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學/循環系統疾病研究的進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心臟病學》 >> 循環系統總論 >> 循環系統疾病研究的進展
心臟病學

心臟病學目錄

近幾年來,在有關循環系統疾病機理、診斷技術和防治措施等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心血管疾病基礎研究已進入分子細胞基因水平。利用基因探針等探索病因、發病機理和診斷疾病已較普遍,如應用於高血壓高血脂症的病因探查。隨著生化分離技術、微量分析方法與分子生物學的進展,發現心臟血管內皮細胞血細胞具有重要的分泌功能,它們分泌大量的體液因素和血管活性物質如:心鈉素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前列環素I2、內源性洋地黃心肌生長因子及各種肽(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緩激肽、抗心律失常肽等),調節心血管呼吸血凝、水鹽等許多生理功能。並發現組織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A)系統在心血管系統長期調節中居重要的地位。對LDL在致動脈粥樣硬化過程有較深入的研究,動脈粥樣斑塊和血栓是由血管壁與血液成分以十分複雜的形式相互作用而成。

新的診斷儀器的使用將提高循環系統疾病的診斷水平。磁共振成象在心血管疾病診斷的應用,證實對以下六大類的疾病診斷具有優良的效用。如:①缺血性心臟病,尤其陳舊性心肌梗塞、室壁瘤;②各型原發性心肌病,尤其肥厚型;③心包疾病;④心臟腫瘤;⑤先心病;⑥胸腹主動脈疾患及畸形。近年來心肌顯象在心血管病中的應用取得很大的進展,單光子電子計算機斷層(SPECT)、正電子發射型計算機斷層(PET)的應用,為冠心病的診斷,病變範圍程度的估價,療效估價以及預後預測提供了可靠的無創性方法。心肌顯象還可應用於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糖心病、高血壓心臟病的診斷、鑒別診斷。超聲技術在最近的發展有:血管內超聲波導管可以直接觀察血管內病變,都卜勒的流量探針可估計血流量

治療方面的進展,溶栓治療,用於急性心肌梗塞後,正進一步研究新的溶栓藥物觀察並比較療效,藥物對急性心肌梗塞病死率的影響,如何減少再灌注損傷介入治療冠狀動脈狹窄自1977年首先應用經皮球囊擴張冠狀血管成形術(PTCA)成功以來,為了解決長狹窄和輕度鈣化病變,近年又有:雷射血管成形術、鑽頭導管、切割導管的問世。為了解決PTCA後的再狹窄,有試用支架擴展狹窄血管。球囊擴張術目前除應用於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外,還應用於解除肺動脈瓣主動脈瓣二尖瓣的狹窄,使一部分病人免於手術。

心律失常的診斷和治療也有較大的進展,平均信號心電圖更有效地檢出猝死高危的病人,電生理藥物試驗對選用有療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提供有用的方法,電消蝕術、射頻消融術等的非藥物治療心律失常,已應用於臨床。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儀器如埋藏起搏器、自動除顫器等電子儀器的研製,在臨床處於試用改進階段。

32 循環系統疾病的診斷 | 心力衰竭 32
關於「心臟病學/循環系統疾病研究的進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