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外科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7p8.jpg

顯微外科是研究利用光學放大設備和顯微外科器材,進行精細手術的學科。其中陽重要的條件是利用光學放大設備手術。從廣義來說,顯微外科不是某個專科所獨有,而是手術學科各有專業都可採用的一門外科技術甚至可以從該專業分出專門的分支學科,如婦科顯微鏡外科、泌尿顯微鏡外科、神經顯微鏡外科等。有些學科如手術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已將手術放大鏡作為常規手術器械用於手術解剖、縫合操作上,無需另立手顯微外科、眼顯微外科和耳鼻喉顯微外科。但從狹義來說,顯微外科本身的發展,必須有它本身的理論研究,例如小血管吻合與大、中血管吻合有許多原則性區別。早期由於缺乏專門小血管吻合手術研究,只好借用中血管吻合的原則,故術後通暢率不高;以後發現小血管吻合的特殊規律後,術後通暢率大為提高。又如以往皮瓣僅限於腹股溝皮瓣、足背皮瓣肌間隙皮瓣,甚至可利用肌皮瓣的較大肌皮血管分支作為皮瓣的主要供血血管,如股前外側皮瓣;又利用肢體又血管供血的特點,發展逆行性皮瓣等。這些都有賴於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以發展新的方法。故顯微外科應該一方面要在外科各專業中,大力發展採用顯微外科技術的新手術方法,從這方面提高專業水平。另一方面有它本身的學科研究,從中發現其新理論和新規律,推動學科發展。至於光學放大設備,顯微手術器械的研究,也需要不斷提高,使手術做理更多快更好。兩方面並不矛盾。而是相輔發展的。

70年代以來,顯微外科技術發展特別快。世界各國紛紛成立學術團體,建立顯微外科研究中心、研究所及研究室,舉辦顯微外科技術訓練班,召開國際性和地方性學術會議,出版顯微外科雜誌。不少手術學科的各專業都先後採用顯微外科技術進行該專業範圍的精細手術,不斷提高手術效果。我國是進行斷肢再植手術最早的國家,也很早發展顯微外科。各大城市和部隊醫院相繼成立顯微外科專業、研究所及研究室,提高效果,推廣了顯微外科技術。甚至許多基層、廠礦醫院也紛紛開展顯微外科。吻合血管的第二趾移植前臂皮瓣等都是我國首創,無論在質量和數量上,我國一直居世界首位。其他如顯微神經外科和顯微淋巴管外科,也發展很快,還具有自己的特點。小管道顯微外科和小器官移植外科亦已發展起來。縱觀全國,顯微外科已象雨後春筍蓬勃發展,前途非常樂觀。1986年我國成立全國性顯微外科學組,1989年正式成立中華顯微外科學會,各省市亦相繼成立分會,經常召開全國性和地方性顯微外科學術活動。還出版中華顯微外科雜誌,推動學科發展。在高等醫學院樣教學方面,顯微外科也列為外科基礎課程的一部分,或列為選修學科,並有很多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從事顯微外科臨床及基礎研究工作。這將更有利於我國的顯微外科在各專業領域的廣泛使用和提高。

也許外科領域最令人驚異的技藝是:成功地再植因事故被機器切斷,或在交通事故中斷離的手指、手、手臂或腳。要重接斷離的肢體並使其重新擁有功能,就需要把血管、神經以及皮膚骨骼縫合在一起。

早在1912年就已經有了斷肢再植的方法,當時,亞歷克西斯.卡雷爾發明了縫合大血管的方法。20世紀60年代,更好的顯微鏡、細針和細絲線的問世使小血管的縫合有了可能。

但最後的一步,即重建被破壞的神經,只是在1967年才成為可能。1968年,卡馬楚和塔馬伊利用當時所有的新技術,對斷離的大拇指進行了再植。

斷肢再植所遇到的問題之一是毛細血管並不在術後立即張開,血液被泵入再植的肢體,但並不能迴流出來。這個問題可通過用水蛭吸出多餘的積血來加以解決。

水蛭曾經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它們吸附在肌膚上,能吸出25克的血液。因為水蛭在吸血時注入了一種能阻止血液凝固的物質,當它們被拿掉後,血液會繼續流出。

參看

關於「顯微外科」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