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劑
A+醫學百科 >> 甜味劑 |
甜味劑,也有稱作甘味劑、甘味料的,泛指食品賦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添加劑手冊》描述:甜味劑(Sweeteners)是指賦予食品或飼料以甜味,提高食品品質,滿足人們對食品需求的食物添加劑。蔗糖、果糖、和澱粉糖,在中國不列為食品添加劑,視為食品原料。
代糖、糖替代品是低熱量的甜味劑,常添加到需要減少熱量的食物中。除了注意熱量的減肥人士外,代糖亦帶給糖尿病患者很大的便利性。
目錄 |
= 甜味劑甜度表
中文名稱 | 英文名稱 | 相對甜度 |
---|---|---|
一般的玉米糖漿 | Regular Corn Syrup(C.S.) | 0.30 |
半乳糖 | Galactose | 0.32 |
乳糖 | Lactose | 0.35 |
麥芽糖 | Maltose | 0.46 |
山梨醇 | Sorbitol | 0.50 |
以酵素轉化之玉米糖漿 | Enzyme Converted C.S. | 0.60 |
葡萄糖 | Glucose | 0.70 |
麥芽糖醇 | Maltitol | 0.75 |
蔗糖 | Sucrose | 1.00 |
木糖醇 | Xylitol | 1.00 |
果糖 | Fructose | 1.70 |
環己基(代)磺醯胺酸 | Cyclamate | 15-50 |
阿斯巴甜 | Aspartame | 150-250 |
醋磺內酯鉀 | Acesulfame K(ACE-K) | 200 |
甜菊糖 | Stevia | 250-300 |
羅漢果 | Luo Han Guo | 266-344 |
糖精 | Saccharine | 240-500 |
蔗糖素 | Sucralose | 600 |
5-硝基-2-丙氧基苯胺 | 5-Nitro-2-propoxyaniline | 4000 |
紐甜 | Neotame | 8000 |
甜味劑列表
天然甜味劑
常見名稱 | 其他名稱 | 英文名 | 注釋 |
---|---|---|---|
- | 布拉齊因 | Brazzein | 尚無正式中文譯名 |
仙茅甜蛋白、仙茅蛋白 | 庫克靈 | Curculin | |
赤蘚醇、赤蘚糖醇 | - | Erythritol | |
果糖 | - | Fructose | |
甘草甜素 | 甘草素 | Glycyrrhizin | |
氫化澱粉水解物 | - | Hydrogenated starch hydrolysates | |
拉克替醇 | - | Lactitol | |
馬檳榔甜蛋白、水檳榔甜蛋白 | - | Mabinlin | |
羅漢果甜甙、羅漢果甜苷、羅漢果 | - | Luo Han Guo | |
麥芽糖、麥芽糖醇 | Maltitol | ||
甘露醇、甘露糖醇 | - | Mannitol | |
神秘果蛋白、神秘果素 | 米拉考林 | Miraculin | |
莫內林、莫那靈、莫乃靈 | 莫納林 | Monellin | |
潘塔亭、倍他丁、朋它啶 | - | Pentadin | |
山梨糖醇、己六醇、山梨醇 | - | Sorbitol | |
甜菊糖、甜葉菊、甜葉菊苷 | - | Stevia | |
塔格糖 | - | Tagatose | |
沙馬汀 | 索嗎汀 | Thaumatin | |
木糖醇 | - | Xylitol |
人造甜味劑
化學名 | 通用名 | 英文名 | 注釋 |
---|---|---|---|
乙醯磺胺酸鉀、乙醯磺胺酸 | 安賽蜜 | Acesulfame potassium | |
L-天冬醯-D-丙氨醯胺 | 埃利坦、阿力甜 | Alitame | |
天冬氨醯苯丙氨酸甲酯 | 阿斯巴甜 | Aspartame | |
Aspartame-Acesulfame-Salt | |||
環磺酸鹽 | 甜蜜素、甜精 | Cyclamate | |
乙氧基苯脲 | 甘素、甜精 | Dulcin | |
新橙皮苷二氫查爾酮 | - | Neohesperidine dihydrochalcone | |
紐甜 | Neotame | ||
5-硝基-2-丙氧基苯胺 | - | 5-Nitro-2-propoxyaniline | |
糖精 | Saccharin | ||
三氯蔗糖 | 蔗糖素、三氯半乳蔗糖 | Sucralose | |
異麥芽酮糖醇 | 益壽糖 | Isomalt, Isomaltitol |
以及糖精鈉鹽(Saccharin Sodium)、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 potassium)等。
人造甜味劑的健康問題
統計數據顯示,經常食用人造甜味劑的群體,明顯的有較高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疾病風險。[來源請求]
不過有些統計則認為,是肥胖人士及患病者才經常食用人造甜味劑(人變胖、變不健康才增加代糖使用量),只要考慮這些人本身面臨的風險,可以發現,對高風險族群來說,人造甜味劑還是比精緻糖更好的選擇。[來源請求]
但也有一些理論認為當人體感覺到甜味時,就會期待有相應的能量吸收,若是沒有,反而會擾亂人體,造成脂肪囤積、食量增加、增加糖尿病風險等有害副作用。[來源請求]
參考來源
出自A+醫學百科 「甜味劑」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7%94%9C%E5%91%B3%E5%89%82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甜味劑」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