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免疫學/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醫學免疫學》 >> 免疫細胞(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醫學免疫學

醫學免疫學目錄

目錄

一、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來源與分化發育

MPS細胞起源於骨髓,其分化與更新受細胞因子複雜網路的調控。在某些細胞因子,如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ulti-CSF)、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SF,GM-CSF)等的刺激下,骨髓中的髓樣幹細胞經原單核細胞(monoblast)、前單核細胞(pre-monocyte)分化發育為單核細胞並進入血流。外周血單核細胞占白細胞總數1%~3%,它在血流中僅存留幾小時至數十小時,然後粘附毛細血管內皮,穿過內皮細胞接合處,移行至全身各組織並發育成熟為巨噬細胞。組織損傷和炎症可加速單核細胞向組織移行。巨噬細胞在組織中壽命可達數月至數年。在不同組織中存留的巨噬細胞由於局部微環境的差異,其形態及生物學特徵均有所不同,名稱也各異(表9-1)。一般認為除少數單核細胞或低分化的巨噬細胞外,成熟的巨噬細胞很少有或沒有增殖能力,並不斷被骨髓前體細胞分化的細胞所補充。另外,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分化發育還可受各種細胞因子如IL-2、IL-4以及干擾素等影響。

表9-1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發生和分布

骨髓 血液 組織
多能幹細胞

髓樣幹細胞

單核幹細胞

前單核細胞

單核細胞
→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結締組織:組織細胞
肺:肺泡巨噬細胞
肝:枯否(Kupffer)細胞
脾與淋巴結:遊走與固定巨噬細胞
漿膜腔:胸、腹腔巨噬細胞
神經組織小膠質細胞
骨:破骨細胞
關節滑膜A型細胞

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解剖學特徵

(一)形態結構

單核細胞一般為圓形,直徑約10~20μm;巨噬細胞大小不等,直徑約10~30μm或更大,常有偽足,呈多形性。單核/巨噬細胞有圓形或橢圓形的核,胞漿中富含溶酶體及其他各種細胞器

(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表面分子

1.表面受體 MPS細胞表面有多達80種以上受體分子,它們與相應的配體結合,分別表現感應與效應功能。包括捕獲病原異物,加強調理、趨化、免疫粘連、吞噬、介導細胞毒作用等。例如,免疫球蛋白Fc受體(FcγRⅠ即CD64、FcγRⅡ即CD32、FcγRⅢ即CD16)補體受體(CD1即CD35、CD3即CD11b/18或Mac-1)可以分別與IgG的Fc段及補體C3b片段結合,從而促進單核/巨噬細胞的活化和調理吞噬功能。此外,單核/巨噬細胞還表達各種細胞因子、激素神經肽多糖糖蛋白脂蛋白脂多糖的受體,從而可感應多種調控其功能的刺激信號。

2.表面抗原 MPS細胞表面具有多種抗原分子,它們對MPS細胞的鑒定與功能有重要意義。例如,MPS細胞表達MHC抗原,尤其MHC-Ⅱ類抗原是巨噬細胞發揮抗原呈遞作用的關鍵性效應分子;單核/巨噬細胞還表達多種粘附分子(abhesionmolecule),如選擇素L(L-selectin)、細胞間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ICAM)和血管細胞粘附分子(vascy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VCAM)等,它們介導MPS細胞與其他細胞或外基質間的粘附作用,從而參與炎症與免疫應答過程。近年來應用單株抗體鑒定出許多單核吞噬細胞的表面分化抗原,如OKM-1、Mac-120、MO1~4等,但這些抗原也可能表達在其他起源於髓樣幹細胞的細胞(如中性粒細胞)表面。另外,成熟的單核細胞可表達高密度的CD14,這是一種相對特異的單核細胞表面標誌。

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生理特點

(一)一般性質

MPS細胞又稱大吞噬細胞,它具有吞噬細胞的一般特徵,如何通過吞飲攝入液體異物,也可通過吞噬攝取顆粒性異物,還可識別某些化學刺激物的濃度,表現出定向運動的能力,即具有趨化性。MPS細胞在吞噬異物後,細胞內會發生一系列代謝改變,如糖代射增強,能量產生增加,活性氧生成增多等。MPS細胞胞漿中還含有非特異性酯酶、鹼性磷酸二酯和過氧化物酶等。在細胞分化和激活過程中,這些酶的量及細胞內的定位可發生改變。此外,由於MPS細胞表達豐富的粘附分子,對玻璃與塑料製品具有強的粘附性,故又被稱為粘附細胞(adherentcell),藉助這個特性可將MPS細胞與淋巴細胞分離。

(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激活

MPS細胞在環境因素刺激下,可發生形態、膜分子表達以及細胞代謝與功能的短暫、可逆性變化,這一過程稱為MPS細胞的激活,也是它有別於其他吞噬細胞(如中性粒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徵。與分化過程不同,活化是在病理條件下表現出的可逆性功能狀態。單核吞噬細胞的激活是一個複雜的多步驟過程,在不同的活化階段,涉及不同刺激因子的作用,細胞形態及功能也發生相應的改變。以巨噬細胞(Mф)為例,體內的Mф一般處於靜止狀態,病原體等異物通過直接接觸激發Mф內的生理生化反應環核苷酸第二信使cAmp/cGMP水平升高,使靜止態Mф轉變為應答性Mф。後者在IFN-γ等刺激因子啟動下轉變為致敏的Mф,然後在脂多糖或某些細胞因子作用下轉變為活化的Mф。在上述變化過程中,Mф表現出形態改變(漿膜呈不規則波浪形,細胞器增加,膜分子表達改變),代謝增強(胞內蛋白質合成ATP生成增加,磷酸戊糖代謝增強)以及功能增強(吞噬率及吞噬速度增高,殺菌及殺瘤能力增強,分泌活性及抗原呈遞能力增強)等(表9-2)。

表9-2 巨噬細胞的激活

靜止Mф→ 病原體
應答性Mф→
IFN-γ
致敏的Mф→
LPS等
活化Mф
吞噬功能 + ++ +++ ++++
趨化 + ++ +++ ++++
殺瘤活性 +
抗原呈遞 + +
TNF分泌 +
活性氧產生 + ++ ++
MHC-Ⅱ分子 + +
轉鐵蛋白受體 +

IFN-γ:γ干擾素

LPS:脂多糖

TFN:腫瘤壞死因子

一般認為,只有激活的單核吞噬細胞才是具有活躍生物學作用的效應細胞。在病理情況下,MPS細胞的異常激活也參與某些疾病的發生與發展。

(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分泌活性

MPS細胞是一類重要的分泌細胞。在許多組織和器官中,MPS細胞是分泌性蛋白的主要來源,其分泌物種類之多在體內僅肝細胞才能與之相比。一般情況下,活化的MPS細胞才有活躍的分泌能力。現已發現MPS細胞可分泌多達100種以上的酶類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的分子量不一,從分子量僅32的超氧陰離子至分子量達440000的纖維粘連蛋白;功能也各異,參與從促進細胞生長到導致細胞死亡的全部活動。此外,由於MPS細胞的體內分布廣泛、可以移動,以及其分泌產物作用的多樣性,這種分泌活性具有重要的生理與病理意義。表9-3列出了MPS細胞所分泌的幾類主要產物,MPS細胞的許多功能都有賴於這些分泌產物的參與。

表9-3 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分泌產物

種類 實例
補體 C1~C9,B、D、I、H因子,C1抑制物
凝血因子 V、VⅡ、ⅠX、X因子,凝血酶原
酶類 各種中性蛋白酶,酸性水解酶溶菌酶
生物活性酯類 花生四烯酸衍生物前列腺素、白三烯等)
激素樣物質 VitD3,促腎上腺皮質激素,β內啡肽
細胞因子 IL-1、IL-3、IL-6,TFN-a,IFN-a,-β、FGF
反應性中間產物 活性氧(1O2、H2O2、OH-,O2-),亞硝酸鹽
其他 多種生長因子及刺激因子,嘌呤及嘧喧產物,各種結合蛋白連接蛋白酶抑制物

FGF:纖維細胞生長因子

四、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細胞的功能

MPS細胞具有重要的生物作用,不僅參與非特異性免疫防禦,而且是特異性免疫應答中一類關鍵的細胞,廣泛參與免疫應答、免疫效應與免疫調節

(一)免疫防禦功能

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後,在激發免疫應答以前即可被MPS細胞吞噬並清除,這是機體非特異免疫防禦機制的重要環節。由於其吞噬能力較強,故有人將MPS細胞稱為機體的清道夫。在致病微生物激發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後,覆蓋於病原體表面的IgG及補體激活片段C3b可與MPS細胞表面的FcR及CR1結合,發揮調理作用,使病原體更易被吞噬。被吞入的細菌可被細胞內的某些酶類或活性氧所殺滅;另一方面,在對異物顆粒的吞噬、殺滅過程中,可能出現酶體外漏現象,從而造成對鄰近正常組織的損傷。

(二)免疫處自穩功能

機體生長、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衰老與死亡的細胞以及某些衰變的物質,它們均可被單核吞噬細胞吞噬、消化和清除,從而維持內環境穩定

(三)免疫監視功能

MPS細胞構成機體腫瘤免疫的重要一環。一般認為只有激活的巨噬細胞才能有效地發揮殺瘤效應,其機制可能是:①吞噬腫瘤細胞;②藉助抗瘤抗體的ADCC作用殺傷瘤細胞;③產生TNf 及IL-1等細胞因子,直接或間地發揮殺瘤作用;④產生某些酶及活性氧分子直接殺傷或抑制腫瘤細胞生長。

(四)抗原呈遞功能

MPS細胞是最重要的一類抗原呈遞細胞。外來抗原經單核吞噬細胞處理後呈遞給T細胞,這是誘發免疫應答的先決條件。此外,在抗原呈遞過程中MPS細胞產生的IL-1也是TH活化不可缺少的刺激信號。

(五)免疫調節功能

MPS細胞在免疫調節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由於激活程度及分泌產物的不同,MPS細胞的免疫調節作用有雙相性;另一方面,體內各種因素也可通過影響單核吞噬細胞的膜分子表達等途徑調節MPS細胞功能狀態。

1.正相調節作用 MPS細胞可通過下列途徑啟動和增強免疫應答,包括:①抗原呈遞作用,誘導免疫應答啟動;②分泌具有免疫增強作用的各類生物活性物質,如IL-1、TNF-a、補體成分、各類生長因子等。

2.負相調節作用巨噬細胞過度激活可成為抑制性巨噬細胞,後者可分泌多種可溶性抑制物如前列腺素、活性氧分子等,抑制淋巴細胞增殖反應或直接損傷淋巴細胞。

3.體內各種因素通過調控MPS細胞功能狀態而發揮免疫調節作用多種神經肽及激素樣物質如P物質、皮質激素、性激素等均可通過相應受體而調控巨噬細胞的功能狀態;另外,某些神經肽與細胞因子(如IL-1、TNF-a、IFN-γ)可誘導巨噬細胞MHC-Ⅱ類抗原的表達,從而調控其抗原呈遞功能。

(六)其他功能

MPS細胞還廣泛參與炎症、止血組織修復、再生等過程。

參看

32 免疫細胞(三):單核吞噬細胞系統 | 其他抗原呈遞細胞 32
關於「醫學免疫學/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