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正常腎位置是腎門相當於第一、第二腰椎橫突,右側略低於左側。立位時,腎可下降2~5cm ,約相當於一個椎體,超過此範圍者,稱為腎下垂。少數患者,腎被腹膜包裹而腎蒂鬆弛,能在腹部範圍移動,有的甚至降到下腹部或骨盆內,或跨過中線到對側腹部,此類腎下垂稱遊走腎,一般多見於右側。

目錄

遊走腎的原因

正常腎位置是腎門相當於第一、第二腰椎橫突,右側略低於左側。立位時,腎可下降2~5cm ,約相當於一個椎體,超過此範圍者,稱為腎下垂。少數患者,腎被腹膜包裹而腎蒂鬆弛,能在腹部範圍移動,有的甚至降到下腹部或骨盆內,或跨過中線到對側腹部,此類腎下垂稱遊走腎,一般多見於右側。

遊走腎的診斷

一、症状 腎下垂多發生在20-40歲瘦高體型的女性,右側多於左側。腎下垂的症状主要有三大類,症状的產生與腎下垂的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時雖然下垂程度不重,但可以引起較明顯的症状:

(一)泌尿系統症状腰部酸痛佔92%,呈鈍痛或牽扯痛,久坐、久站或行走時加重,平臥位消失。腎蒂血管輸尿管扭轉時,可發生Dietl危象,表現為腎絞痛噁心嘔吐脈搏增快等。50%以上病人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大多為尿頻尿急膀胱刺激症狀。1/3的病例還伴有低熱反覆發熱的病史。偶有下肢浮腫等表現。

(二)消化系統症状 由於腎臟活動時對腹腔神經叢的牽拉常會導致消化不良、多為腹脹、噁心、嘔吐、胃納減退等。

(三)神經官能方面的症状 部分病人常較緊張,伴有失眠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等,其發生率約佔1/5左右。

二、體征可捫及下垂的腎臟,且位置隨體位而改變。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一、X線檢查靜脈腎盂造影必須在最後加攝立位片以了解其活動程度。但由於在攝立位片時必須在站立即刻,否則造影劑排盡後就不能顯示腎臟,因此有時腎臟尚未下垂到平時的位置。根據在造影中活動程度,分成三類:輕度:腎活動度在一個椎體之內;中度:腎活動度在兩個椎體之內;重度:腎活動度在兩個椎體以上或伴有腎盂積水,輸尿管扭曲。另外有一部份病例雖然在靜脈腎盂造影中未能見到下垂,但從症状、體檢與超聲檢查中仍可作出腎下垂的診斷。

二、超聲檢查在頭低足高位半小時後用超聲檢查定好的腎臟位置與活動後腎臟的位置之間可得出腎臟的活動度。

三、低頭臥位試驗囑患者頭低足高臥位3天(可在床腳抬高一塊磚頭長徑的高度),在睡前、中和後分別測定尿常規或每小時尿血細胞排出率,並觀察症状有無緩解。如睡後尿中血細胞明顯減少甚至消失、症状緩解者,則支持腎下垂之診斷,如未緩解則可除外腎下垂之因素。

四、注水試驗為明確患者的腰痛是否來自腎臟,可經膀胱鏡輸尿管插管後向腎盂內注水直到腰部感到脹痛。如疼痛性質與部位均與平時發作時相似者為陽性,支持腎下垂的診斷;如不相似者為陰性,不是腎下垂引起的症状。

遊走腎的鑒別診斷

遊走腎的鑒別診斷:

一、先天性異位腎:多位於腹或盆腔內,位置固定,平臥後腎不能複位。

二、腎上極或腎外腫瘤壓迫推移使腎位置降低。以上情況可以用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CT檢查明確診斷。

一、症状 腎下垂多發生在20-40歲瘦高體型的女性,右側多於左側。腎下垂的症状主要有三大類,症状的產生與腎下垂的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時雖然下垂程度不重,但可以引起較明顯的症状:

(一)泌尿系統症状腰部酸痛佔92%,呈鈍痛或牽扯痛,久坐、久站或行走時加重,平臥位消失。腎蒂血管輸尿管扭轉時,可發生Dietl危象,表現為腎絞痛噁心嘔吐脈搏增快等。50%以上病人有慢性尿路感染的症状,大多為尿頻尿急膀胱刺激症狀。1/3的病例還伴有低熱反覆發熱的病史。偶有下肢浮腫等表現。

(二)消化系統症状 由於腎臟活動時對腹腔神經叢的牽拉常會導致消化不良、多為腹脹、噁心、嘔吐、胃納減退等。

(三)神經官能方面的症状 部分病人常較緊張,伴有失眠頭暈乏力、記憶力減退等,其發生率約佔1/5左右。

二、體征可捫及下垂的腎臟,且位置隨體位而改變。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一、X線檢查靜脈腎盂造影必須在最後加攝立位片以了解其活動程度。但由於在攝立位片時必須在站立即刻,否則造影劑排盡後就不能顯示腎臟,因此有時腎臟尚未下垂到平時的位置。根據在造影中活動程度,分成三類:輕度:腎活動度在一個椎體之內;中度:腎活動度在兩個椎體之內;重度:腎活動度在兩個椎體以上或伴有腎盂積水,輸尿管扭曲。另外有一部份病例雖然在靜脈腎盂造影中未能見到下垂,但從症状、體檢與超聲檢查中仍可作出腎下垂的診斷。

二、超聲檢查在頭低足高位半小時後用超聲檢查定好的腎臟位置與活動後腎臟的位置之間可得出腎臟的活動度。

三、低頭臥位試驗囑患者頭低足高臥位3天(可在床腳抬高一塊磚頭長徑的高度),在睡前、中和後分別測定尿常規或每小時尿血細胞排出率,並觀察症状有無緩解。如睡後尿中血細胞明顯減少甚至消失、症状緩解者,則支持腎下垂之診斷,如未緩解則可除外腎下垂之因素。

四、注水試驗為明確患者的腰痛是否來自腎臟,可經膀胱鏡輸尿管插管後向腎盂內注水直到腰部感到脹痛。如疼痛性質與部位均與平時發作時相似者為陽性,支持腎下垂的診斷;如不相似者為陰性,不是腎下垂引起的症状。

遊走腎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無症状者不需要治療。有腰痛血尿者,應加強鍛煉腹腰肌,提高腹壓以抗阻腎臟的下垂……鍛煉腹肌的方法可作仰臥起坐,直腿高舉等訓練。另外也可以使用腎托、圍腰兜帶。可配合內服中成藥補中益氣丸六味地黃丸等藥,另外可使用一些提高蛋白合成的藥物如苯丙酸諾龍等。

二、手術治療

1、腎周圍注射硬化劑療法

適用於症状較重、伴有併發症或不願手術者。在肋角處用腰穿針刺入腎周圍脂肪囊,注射溫熱明膠奎寧溶液(每100ml含奎寧2.4g、烏拉坦2.5g、明膠20g)70-100ml,注射後取頭低腳高臥位7天,造成腎周粘連,以使腎臟固定。術後可能出現腰痛、發熱腹脹等反應。

2、手術固定:

除作小切口將奎寧明膠製劑塞入腎周造成腎周粘連外,可手術將腎臟完全與腎周脂肪分離,然後用各種方法將其固定在應有的解剖位置上。

參看

關於「遊走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