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餘子
(修訂版本間差異)
(對話) |
|||
第1行: | 第1行: | ||
- | {{ | + | {{ 头部模板-中药材}} |
+ | {{简要信息-药品 | ||
+ | |药名=零余子 | ||
+ | | 图片=bkdyv.jpg | ||
+ | |药名拼音=Línɡ Yú Zǐ | ||
+ | |别名=署预子、薯蓣果 | ||
+ | |英文名=Bulbil of Common Yam | ||
+ |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 | ||
+ | |毒性=无毒 | ||
+ | |药性={{显示-中药药性|平}} | ||
+ | |药味={{显示-中药药味|甘}} | ||
+ | |归经={{显示-中药归经|肾}} | ||
+ | | 功效作用=补虚[[益肾]]强腰。主[[虚劳]]赢瘦;[[腰膝酸软]]}} | ||
[[异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 | [[异名]]】署预子(《本草拾遗》),[[薯蓣]]果(《江西草药》)。 | ||
第13行: | 第25行: | ||
【选方】治病后[[耳聋]]:薯蓣果一两,猪耳朵一只。炖汤,捏住[[鼻孔]]徐徐吞服. | 【选方】治病后[[耳聋]]:薯蓣果一两,猪耳朵一只。炖汤,捏住[[鼻孔]]徐徐吞服. | ||
+ | {{中药材专题模板}} | ||
+ | <seo title="零余子,零余子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零余子_零余子是什么_零余子的用法用量_A+医学百科" metak="零余子,零余子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零余子,零余子作用,零余子功效,零余子图片" metad="A+医学百科零余子条目介绍什么是零余子,零余子有什么功效和作用,零余子的分布和形态,如何服用零余子等。目录“零余子”在《中药大辞典》“零余子”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零余子【出处】《本草..." /> |
在2012年5月14日 (一) 11:40的最新修訂版本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零餘子 | 中藥圖典 |
零餘子 Línɡ Yú Zǐ |
|
---|---|
![]() |
|
別名 | 署預子、薯蕷果 |
功效作用 | 補虛益腎強腰。主虛勞贏瘦;腰膝酸軟 |
英文名 | Bulbil of Common Yam |
始載於 | 《本草綱目拾遺》 |
毒性 | 無毒 |
歸經 | 腎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葉腋間之珠芽。植物形態詳"山藥"條。
【性味】《本草拾遺》:"味甘,溫,無毒。"
【歸經】《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
【功用主治】《本草拾遺》:"主補虛,強腰腳。晒乾功用強於署預。"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選方】治病後耳聾:薯蕷果一兩,豬耳朵一隻。炖湯,捏住鼻孔徐徐吞服.
|
出自A+醫學百科 「零餘子」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9B%B6%E4%BD%99%E5%AD%90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零餘子」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