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滌生(Chan Ti Sheng (1916~ )),中國整復外科、顯微外科和淋巴醫學專家。中國整復外科事業的創始人之一。1916年 6月12日生於江蘇無錫。1941年7月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士學位。1946年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進修整形外科學。1948年任國防醫學院副教授。1952年任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1955年任上海第二醫學院教授,1978年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現任中國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顧問,上海市整復外科研究所所長和美國整形外科學報(中國專號)特邀主編,歐洲整形外科雜誌編委,國際淋巴學會會員等職。曾任第十屆國際顯微外科大會主席。
他最突出的貢獻,就是打破整形外科傳統的醫療觀點,指出必須把組織器官缺損畸形在形態上的修整和在生理功能上進行最大限度的恢復兩者結合起來。在他的倡導下,整復外科擴大了治療範圍:各種先天或創傷所致的四肢畸形、顱頜面畸形以及燒傷畸形,均能得到整復和改善。他是中國第一個應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科學實驗的人。1964年開始做吻合小血管游離皮瓣的動物實驗。70年代初期,逐步應用於整復外科臨床病人。1964年又在淋巴水腫領域中獲得成功,獨創烘綁療法,研製了治療淋巴水腫患者的電熱式烘箱和微波烘療器(經過2000餘例病人的治療分析,總有效率達到96%)。1976年成功矯治中國第一例眶距過寬症。1982年獨創應用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陰莖的醫學成果,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盛譽。迄今已完成60餘例,其中7例已有生育。主要著作有《唇裂與齶裂的整復術》(1957)、《整復外科學》(1979)、《顯微整復外科學》(1985)和《實用美容外科學》(1990)。
|
|
|
|
上古 |
|
|
|
春秋戰國 |
|
|
秦漢 |
|
|
三國兩晉
南北朝 |
|
|
隋唐五代 |
|
|
兩宋 |
|
|
遼夏金元 |
|
|
明 |
|
|
清前中期 |
|
|
清末
中華民國 |
|
|
近現代 |
|
|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