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免疫學
A+醫學百科 >> 細胞免疫學 |
細胞免疫學
cellular immunology
研究免疫細胞的發生、分化和介質功能以及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的學科。以I.I.梅契尼科夫為首的細胞免疫學派認為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和肝、脾組織中的巨噬細胞等在免疫防禦中起主要作用,因此,人們對淋巴細胞在免疫應答中的作用一直不清楚。1965年J.L.高恩斯證明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提出T細胞和B細胞的亞群概念,使細胞免疫學的研究集中於T細胞和B細胞。1972年E.R.烏納努埃又證明巨噬細胞在免疫應答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人們相繼發現殺傷細胞(K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等淋巴細胞在免疫應答中的作用。70年代研製成功的熒光激活細胞分離儀以及由淋巴細胞雜交瘤產生的單株抗體等,對分離免疫細胞和研究淋巴細胞的發生、分化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過去認為只有致敏T細胞在再次遇到抗原後能產生淋巴因子,近來發現B細胞同樣能產生淋巴因子,甚至單核細胞也能產生「單核細胞因子」,非免疫細胞也能在組織培養中產生「淋巴因子」。這些因子在免疫應答中的作用以及相互關係,也是細胞免疫學的研究內容。細胞免疫學研究有助於進一步了解腫瘤免疫、移植免疫、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等的機制。
筆者認為,免疫學在20世紀取得的最大成就,莫過於查清B細胞和T細胞免疫的隱秘。
自18世紀末19世紀初人類免疫實踐的創始者、英國醫生琴納發現牛痘疫苗以來,免疫接種實踐日漸豐富;自近代微生物學奠基人、法國學者巴斯德發現病原菌以後,傳染性免疫現象的研究獲得了長足進展。到20世紀初,從理論上解釋免疫機理的要求日感迫切,這時樸素的免疫學理論應時而生。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頒發給俄國人梅奇尼柯夫提出的第一個細胞免疫理論——細胞吞噬學說,以及德國人艾利希提出的第一個體液免疫理論「側鏈說」(即「受體說」),這是醫學家探索現代免疫理論的開端。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曾2次頒發給探索各種免疫反應奧秘的免疫生物學研究領域。
法國人里歇1907年將致敏動物的血液注入正常動物體內,發現其對過敏原呈現過敏狀態,從而發現了一種與免疫現象相反的現象——過敏反應,為該項研究奠定了基礎,榮獲了1913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比利時人博爾德特1895年發現動物血清中,存在一種能促進病原菌溶解的物質即補體。1900年,他又發現,在補體存在的條件下,紅細胞才會被溶血素溶解。將這兩個發現結合起來,他又創立了補體結合試驗。博爾德特因為發現補體而獲取了1919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
變態反應又稱超敏反應,是指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應答,以及由此導致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引起變態反應的抗原稱為變應原,可以是外源性抗原,或者是自身抗原。接觸變應原的人群約有20%發生變態反應,一般多有家族史,是一種常染色體的顯性遺傳。
變態反應有4個類型:I型即速髮型變態反應,通稱過敏反應,如支氣管哮喘、青黴素休克、血清過敏性休克、過敏性胃腸炎和蕁麻疹等;Ⅱ型即溶細胞反應,如藥物變態反應性白細胞減少症、自身免疫溶血性貧血、新生兒溶血及輸血反應;Ⅲ型即抗原體複合症,如感染性腎小球腎炎、血清病、全身性紅斑狼瘡和類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Ⅳ型即遲髮型變態反應,如傳染性變態反應、接觸性皮炎及同種異體移植排斥反應等。
免疫活性細胞是生物體內對抗原物質敏感並對之發生反應的淋巴細胞的統稱,可分為胸腺依賴細胞(T細胞)和骨髓依賴細胞(B細胞),分別負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免疫系統受抗原刺激後,B細胞轉化為漿細胞,由漿細胞產生能與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球蛋白,這類免疫球蛋白稱為抗體。
B細胞怎樣行使免疫功能?這是免疫學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20世紀50年代後,抗體的Y型結構和功能被闡明——英國人波特和美國人埃德爾曼,因這項研究獲1972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當時,醫學界探究「抗體是怎樣產生的」這一課題形成高潮。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3次頒發,圓滿地解決了這一免疫學的重大課題:克隆選擇學說的提出(1960年,澳大利亞人伯內特和英國人梅達沃);天然選擇學說及免疫系統「網」學說的建立(1984年,丹麥人傑尼)闡明了抗體產生的機理;1987年,諾貝爾獎獎勵日本人利根川進,因為他弄清了產生抗體多樣性的遺傳機制。
人體免疫系統由1萬億個淋巴細胞及1億倍於此數的抗體分子組成。抗原物質進入體內,先被吞噬細胞吞噬,經過消化和處理後,將抗原遞交給B細胞,再經過多次的繁殖和分化,最後形成抗體生成細胞——漿細胞。因為每一種B細胞只產生一種相應的抗體,而人體內至少有100萬種不同特徵的B細胞,因此人體內至少能產生100萬種不同的抗體。這就是所謂的抗體多樣性,是由抗體分子可變區中各具特色的胺基酸排列次序造成的。
關於「細胞免疫學」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