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性房內阻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心房內傳導阻滯(intra-atrial block)簡稱房內阻滯,是指自竇房結發出的衝動在心房內傳導時間延長或中斷,分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傳導阻滯。不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是由於衝動在心房內的異位激動,在除極過程中侵入竇房結,使之激動不能下傳或延遲所致.

目錄

不完全性房內阻滯的原因

(1)固定性不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的病因:心房肌的纖維化、脂肪化、澱粉樣變等退行性變,左心房和(或)右心房的肥大和(或)擴張,心房肌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心房肌的急、慢性缺血或心房梗死等均可導致心房內傳導阻滯。不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大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例如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病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某些先天性心臟病(如房間隔缺損等),心肌病慢性心包炎高血鉀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洋地黃奎尼丁作用等均可導致不完全性心房內阻滯。不完全性心房內阻滯也不只是說明房間束或結間束傳導阻滯。實際上常是左心房肥大、左心房容量及左心房持久性或暫時性的壓力增高,或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力增高的徵象。

(2)間歇性不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的病因: 間歇性房內阻滯可見於各年齡組,為7~97 歲。國內報導的病例多有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縮窄性心包炎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等。老年人的房內傳導障礙可能與心臟傳導組織的退行性變有關。國外報導的間歇性房內阻滯者約36%有器質性心臟病。部分病例在觀察數月、數年後由間歇性變為固定性(持久性)房內傳導阻滯。間歇性房內阻滯的發生提示有心房病變。

不完全性房內阻滯的診斷

不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 雖無血流動力學上的意義,但卻有半數患者常有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病史,40%的患者可有房性期前收縮房性心動過速史。患者可有胸悶氣促、心跳不齊等症状

不完全性房內阻滯的鑒別診斷

房內傳導阻滯:房內傳導阻滯指衝動在心房內結間束或房間束傳導阻滯

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即心房分離。多見於器質性心臟病病情危重期。也常發生在危重患者臨死前數小時。此外洋地黃中毒尿毒症和藥物(如服用胺碘酮)影響也可見到。多表現為原發疾病臨床表現

瀰漫性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和竇-室傳導:都是由於高血鉀引起。只是後者為心房肌廣泛的電麻痹。心房肌失去興奮性和傳導性。而竇房結。結間束和房室傳導系統仍具有興奮性和傳導性。可將竇性激動下傳心室;而前者心房內的傳導束和心房肌全部喪失興奮性和傳導性。表現為竇性停搏。當竇性停搏時間長。可引起頭暈或暈厥。甚至發生阿-斯症候群。長時間的竇性停搏如不伴有逸搏者。可致猝死

竇房傳導阻滯:竇房結產生的衝動,部分或全部不能到達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一次或接連兩次以上停搏的,稱為竇房傳導阻滯(sino-auricularblock),是較少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急性竇房傳導阻滯的病因為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洋地黃奎尼丁藥物作用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慢性竇房傳導阻滯常見於冠心病、原發性心肌病、迷走神經張力過高或原因不明的病態竇房結症候群

不完全性心房內傳導阻滯 雖無血流動力學上的意義,但卻有半數患者常有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心房顫動或心房撲動病史,40%的患者可有房性期前收縮房性心動過速史。患者可有胸悶氣促、心跳不齊等症状

不完全性房內阻滯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1.積極防治原發病,及時控制,消除病因和誘因是預防發生本病的關鍵。

2.避免精神緊張,保持精神樂觀,情緒穩定,起居有常,勿過勞;戒煙酒減少本病的誘發因素。

參看

關於「不完全性房內阻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