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倒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睡眠時間倒錯是指白天昏昏欲睡,而夜間興奮不眠,可見於神經衰弱癔病腦外傷神經衰弱症候群腦動脈硬化。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幫病人安排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督促病人按時起床,按時就寢;白天多安排一些病人內容感興趣的活動,如看電視、聽音樂等,以及讓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盡量減少白天睡眠時間,便於晚上睡眠;睡覺前盡量減少不良刺激,不喝茶或咖啡,用熱水泡腳,做一些按摩,讓病人安靜舒適地入睡。

睡眠時間倒錯是一種睡眠障礙。睡眠是指複發的惰性和不反應狀態,睡眠時意識水平降低或消失,大多數的生理活動和反應進入惰性狀態。通過睡眠,使疲勞神經細胞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精神和體力得到恢復。睡眠時垂體前葉生長激素分泌明顯增高,有利於促進機體生長,並使核蛋白合成增加,有利於記憶的儲存。

目錄

睡眠時間倒錯的原因

睡眠根據腦電圖、眼動圖變化分為二個時期,即非快眠動期(HREM)和快眼動期(REM),非快眠動期時,肌張力降低,無明顯的眼球運動,腦電圖顯示慢而同步,此期被喚醒則感倦睡。快眼動期時,肌張力明顯降低,出現快速水平眼球運動,腦電圖顯示與覺醒時類似的狀態,此期喚醒,意識清楚,無倦怠感,此期出現豐富多彩的夢。

研究發現腦幹尾端與睡眠有非常重要的關係,被認為是睡眠中樞之所在,此部位各種刺激性病變引起過度睡眠,而破壞性病變的引起睡眠減少。另外還發現睡眠時有中樞神經介質的參與,刺激5-羥色胺神經元或注射5-羥色胺酸,可產生非快眼動期睡眠,而給5-羥色胺拮抗藥,產生睡眠減少。使用去甲腎上腺素拮抗藥,則快眼動期睡眠減少,而給去甲腎上腺素激動藥,快眼動期睡眠增多。

睡眠時間倒錯的診斷

睡眠障礙是一種症状,其診斷應著重了解入睡時間、覺醒時間及次數、總睡眠時間、睡眠質量、伴有的其他系統症状,經分析後確定病因。一般來說,任何原因導致的有效睡眠時間減少、睡眠覺醒次數增多、睡眠質量下降、PSG(多導睡眠圖)示睡眠潛伏期>30min、覺醒時間每晚>30min、實際睡眠時間每晚<6h或睡眠期每次呼吸暫停>10s、每小時呼吸暫停30 次以上者均可診斷為睡眠障礙。老年人睡眠障礙應判斷是由於增齡引起的生理現象還是疾病或藥物所致。多次小睡潛伏時間試驗、呼吸暫停生理記錄儀、血氣分析、Holter、咽喉鏡、頭部影像學檢查等有助於睡眠障礙及其病因的診斷。睡眠障礙的病程對判斷病因亦有幫助,一過性失眠只表現偶爾幾個晚上睡眠困難,緊張的處境及時差、工作的突然變換是主要原因;軀體疾病和心理因素(如哮喘心衰、悲傷)及持久的處境緊張常導致短程失眠(<1 個月);原發性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周期性肢痛、抑鬱症、多種慢性疾病不良睡眠衛生習慣、藥物或酒精影響)是慢性睡眠困難(>1 個月)的原因。

睡眠時間倒錯的鑒別診斷

睡眠時間倒錯的鑒別診斷:

(一)失眠:表現為入眠困難或早醒,常伴有睡眠不深與多夢。失眠是常見的睡眠障礙。失眠可見於下列情況:

1.精神因素所致的失眠:精神緊張焦慮恐懼、興奮等可引起短暫失眠,主要為入眠困難及易驚醒,精神因素解除後,失眠即可改善。神經衰弱病人常訴說入眠困難,睡眠不深、多夢,但腦電圖記錄上顯示睡眠時間並不減少,而覺醒的時間和次數有所增加,這類病人常有頭痛頭暈健忘乏力易激動症状抑鬱症的失眠多表現早醒或睡眠不深,腦電圖描記顯示覺醒時間明顯延長。躁狂症表現入眠困難甚至整夜不眠。精神分裂症因受妄想影響可表現入睡困難入睡眠不深。

2.軀體因素引起的失眠:各種軀體疾病引起的疼痛、痛癢、鼻塞呼吸困難氣喘咳嗽尿頻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心悸等均可引起入眠困難和睡眠不深。

3.生理因素:由於生活工作環境的改變和初到異鄉、不習慣的環境、飲濃茶咖啡等可引起失眠,短期適應後失眠即可改善。

4.藥物因素引起的失眠:利血平苯丙胺甲狀腺素咖啡鹼氨茶鹼等可引起失眠、停藥後失眠即可消失。

5.大腦彌散性病變:慢性中毒內分泌疾病營養代謝障礙、腦動脈硬化等各種因素引起的大腦彌散性病變,失眠常為早期症状,表現睡眠時間減少、間斷易醒、深睡期消失,病情加重時可出現嗜睡意識障礙

(二)睡眠過多(drowsiness): 指睡眠時間過長,較正常睡眠時間增多數小時或長達數天。睡眠開始時無REM期,整個睡眠中NREM和REM睡眠期與正常睡眠相似。

睡眠過多可發生於很多腦部疾病,如腦血管疾病腦外傷腦炎第三腦室底部和蝶鞍附近的腦瘤等,也可見於尿中毒、糖尿病鎮靜劑過多等。

(三)夜驚(night terror) :睡眠中突然驚醒,兩眼直視,表情緊張恐懼,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聲喊叫、騷動不安,發作歷時1~2分,發作後又復入睡,晨醒後對發作不能回憶。

研究發現夜驚常在睡眠開始後15~30分鐘內出現,屬於NREM期,腦電圖上顯示覺醒的α節律,是一種「覺醒障礙」。

(四)夜遊(sleep-walking) :夜遊又稱夢行症睡行症。發作時患者從睡眠中突然起床,在未清醒的情況下, 在床上爬動或下地走動,面無表情,動作笨拙,走路不穩,喃喃自語,偶可見較複雜的動作如穿衣,每次發作持續數分鐘,又復上床睡覺,晨醒後對發作過程完全遺忘

研究表明,夢行症多見於兒童,男性多見,兒童隨年齡的增長症状逐漸消失,提示該症系中樞神經延緩成熟所致。夢行症發生於NREM期,腦電圖顯示陣發性高幅慢波,有人認為夢行症可能是癲癇的一種表現形式。若在NREM期將本症患者扶起站立可誘發夢行症,而正常兒童不能誘發,否定了過去所認為夢行症是惡夢所致的看法。

(六)發作性嗜睡病(narcolepsy) :指不可抗拒的突然發生的睡眠,並伴有猝倒症、睡眠癱瘓入睡幻覺。睡眠發作時不能剋制,在任何場合如吃飯、談話、工作、行走時均可突然發生。單調的工作,安靜的環境以及餐後更易發作。睡眠與正常睡眠相似,腦電圖亦呈正常的睡眠波形。一般睡眠程度不深,易喚醒,但醒後又入睡。一天可發作數次至數十次不等,持續時間一般為十餘分鐘。

猝倒症是本症最常見的伴發症,約佔50~70%,發作時意識清晰,軀幹及肌體肌張力突然低下而猝倒,一般持續1~2分鐘。

睡眠癱瘓見於20~30%的發作性睡病的患者,表現為意識清楚而不能動彈,全身弛緩性癱瘓。病人發作時被他人觸動身體即可中止發作,有些病人須用力搖動後恢復。

入睡幻覺約佔該病的25%,以視聽幻覺為多見,內容大多為日常經歷,病人對周圍有所知覺,但又似在夢境。

(七)Kleine-Levin症候群(Kieine-Levin syndrone) 是一種發作性睡眠過度,在10~20歲起病男性多見,一個可發作3~4次,每次持續數日至數周,發作時僅在進食與大小便時才醒來,進食量可較多至三倍以上,伴有激惹、躁動不安等,腦電圖偶見ζ波,發作間歇期正常,病因未明,常在成年後自選痊癒。

(八)Pickwickian症候群 表現為睡眠過度肥胖、睡眠時可出現發作性呼吸暫停,肌肉鬆弛,皮膚青紫。呼吸暫停一般為10~20秒鐘,可長達2分鐘。發作多在NREM睡眠期,腦電圖慢波增多。對病持續監護測定,發現同時有嚴重的心律失常高血壓。本病病因未明,可能有家族遺傳傾向。

睡眠障礙是一種症状,其診斷應著重了解入睡時間、覺醒時間及次數、總睡眠時間、睡眠質量、伴有的其他系統症状,經分析後確定病因。一般來說,任何原因導致的有效睡眠時間減少、睡眠覺醒次數增多、睡眠質量下降、PSG(多導睡眠圖)示睡眠潛伏期>30min、覺醒時間每晚>30min、實際睡眠時間每晚<6h或睡眠期每次呼吸暫停>10s、每小時呼吸暫停30 次以上者均可診斷為睡眠障礙。老年人睡眠障礙應判斷是由於增齡引起的生理現象還是疾病或藥物所致。多次小睡潛伏時間試驗、呼吸暫停生理記錄儀、血氣分析、Holter、咽喉鏡、頭部影像學檢查等有助於睡眠障礙及其病因的診斷。睡眠障礙的病程對判斷病因亦有幫助,一過性失眠只表現偶爾幾個晚上睡眠困難,緊張的處境及時差、工作的突然變換是主要原因;軀體疾病和心理因素(如哮喘心衰、悲傷)及持久的處境緊張常導致短程失眠(<1 個月);原發性睡眠障礙(如睡眠呼吸暫停周期性肢痛、抑鬱症、多種慢性疾病不良睡眠衛生習慣、藥物或酒精影響)是慢性睡眠困難(>1 個月)的原因。

睡眠時間倒錯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除積極治療外,還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適應環境,心情舒暢,永遠保持心理和生理健康。

參看

關於「睡眠時間倒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