化解毒是最常見的解毒方式。許多有毒物質在肝內經氧化後,即被破壞而失去毒性。例如,在腸內經腐敗作用所產生的胺類,可由肝組織內活性很強的單胺氧化酶二胺氧化酶的作用,先被氧化成醛及氨。醛再被氧化成酶,最後變成二氧化碳及水;氨在肝內合成尿素。

Gl0y8zew.jpg


2.結合解毒結合解毒是體內最重要的解毒方式。許多有毒物質常不能在體內被氧化或還原,或雖經氧化或還原仍有毒性。這類物質的解毒方式是在肝細胞的內質網中與葡萄糖醛、硫酸鹽甘氨酸等結合,生成無毒、毒性較小而易於溶解的化合物,然後從體內排出。由於肝臟能合成葡萄糖醛酸,因此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的解毒方式最常見。例如食物殘渣在大腸內腐敗後,常產生許多有毒的酚類化合物,這些有毒物質被吸收後,在肝內與葡萄糖醛酸結合解毒。也能與硫酸鹽結合解毒。

Gl0y8ykv.jpg


又如色胺酸在大腸內腐敗生成有毒性的吲哚,被吸收後先在肝內氧化成為吲哚(吲哚酚),然後再與硫酸鹽(或葡萄糖醛酸)結合成無毒的尿藍母,隨尿排出。

肝功能不全時,肝解毒功能降低,引起機體中毒

(二)對激素的滅能作用低

正常有些激素是肝臟內破壞的(稱為肝臟對激素的滅能作用),例如雌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等。

雌激素在體內降解主要是在肝內進行,雌激素在羥化酶作用下,生成雌三醇孕酮被還原為孕二醇。雌三醇和孕二醇在肝內與葡萄糖醛酸或硫酸鹽結合,隨膽汁和尿排出。動物實驗及人體研究證明,肝臟受損害後,對激素的滅能作用減退,使體內及尿內的雌激素含量增加。有些肝病,(如門脈性肝硬化)患者,血與尿中的雌激素都增加,並出現蛛蜘痣(皮膚上以小動脈為中心及其向周圍放射狀毛細血管組成的一種小血管擴張現象)、肝掌手掌充血發紅)。蜘蛛痣及肝掌的出現,與肝臟的滅能作用減退,體內雌激素增多有關。此外,雌激素破壞減少,男子出現乳房發育,睾丸萎縮;女子可出現月經失調

肝臟對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也具滅能作用。實驗證明,肝浸出物有破壞抗利尿激素的作用。肝臟損害時,對抗利尿激素的滅能作用減弱,引起體內抗利尿激素增多。實驗證明,將醛固酮和肝臟切片放在一起,置於保溫箱內,醛固酮瀦留鈉的作用即可消失。當肝臟受損害時,醛固酮在肝內破壞減少,在體內增多。因此,在肝功能不全時,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體內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增多是引起水腫腹水的原因之一。

(三)排泄功能降低

肝臟有一定的排泄功能,如膽色素膽鹽、膽固醛、鹼性磷酸酶以及Ca++、Fe+++等,可隨膽汁排出。解毒作用後的產物除一部分由血液運到腎臟隨尿排出外,也有一部分從膽汁排出;As+++、Hg++及某些藥物和色素在某種情況下進入機體後,也是膽道排出。肝臟對一些內源性或外源性有毒物質的排泄,必須經過肝細胞的攝取、生物轉化、輸送及排出等一系列過程。肝臟排泄功能降低時,由肝道排泄的藥物或毒物在體內蓄積,導致機體中毒。

臨床上常用酚四溴酞鈉(BSP)清除試驗,來判斷肝臟的排泄功能。BSP是一種無毒性、在血液內不變化的染料,注入血液後,大部分與白蛋白及α1-球蛋白結合。在健康人體內約80%由肝細胞攝取,15-20%由骨骼肌攝取,僅2%由腎臟排出。BSP在肝細胞內與谷胱甘肽等結合的形式排入膽管。試驗時,由靜脈注入BSP5mg/公斤體重,正常注射後一小時,血內已不能查出這種染料,或只有很微量,如果注射後30分鐘,血內還滯留有注入量的10-40%,表示有輕度肝功能減退;滯留50-80%,表示中等度肝功能減退;滯留90%以上,表示有嚴重的肝功能不全。

32 肝功能不全時血清酶的改變 | 肝性腦病 32
關於「病理生理學/肝功能不全時生物轉化和排泄功能的變化」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