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飲食/赤豆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飲食營養學》 >> 利尿通便類 >> 利尿類食物 >> 赤豆
中醫飲食營養學

中醫飲食營養學目錄

【基原】為豆科植物赤豆或赤小豆種子。

異名】赤小豆、紅豆。

性味歸經】甘、酸,平。入心、小腸經。

【功效】利水除濕消腫解毒

【應用】

1.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3kg,煮去汁,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後方》)

2.脾陽不振,水腫消長反覆,以腰下為甚:赤小豆30~50g,粳米100g,白糖適量。(《遵生八箋》)

3.癮疹瘙癢:赤小豆、荊芥穗等份為末,雞蛋清調食。(《本草綱目》)

【按語】

時常用於煮赤豆湯、赤豆粥或研成細沙作豆沙餡,加工成各種食品。民間赤豆湯用來補血,與紅棗、桂圓同煮。赤豆葉、花、芽均可為藥。葉能澀小便,治療小便頻數之症。赤豆花主治痢疾、傷酒頭痛、疔瘡、丹毒等證。赤豆芽主治便血妊娠胎漏

【參考文獻】

1.《內經》:「主下水,排癰腫膿血。」

2.《藥性論》:「能令人美食;末與雞蛋白調塗熱毒癰腫;通氣健胃。」

3.《本草綱目》:「辟瘟疫,治產難,下胞衣通乳汁,和鯉魚、黃雌雞煮食,並能利水消腫」、「此藥治一切癰疽瘡疥及赤腫,不拘善惡,用水調之,無不愈者。」

32 玉蜀黍 | 冬瓜 32
關於「中醫飲食/赤豆」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