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刺果藤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毛刺果藤 | 中藥圖典 |
毛刺果藤 Máo Cì Guǒ Ténɡ |
|
---|---|
別名 | 野枇杷藤、粗毛刺果藤 |
功效作用 | 祛風濕。主風濕痹痛 |
英文名 | root of Pilous Buttneria |
始載於 | 《廣東植物志》 |
毒性 | |
歸經 | 肝經 |
藥性 | 溫 |
藥味 | 苦 |
Bytther pilosa Roxb.
【藥 名】:毛刺果藤
【來 源】:為梧桐科植物毛刺果藤的莖、葉。
【動植物形態】:粗毛刺果藤 木質纏繞藤本。小枝幹時深褐色,初被星狀毛,後幾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2-15cm,被毛;托葉條形,長約14mm,早落;葉片圓形或心形,長14-24cm,寬13-21cm,先端鈍或短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細鋸齒,且常有3-5淺裂,兩面均被淡黃褐色星狀柔毛及硬毛,下面尤多,基生脈7條。聚傘花序排成傘房狀,腋生,具少數花;花梗柔弱,長約2.5mm;萼片5,長3,外面有毛,內面無毛;花瓣5片,凹陷,4裂,裂片鈍;具藥的雄蕊5,與花瓣對生,退化雄蕊5,下面連合,長約1.5cm;子房圓球形,有乳頭狀突起。蒴果圓球形,黃色而略帶紅色,密被有分枝的錐尖狀軟刺,直徑約2cm,刺長4-6mm。種子卵形,長5mm,黃色並具褐色斑點。
【功 效】:祛風除濕。
【主 治】:用於風寒濕痹,關節疼痛,痛處固定不移,腰膝冷痛、手足麻木不仁症。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12克。
【別 名】:野枇杷藤(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南部(景洪、勐臘、河口、保山、臨滄)。
【考 證】:始載於《廣東植物志》。
|
出自A+醫學百科 「毛刺果藤」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6%AF%9B%E5%88%BA%E6%9E%9C%E8%97%A4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毛刺果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