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

(重定向自Ascaris lumbricoides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蛔蟲是無脊椎動物,線形動物門,線蟲綱,蛔目,蛔科。是人體腸道內最大的寄生線蟲,成體略帶粉紅色或微黃色,體表有橫紋,雄蟲尾部常捲曲。 蛔蟲是世界性分布種類,是人體最常見的寄生蟲感染率可達70%以上,農村高於城市,兒童高於成人。蛔蟲可導致蛔蟲病,詳見蛔蟲病詞條。

目錄

基本概述

成蟲

呈長圓柱形,形似蚯蚓。活蟲呈粉紅色或微黃色,死後灰白色,體表可見細橫紋及兩條明顯的側線。口孔居蟲體頂端,周圍有三個呈品字形排列的唇瓣,唇瓣內側有細齒,側緣有感覺乳突。雌蟲長20~35cm,尾尖直,肛門位於末端,生殖器官呈雙管型,陰門居蟲體腹面中部之前。雄蟲長15~31cm,尾端向腹面捲曲,有一對鐮狀交合刺,生殖器官呈單管型,泄殖腔內有多對乳突。

蛔蟲的成蟲

蟲卵

從人體排出的蛔蟲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兩種。受精卵呈寬橢圓形,大小45~75×35~50μm,卵殼厚而透明,卵殼外有一層凹凸不平的蛋白質膜,系由蟲體子宮分泌並附著於蟲卵,被膽汁染成棕黃色。卵內含一個大而圓的卵細胞,在卵細胞和卵殼的兩端有新月狀空隙。未受精卵呈狹長的橢圓形,約88~94×39~44μm,卵殼和蛋白質膜均較薄,卵內含大小不等的屈光顆粒。若蛔蟲卵的蛋白質膜脫落,卵殼則無色透明,表面光滑,應注意與鉤蟲卵的鑒別。

蛔蟲蟲卵

 

生活史

成蟲寄生於小腸, 多見於空腸, 以半消化食物為食。 雌、雄成蟲交配後雌蟲產卵, 卵隨糞便排出體外,,污染環境,受精卵在蔭蔽、潮濕、氧氣充足和適

受精蛔蟲卵

宜溫度(21~30℃)下,,經2周, 其內的卵細胞發育成第一期幼蟲, 再經一周,在卵內第一次蛻皮後發育為感染期卵.。感染期卵被人吞入,在小腸內孵出幼蟲。 幼蟲能分泌透明質酸酶蛋白酶,侵入小腸粘膜和粘膜下層, 鑽入腸壁小靜脈淋巴管,,經靜脈入肝,,再經右心到肺, 穿破毛細血管進入肺泡, 在此進行第2次和第3次蛻皮,,然後,再沿支氣管、氣管移行至咽,,被宿主吞咽,,經食管、胃到小腸, 在小腸內進行第4次蛻皮後經數周發育為成蟲。 自感染期卵進入人體到雌蟲開始產卵約需2個月, 成蟲壽命約1年 每條雌蟲每日排卵約24萬個。 宿主體內的成蟲數目一般為一至數十條,,個別可達上千條。  

蛔蟲致病

幼蟲致病

幼蟲在人體內移行途中,可引起組織損傷,尤其對肺部損害最明顯,可出肺出血肺水腫、實變、支氣管擴張及粘液增加等。臨床表現可有發熱咳嗽胸痛哮喘血痰及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也可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等。多數病例可於發病後1~2周內自愈。重度感染時,幼蟲也可侵犯甲狀腺、脾、腦、腎等器官,引起異位損害。

成蟲致病

成蟲是其主要的致病期,可有以下幾種表現:

實驗室診斷

臨床主要依靠病原學檢查,從患者糞便中檢出蟲卵確診。每條雌蛔蟲每天可產卵24萬個,採用直接塗片法,查一張塗片的檢出率為80%左右,查三片可達95%。必要時可採用沉澱集卵法或飽和鹽水漂浮法,檢出率更高。檢獲蟲體可按形態特徵鑒別、診斷。

防治

中醫對蛔蟲的認識

蛔蟲病因學名詞。九蟲之一。《諸病源候論》又稱長蟲。蛔蟲寄生於人體中,稱蛔蟲病。多因脾胃虛弱,雜食生冷不潔瓜果蔬菜所致。症見腹痛,痛有休止;亦可痛處有腫塊聚起,上下往來活動,蟲動則痛作,蟲靜則痛止;蟲痛攻心,相似於膽道蛔蟲證。並可有面色(白光)白或黃白相間或有蟲斑消瘦嘔吐清水或蛔蟲等。治療以驅蟲為主,脾胃虛弱或挾積滯者,兼用健脾消導等法。方用烏梅丸化蟲丸、萬應丸等。

參考

參考文獻

關於「蛔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