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服務指南/中醫預防與養生保健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指南》 >> 中醫預防與養生保健
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指南

社區中醫藥服務工作指南目錄

針對社區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及疾病的流行趨勢,制定並實施社區中醫干預方案以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普及中醫疾病預防知識,運用中醫藥養生保健理論方法指導社區居民開展養生保健,增強社區居民健康意識,達到未病先防、即病防變、病後調護、瘥後防復,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

一、基本原則

(一)定期體檢,見微知著;

(二)重視先兆,截斷逆轉;

(三)安其未病,防其所傳;

(四)掌握規律,先時而治;

(五)三因制宜,各司法度。

二、服務對象

(一)全體社區居民,包括常住居民和流動人口;

(二)重點人群:以社區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殘疾人和對養生保健有特殊需求的人群為重點。

三、內容與方法

(一)中醫藥預防與養生保健主要服務方式:

1.針灸養生、推拿按摩經絡養生;

2.四時養生;

3.食療與藥膳;

4.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5.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氣功導引等。

(二)主要內容

1.針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地理環境、風俗習慣,結合人群體質狀況、生活方式、多發疾病譜等,制定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中醫預防與養生保健方案,為不同人群提供相應的中醫養生保健服務;

2.針對季節性易感疾病和傳染性疾病易感人群,開展中醫藥健康教育,並採取中醫藥干預措施,如在流感易發期,發放艾葉燃熏,板藍根等中藥煎水服用;在過敏性疾病易發期,採用中藥熏鼻噴喉等方法延緩發作;在節假日前後進行脾胃調理等;

3.針對孕產婦,運用中醫藥知識開展孕期、產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務,如飲食起居指導、常見病食療、康復訓練指導、產後心理輔導等;

(1)孕期保健。普及孕期中醫保健知識及分期保健要點,包括情志調攝、飲食起居、健康檢查、用藥指導等保健服務;

(2)產後飲食起居指導。產後宜易消化富營養的飲食,忌辛辣或肥甘厚味,免傷脾胃;適當飲用補血祛瘀、下乳的藥膳;多吃流質食物,促進乳汁分泌。產婦忌食刺激性食品,勿濫用補品;

(3)產後常見病食療。脾胃虛弱者可服山藥扁豆粳米粥;腎虛腰疼者食用豬腰子菜末粥;產後惡露不淨者可服當歸生薑羊肉湯益母草紅糖水、醪糟;

(4)產後康復訓練指導。通過中醫手法刺激穴位和專人指導運動訓練,防治產後病;

(5)產後心理輔導。預防產後抑鬱症,主要表現是產婦在產褥早期出現的以哭泣、憂鬱、煩悶為主的情緒障礙,此時應進行心理疏導,並加服補血養肝疏肝理氣中藥;

(6)哺乳期飲食指導:若乳汁不足,可多喝魚湯、雞湯、豬蹄湯等。斷乳可採用中藥的方法回乳,用炒麥芽加水煎服,每日劑,連服3天,乳房局部做濕熱敷。

4.通過健康教育,向中年人群、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社區居民宣傳相應的中醫藥預防保健、養生調攝知識以及中醫藥慢性病防治傳染病防治知識,包括飲食起居、健身運動、心理調適、疾病預防、調護等;

5.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中醫「治未病」服務,應用《中醫基本體質分類量表》、《中醫體質分類判定標準》開展中醫體質辨識,對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等九種體制類型的不同人群指導個體化調護方案,指導居民的起居調養、藥膳食療、情志調攝、動靜養生和經絡腧穴按摩保健等;

6.在社區開展中醫藥養生保健科普活動,傳授養生保健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廣普及扇舞運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等運動。

四、其它

(一)有條件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可開展中醫體檢,進行體質辨識服務;

(二)依託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信息系統,構建中醫藥特色的動態全程的社區居民健康狀態信息平台。

32 中醫藥人員配備及培訓 | 中醫醫療 32
關於「中醫服務指南/中醫預防與養生保健」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