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自活禽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鳥綱
化石時期: 160–0Ma
侏羅紀晚期 - 現今
由左至右,由上至下開始:鵑形目的紅冠蕉鵑、鸛形目的鯨頭鸛鸏形目的白尾熱帶鳥、隼形目的虎頭海雕鶴形目的灰冠鶴、雞形目的藍孔雀雁形目的鴛鴦、蜂鳥目的紅喉蜂鳥鴴形目的北極海鸚、鶴鴕目的南方鶴鴕鸚形目的虹彩吸蜜鸚鵡、紅鶴目的美洲紅鸛企鵝目的巴布亞企鵝、鵜形目的蒼鷺鰹鳥目的藍腳鰹鳥、雀形目的斑喉希鶥鴞形目的雕鴞以及鴷形目的彩虹巨嘴鳥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下門: 有頷下門 Gnathostomata
Microphylum: 真有頷小門 Eugnathostomata
(未分級) 鳥翼類 Avialae
總綱: 四足總綱 Tetrapoda

爬行形類 Reptiliomorpha
羊膜動物 Amniota
蜥形類 Sauropsid
雙孔類 Diapsid
主龍類 Archosauria
鳥頸類主龍 Ornithodira
恐龍 Dinosauria
蜥臀類 Saurischia
獸腳類 Theropoda
手盜龍類 Maniraptora

綱: 鳥綱 Aves
Linnaeus, 1758

是兩足、恆溫卵生脊椎動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堅硬的喙。鳥綱生物分類學上是脊椎動物亞門下的一個。因其身體被羽毛覆蓋,中國古代動物學將其統稱為羽蟲

鳥的體型大小不一,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公尺,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最小僅5公分。目前全世界為人所知的現存鳥類一共有一萬多種,僅中國就記錄有1,300多種,其中特有種至少有70幾種。與其他陸生脊椎動物相比,鳥是一個擁有很多獨特生理特點的種類。

鳥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花蜜、種子、昆蟲、魚、腐肉、其他的鳥甚至垃圾。大多數的鳥是在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是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例如夜鷹、貓頭鷹等)。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例如北極燕鷗),也有一些鳥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例如信天翁)。

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少數平胸類鳥不會飛,特別是生活在島上的鳥,基本上也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不能飛的鳥包括企鵝、鴕鳥、奇異鳥、以及絕種的渡渡鳥等。 當人類或其他的哺乳動物侵入到他們的棲息地時,這些不能飛的鳥類將更容易遭受滅絕,例如大海雀,和紐西蘭的恐鳥。

目錄

演化

大多數學者認定,鳥類是恐龍演化出來的分支,甚至就是存活至現代的恐龍,溯源於中生代侏羅紀,最早的祖先是出土於中國遼寧的傷齒龍科恐龍「始中國羽龍」,而最有名的則是德國發現的始祖鳥;兩者身體特徵都同時具有鳥類和爬行類共有的特徵,例如有牙齒,前肢(翅膀)有指爪等。雖然多數學者都支持恐龍是鳥類的祖先的說法,但仍然有鳥類學家對此提出質疑,並堅持鳥類起源於三疊紀的槽齒類爬行動物假說。[1] 在中國東北新發現的中華龍鳥和孔子鳥被認為是連接恐龍和鳥類的一環,更像是有羽毛的恐龍,比始祖鳥的年代更久遠。所以說,恐龍其實並沒有完全滅絕,一部分演化成了鳥類,但是否將鳥和恐龍定為同一類仍有爭議。[2] [3] [4]

鳥類形成後逐漸進化,漸趨複雜,形成越來越多的種類,據一般推測,第三紀中新世是鳥類的全盛時期,後來冰期來臨,種群衰退。據估計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大約10萬種鳥,而倖存至今的約有十分之一,10,000種,20餘目。

解剖特徵

鳥體分區

鳥類有許多特化的適應飛翔生活的解剖特徵:

鳥類的特殊結構: 羽毛、喙、蠟膜、孵卵斑、距、尾脂腺、嗉囊

鳥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分類原則可以將鳥分成不同的類別。

依鳥類的生活環境和形體特徵

按鳥類的生活環境和形體特徵,可以將突胸總目的鳥類分為六大生態類群

科學分類法

目前主要有兩大通行的分類系統:

一個是中國鳥類界的泰斗鄭作新院士以鳥類形態學特徵為基礎創立的分類系統,具體見右側表。鄭作新先生的分類系統仍為目前中國大部分鳥類研究學者所樂於採用。

另一個是Sibley和Monroe根據DNA雜交實驗研究成果,以鳥類的進化過程為依據衡量的科和屬之間親緣關係所建立的分類系統,這個分類系統較之以前應用的鄭系統有著較大的調整,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是擴大的鸛形目和鴉科。目前這一分類系統為中國之外的研究者廣泛採用,詳細的分類系統見鳥類DNA分類系統,可與右側鄭作新系統相比較。

鳥的分布

一隻胸腹部為白色,翅膀和頭有紋路的小鳥,站在水泥上

由於人類的活動,家麻雀的活動範圍顯著的擴大[5]

在大部份陸地的棲息地中都可以找到鳥類,鳥類分布在七大洲,連南極洲距海440公里的內陸都可以找到雪海燕[6]。鳥的多樣性在熱帶地區最為顯著。早期認為熱帶地區的高多樣性是高度物種形成的結果,但近來的研究發現高緯度地區也有高度物種形成,但被較熱帶地區要高的滅絕速率所抵消。[7]。許多科的鳥類可以在陸地及海洋中生活,有些海鳥上岸只是為了繁殖[8],有些企鵝可以潛到300公尺深的海中[9]

鳥類和人類

馴養和娛樂

商代的玉鳥
人工飼養的暗綠綉眼鳥

鳥類是人類的一個重要的食物來源。通常食用的是肉和卵,主要來自鵝、雞、火雞和鴨。其他可以作為人類食物的鳥類還包括鴯鶓、鴕鳥、鴿、松雞、鵪鶉、鳴禽和小的燕雀類的鳥等。天鵝和火烈鳥這些現在被保護的鳥也曾成為富人餐桌上的美味。

馴養猛禽

有許多種被馴化鳥可以為人類所利用,例如信鴿可以用來傳送信息,獵鷹可以用來打獵,魚鷹可以用來捕魚。 雞和鴿子生物學比較心理學方面的實驗研究中也得到廣泛應用。因為鳥對毒素特別敏感,所以在煤礦里金絲雀經常被用來判斷有毒氣體是否濃度過高,以便礦工能及時逃走。

人工飼養的鳥類還對野生種群構成另一個危害:對野生種的入侵。比如人工選種優育的猛禽往往身體強壯,體形較大,如果流入野生環境,對野生鳥類的是很大的威脅。所以歐美各國嚴禁野放人工種,並對此採取必要的監測措施。

把野生鳥類作為寵物飼養在中國有著很長的歷史,並發展出了各種名目。主要分聽唱和玩耍兩種類型,聽唱涉及的鳥類主要是雀形目的鳴禽,如山雀百靈、畫眉、鷯哥、八哥等;用於各種玩耍的鳥類主要涉及部分雀形目雀科、伯勞科的鳥類以及隼形目的猛禽,如黑頭蠟嘴雀、錫嘴雀以及各種猛禽。

世界各地幾乎都有鬥雞的娛樂傳統,這種利用雞形目的鳥(也有其他目的)在發情期好鬥的特點,來進行比賽。

對鳥類的狩獵活動,伴隨著人類發展的歷史。一種狩獵方式是以鳥類為對象,有些地方由於過度狩獵,很多鳥類已經滅絕,如旅鴿。還有一些是利用鳥類捕食的能力,來幫助人抓住獵物。女真人訓練海東青捕捉天鵝取珠。[10]

非法鳥類貿易和人類活動的威脅

在世界各國,都有把色彩艷麗的,特別是熱帶的鳥(例如,鸚鵡和某些椋鳥科鳥類)作為寵物來飼養的習慣,這也導致一些瀕危的鳥類被走私。在抓捕和販運過程中野生鳥類死亡率極高(有說法稱最終消費者手中的每一隻野生鳥類背後有二十隻同類的屍體),因此飼養野鳥是一種對野生動物資源有著極大破壞力的陋習,它對鳥類生存的威脅從某種程度上講,甚至超過了偷獵。

由於高額利潤的驅使,鳥類貿易直接威脅著許多鳥種的生存。許多歐美國家都有馴養猛禽的許可證制度,允許人們合法飼養猛禽,接受政府的嚴格管理,但在購入渠道上仍存在非法交易。在阿拉伯世界,猛禽被視為高貴身份的象徵,許多富商不惜重金購入猛禽。

過度的狩獵活動是只是一些鳥類數量急劇減少以至滅絕的直接原因,如旅鴿。還有一些鳥類的滅絕或瀕危是由於棲息地被破壞,森林砍伐和農業耕作等人類活動如朱䴉。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和影響的加強,比如有毒化學物質在生物體內的聚集等原因,都直接威脅著鳥類的安全。

鳥害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有些鳥類在全世界範圍內泛濫成災。例如,鴿子和烏鴉就在全世界很多城市的市區過度繁殖,成為困擾各大都市的一個公共衛生問題。

另外,棲息在機場附近的野生鳥類會對起降中的飛機飛行安全造成一定威脅。這種飛鳥與飛機相撞造成的飛行安全事故稱為鳥擊,歷史上最早的鳥撞事故記錄是發生1912年的美國,飛行員卡爾洛德傑駕駛的飛機在加利福尼亞上空和一隻海鷗相撞,機毀人亡。隨著噴氣式飛機的出現和人類航空產業的發展,目前全世界機場數量飛機起降架次不斷增長,鳥撞問題日益凸現,據有關資料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7500架次飛機受到不同程度的鳥撞,損失高達100億美元。目前解決鳥撞問題的主要方法是驅散棲息在機場附近的鳥類,具體說來,可以採取馴養猛禽驅趕、破壞棲息地、發出巨大和恐怖的聲音等不同方式。

鳥與人的共患病

能夠傳染給人類的鳥類疾病包括:鸚鵡熱沙門氏菌病彎麴菌病、紐卡斯爾的疾病,分枝桿菌病(鳥的結核病)、禽流感、賈第鞭毛蟲病和隱孢子蟲病

參考文獻

  1. 恐龍奧秘- 恐龍與鳥類關係之奧秘- 鳥類起源於恐龍的觀點已經完全確立了嗎?
  2. Birds are Dinosaurs -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3. 牠是恐龍還是鳥?
  4. 【專題報導】恐龍與鳥的秘密
  5. Newton, Ian. The Speciation and Biogeography of Birds. Amsterdam: Academic Press. 2003: p. 463. ISBN 0-12-517375-X. 
  6. Brooke, Michael. Albatrosses And Petrels Across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19-850125-0. 
  7. Weir, Jason T.; Schluter, D. The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Recent Speciation and Extinction Rates of Birds and Mammals. Science. 2007, 315 (5818): 1574–76. doi:10.1126/science.1135590. PMID 17363673. 
  8. Schreiber, Elizabeth Anne; Joanna Burger. Biology of Marine Birds.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1. ISBN 0-8493-9882-7. 
  9. Sato, Katsufumi; N; K; N; W; C; B; H et al.. Buoyancy and maximal diving depth in penguins: do they control inhaling air volum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1 May 2002, 205 (9): 1189–1197. PMID 11948196. 
  10. 《滿洲源流考》:「海東青。羽族之最鷙者,有海東青焉。身小而健,其飛極高,能擒天鵝;搏兔,亦俊於鷹鶻。」

外部連結

參見


參考來源

關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