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

(重定向自Ⅰ型糖尿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1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是糖尿病的一種, 也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病狀通常出現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可能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在這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系統對體內生產胰島素β細胞做出攻擊,最終導致體內無法生產胰島素。患者需要注射外源性的胰島素來控制體內的血糖

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


目錄

現狀

胰島素問世之前,1型糖尿病患者從發病後到死亡的時間常不足1年,胰島素問世後,患者生命得以大大延長。如在著名的Joslin 50年獎章研究(50-Year Medalist Study)中,招募到了351例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年齡67.5歲,平均病程達到了56.5年。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1型糖尿病的治療在取得偉大勝利的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從全球範圍來看,多數患者血糖控制不達標,且血糖控制越好,低血糖風險越大。特別在中國,由於缺乏規範的治療管理方案,臨床上常見到一些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各種急、慢性併發症高發,與已開發國家的控制情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對患者、家庭和社會都造成沉重負擔。如近期翁建平教授等在中國廣東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851例1型糖尿病患者中,僅27.5%的患者血糖控制達標,且各種急慢性併發症相當常見。

病因

與1型糖尿病有關的因素有: (1)自身免疫系統缺陷:因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胰島素。

(2)遺傳因素:目前研究提示遺傳缺陷是1型糖尿病的發病基礎,這種遺傳缺陷表現在人第六對染色體HLA抗原異常上。

(3)病毒感染可能是誘因:也許令你驚奇,許多科學家懷疑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這是因為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常常得過病毒感染,而且I型糖尿病的「流行」,往往出現在病毒流行之後。病毒,如那些引起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的病毒,以及能引起脊髓灰質炎柯薩奇病毒家族,都可以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

(4)其他因素:如牛奶、氧自由基、一些滅鼠藥等,這些因素是否可以引起糖尿病,科學家正在研究之中。

自然史

1型糖尿病(T1DM)的發生髮展經歷以下階段:①個體具有遺傳易感性,在其生命的早期階段並無任何異常;②某些觸發事件如病毒感染引起少量胰島β細胞破壞並啟動自身免疫過程;③出現免疫異常,可檢測出各種胰島細胞抗體;④胰島β細胞數目開始減少,仍能維持糖耐量正常;⑤胰島β細胞持續損傷達到一定程度時(通常只殘存10%β細胞),胰島素分泌不足,糖耐量降低或出現臨床糖尿病,需用胰島素治療;⑥最後胰島β細胞幾乎完全消失,需依賴胰島素維持生命。

臨床表現

1型糖尿病的臨床症状,可以參看糖尿病。其中對於1型糖尿病,又可分為2個類型:

(1)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1A型):診斷時臨床表現變化很大,可以是輕度非特異性症状、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或昏迷,取決於病情發展階段。多數青少年患者起病較急,症状較明顯;未及時診斷治療,當胰島素嚴重缺乏或病情進展較快時,可出現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某些成年患者,起病緩慢,早期臨床表現不明顯,經歷一段或長或短的糖尿病不需胰島素治療的階段,有稱為「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儘管起病急緩不一,一般很快進展到糖尿病需用胰島素控制血糖或維持生命。這類患者很少肥胖,但肥胖不排除本病可能性。血漿基礎胰島素水平低於正常,葡萄糖刺激後胰島素分泌曲線低平。胰島β細胞自身抗體檢查可以陽性。

(2)特發性1型糖尿病(1B型):通常急性起病,胰島β細胞功能明顯減退甚至衰竭,臨床上表現為糖尿病酮症甚至酸中毒,但病程中β細胞功能可以好轉以至於一段時期無需繼續胰島素治療。胰島β細胞自身抗體檢查陰性。在不同人種中臨床表現可有不同。病因未明,其臨床表型的差異反映出病因和發病機制的異質性。診斷時需排除單基因突變糖尿病和其他類型糖尿病

診斷

糖尿病的診斷,不管是哪種類型的糖尿病,其診斷標準都一樣,糖尿病症狀加任意時間血漿葡萄糖≥11.1mmol/L(200mg/d1),或FPG≥7.0mmol/L(126mg/d1),或OGTT 2h PG≥11.1mmol/L(200mg/d1)。需重複一次確認,診斷才能成立。具體可以參看糖尿病詞條。

診斷為糖尿病還不能了事,還要區分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還是其他型。

最重要的是鑒別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由於二者缺乏明確的生化或遺傳學標誌,主要根據疾病的臨床特點和發展過程,從發病年齡、起病急緩、症状輕重、體重、酮症酸中毒傾向、是否依賴胰島素維持生命等方面,結合胰島β細胞自身抗體和β細胞功能檢查結果而進行臨床綜合分析判斷。從上述各方面來說,二者的區別都是相對的,有些患者暫時不能明確歸為T1DM或T2DM,可隨訪而逐漸明確分型。

具體可參看糖尿病詞條。

治療

參看糖尿病治療

目前人類還無法治癒糖尿病(當然也包括1型糖尿病),但還是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使絕大多數1型糖尿病患者過上正常的生活,保證他們和其他人有同等的生活質量和壽命。糖尿病的綜合防治必須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變、心態調整為前提;以飲食、運動、藥物等綜合治療手段為原則;同時,必須調動患者本人和家屬的,方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1型糖尿病必須通過注射胰島素治療,這點與2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早期是降糖藥物治療為主。配合計算攝入食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熱量,用血糖儀監測血糖,同時堅持運動鍛煉身體,健康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全面。如果不採取任何治療,可能會引發高血糖導致的酮症酸中毒,長期可導致嚴重的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

1型糖尿病常見於兒童,但成人也可見,不能就此而區分糖尿病的類型。如果是兒童1型糖尿病,家長往往對胰島素治療諱莫如深,認為胰島素跟毒品一樣,會上癮,用了就不能撤掉了,就要終身用了,很害怕,這種觀點是沒必要的,也是錯誤的。首先,對1型糖尿病而言,胰島素治療是必須的;其次,胰島素不是毒品,它是正常人體內的一種物質,1型糖尿病患者欠缺這個胰島素,所以我們要認為補充,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只不過對兒童糖尿病這一特殊群體,需更謹慎胰島素治療中的一些問題,如需要選擇專用注射器、胰島素筆、胰島素泵、無針注射器等;家長應根據兒童的血糖水平、進食量、活動量等適時調整胰島素劑量;患兒大腦對低血糖較成年人敏感,因此更易發生低血糖,家長或醫生應反覆告知低血糖的一些症状如飢餓感、手抖、出汗等,患兒也應隨身攜帶含糖食品,嚴重請到醫院就診。

科普教育文章閱讀

參看

站外連結

關於「1型糖尿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給1型糖尿病條目的留言

--147.162.126.240 2016年5月5日 (四) 03:03 (CST)

留言: 最開頭的一型糖尿病的英文有誤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