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學/關節脫位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骨科學》 >> 關節損傷 >> 關節脫位
骨科學

骨科學目錄

關節脫位是由於直接或間接暴力作用於關節,或關節有病理性改變,使骨與骨之間相對關節面正常關係破壞,發生移位。外傷脫位多發生於青壯年。四肢大關節中以肩、肘脫位為最常見,髖關節次之,膝、腕關節脫位則少見。本節內容主要論述外傷性關節脫位。

(一)分類

1.按原因可分為外傷性脫位、病理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麻痹性脫位。

2.按脫位程度可分為全脫位及半脫位

3.按遠側骨端的移位方向,可分為前脫位、後脫位、側方脫位和中央脫位等。

4.按脫位時間和發生次數可分為急性、陳舊性(如脫位3周以上而未複位者)和習慣性脫位(一個關節多次脫位)等。

5.按脫位是否有傷口與外界相通可分為閉合性脫位與開放性脫位。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外傷性關節脫位只有當關節囊韌帶肌腱等軟組織撕裂或伴有骨折時方能發生脫位。具有一般損傷的症状和脫位的特殊性表現。

1.一般症状

(1)疼痛明顯,活動患肢時加重。

(2)腫脹,因出血水腫使關節明顯腫脹。

(3)功能障礙 關節脫位後結構失常,關節失去正常活動功能。

2.特殊表現

(1)畸形 關節脫位後肢體出現旋轉、內收或外展和外觀變長或縮短等畸形,與健側不對稱。關節的正常骨性標誌發生改變。

(2)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後,未撕裂的肌肉和韌帶可將脫位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抵抗和彈性的感覺。

(3)關節盂空虛 最初的關節盂空虛較易被觸知,但腫脹嚴重時則難以觸知。

3.X線檢查 關節正側位片可確定有無脫位、脫位的類型和有無合併骨折,防止漏診和誤診。

(三)合關症

早期全身可合併多發傷內臟傷休克合併傷,局部可合併骨折和神經血管損傷,應詳細檢查及時發現和處理。晚期可發生骨化肌炎,骨缺血壞死創傷關節炎等,應注意預防。

1.骨折 多發生在骨端關節面或關節邊緣部,少數可合併同側骨幹骨折。

2.神經損傷 較常見,多因壓迫或牽拉引起,如肩關節脫位可合併腋神經損傷肘關節脫位可引起尺神經損傷等。

3.血管傷 多因壓迫或牽拉引起,如肘關節脫位,可有肱動脈受壓。膝關節脫位時膕動脈可受牽拉和壓迫,其中少數可有斷裂。

4.骨化肌炎 多見於肘關節髖關節脫位後(詳見骨折總論)。

5.骨缺血性壞死 如髖關節脫位後可引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但多在受傷1~2月後才能從X線片上看出。

6.創傷性關節炎 如脫位合併關節內骨折、關節軟骨損傷、陳舊性脫位、骨缺血性壞死等,晚期都容易發生創傷性關節炎。

(四)治療原則

1.傷後在麻醉下儘早手法複位,適當固定,以利軟組織修復;及時活動,以恢復關節功能。早期複位容易成功,功能恢復好;複位晚則困難大,效果差。複位中切忌粗暴,要注意防止附加損傷,如骨折、血管和神經損傷等。複位必須達到解剖複位,複位後及時正確的固定是保證軟組織損傷修復和防止再脫位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三周後,早期活動,以利功能恢復。

2.開放複位的適應症

對手法複位失敗或陳舊性脫位,特別是合併大血管傷者,應行開放複位,如合併有神經傷,在手法複位後觀察1~3個月,大多數可自行恢復,如神經功能無恢復,即應手術探查神經。

3.開放性關節脫位的處理

應爭取在6~8小時內進行清創術,在徹底清創後,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小時,外有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並選用適當抗菌素以防感染

參考

32 踝關節扭傷 | 肩關節脫位 32
關於「骨科學/關節脫位」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