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黃芪

(修訂版本間差異)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
{{头部模板-中药材}}
 +
{{简要信息-药品
 +
|药名=炙黄芪
 +
|图片=
 +
|药名拼音=Zhì Huánɡ Qí
 +
|别名=
 +
|英文名=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
 +
|始载于=
 +
|毒性=
 +
|药性={{显示-中药药性|温}}
 +
|药味={{显示-中药药味|甘}}
 +
|归经={{显示-中药归经|肺|脾}}
 +
|功效作用=[[益气]]补中。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
[[炙黄芪]]
[[炙黄芪]]
第24行: 第37行:
[[分类:中药]]
[[分类:中药]]
 +
{{中药材专题模板}}
 +
<seo title="炙黄芪,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炙黄芪_炙黄芪是什么_炙黄芪的用法用量_A+医学百科" metak="炙黄芪,炙黄芪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炙黄芪,炙黄芪作用,炙黄芪功效,炙黄芪图片" metad="A+医学百科炙黄芪条目介绍什么是炙黄芪,炙黄芪有什么功效和作用,炙黄芪的分布和形态,如何服用炙黄芪等。【拼音名】Zh&#236; Hu&#225;nɡ Q&#237;【英文名】RADIX AST..." />

在2012年5月24日 (四) 00:41的最新修訂版本

炙黃芪
Zhì Huánɡ Qí
別名  
功效作用 益氣補中。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英文名 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肺經脾經
藥性
藥味

炙黃芪

【 拼音】zhi huang qi

【英文名】 RADIX ASTRAGALI PREPARATA

【來源】本品為黃芪的炮製加工品。

【製法】取黃芪片,照蜜炙法(附錄Ⅱ D)炒至不粘手。

【性狀】本品為圓形或橢圓形的片,直徑0.8~3.5cm,厚0.1~0.4cm。外表皮淺棕黃或棕褐色,略有光澤,可見縱皺紋或縱溝。切麵皮部淺黃色,木質部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具蜜香氣,味甜,略帶黏性,嚼之微有豆腥味。

【含量測定】取本品粗粉約1.5g(同時另取本品粗粉105℃乾燥6小時後測定水分),精密稱定,照黃芪[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吸取供試品溶液6μl進行測定。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黃芪甲苷(C41H68O14)不得少於0.040%。

性味歸經】甘,溫。歸肺、脾經

【功能主治】益氣補中。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用法用量】 9~30g 。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潮,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關於「炙黃芪」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