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感染

(重定向自沙门氏菌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沙門氏菌感染(Salmonella infection),沙門氏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分為胃腸炎型(即食物中毒)、傷寒型、敗血症型及腸道外局灶性感染。其中以胃腸炎型最為常見,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臨床徵候群。
  沙門氏菌中最早被發現的是豬霍亂沙門氏菌,1885年由美國細菌學家D.E.薩蒙(沙門)從患豬霍亂的豬中分離出,因此得名。沙門氏菌主要為動物致病菌,但也可通過污染食品或水源等途徑感染人類,成為人類的條件致病菌,如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氏菌等。沙門氏菌中僅對人類具有致病性的如傷寒沙門氏菌、副傷寒沙門氏菌等(見傷寒、副傷寒)。
  沙門氏菌腸炎易於在整個家庭或集體用膳單位暴發流行,也可散發。暴發流行的特徵為:起病突然,多人共同食用過同一食物,多發生於夏秋季節。人對沙門氏菌普遍易感。沙門氏菌感染分布於全世界。胃腸類型者若無其他併發症,經適當治療後,一般能較快恢復。人體內腸道外部位的灶性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療。
  病原學  沙門氏菌屬腸桿菌科,為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絕大多數有鞭毛並能運動。菌體溶解時,其細胞壁所含的脂多糖釋放出來,形成內毒素。已證實,一些沙門氏菌含有攜帶耐藥因子的遺傳質體(質體是染色體外的遺傳物質,易於從一細胞向另一細胞傳遞)。耐藥因子傳遞的對多種抗生素的耐藥性,可在敏感的細菌中散播,給治療沙門氏菌感染造成困難。
  沙門氏菌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在溫度7~45℃的條件下均可生長,以35~37℃最為適宜,但對高熱、直接陽光照射及常用消毒藥均敏感,60℃時15分鐘可將其殺滅。
  沙門氏菌的正式分類和命名始於1934年,主要有兩種分類系統,即尤因的分類和考夫曼—懷特的分類。按照考夫曼—懷特的分類,已確認的沙門氏菌屬有2000多個血清型,根據沙門氏菌抗原結構的不同,可分為A、B、C、D、E……等34個組。引起人類疾病的絕大多數屬於A~E組。其中主要有豬霍亂沙門氏菌、鼠傷寒沙門氏菌、腸類沙門氏菌、雞沙門氏菌、鴨沙門氏菌等10多個血清型。由於一種沙門氏菌有不同的菌株,目前通常利用噬菌體分型法進一步鑒定(噬菌體是一類以細菌為寄主的病毒。任何一種噬菌體均有其專一的寄主。噬菌體分型法主要用於流行學調查)。
  傳播途徑及致病  食物傳播是人類沙門氏菌感染的主要途徑。在自然界中,沙門氏菌有廣泛的動物寄主。雞、鴨、鵝等家禽和豬、牛、羊、馬等家畜,以及各種獸類、魚類、鼠類均可帶菌,甚至從蟬及某些昆蟲中也可分離出沙門氏菌。此菌存在於這些動物的腸腔內,因此在家禽家畜屠宰、加工過程中其肉均可染菌,患病動物屠宰後直接出售更易傳播病菌,蛋類或蛋製品同樣可遭污染。污染沙門氏菌的禽蛋至少需煮沸 3分鐘才能將菌殺滅。此外,各種動物組織來源的藥品,如甲狀腺片甲狀腺粉胰腺粉、垂體提取粉、明膠等製劑均可污染沙門氏菌。
  攝入染菌而未煮透的食物或飲料引起的沙門氏菌感染,其程度主要取決於食入的沙門氏菌數量、血清型、毒力和人體的狀態。當沙門氏菌數量達105~108時,可引起疾病。正常生理情況下,人體胃內酸度、寄居於腸道內的正常菌群以及腸粘膜下的淋巴組織均具有抵禦沙門氏菌入侵的重要作用。胃切除術後引起的胃酸分泌減少,濫用抗生素引起的腸道菌群失調及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全身抵抗力降低等各種因素,均有利於沙門氏菌感染的發生。進入腸道的沙門氏菌在遠端空腸、迴腸及鄰近的大腸侵入腸粘膜,引起粘膜的急性炎症反應,並可形成潰瘍。若沙門氏菌侵入血循環,可隨血流運往身體任何部位,如骨、關節、心、肺、肝、脾、腎、胸腹膜腦膜皮膚等處,引起敗血症和局部感染性病灶。另外,沙門氏菌各血清型侵襲力極不相同,有些除引起胃腸炎外,很少引起其他症状,而豬霍亂沙門氏菌常侵入血流造成播散性感染。
  臨床表現  按其主要症候群分為三種類型:
  胃腸炎型  多在食用污染的食物12~24小時後突然起病,表現為腹痛、腹瀉及發熱。大便多呈水樣,每日3~4次至20、30次不等,糞便中偶含有粘液或呈膿血便。中等發熱,可伴有畏寒。健康的成年人,症状持續2~5天後可恢復,而年老體弱者則可持續較長時間。嘔吐、腹瀉嚴重者,則可發生嚴重脫水炎症累及結腸下段時,可有里急後重感。
  傷寒型  多由豬霍亂沙門氏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等引起,出現類似於傷寒的表現。不同於傷寒的是病情較輕,病程相對短,一般為1~3周;雖腹瀉明顯,但很少並發腸出血腸穿孔
  敗血症型  多發生於兒童或原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各種沙門氏菌均可引起,但豬霍亂沙門氏菌經口進入後,早期即侵入血流,而腸道常無病變。起病通常急驟,病人有高熱、畏寒、出汗、乏力等表現,持續數天、1周或更長時間。部分患者可出現腸道外部位的局灶性感染,如關節炎骨髓炎腦膜炎腎盂腎炎等。病變部位的感染為化膿性炎症,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膿腫形成。
  診斷  從病人的嘔吐物、糞便、可疑食物、血液及膿液中分離出沙門氏菌,即可確診。腹瀉病人應送驗新鮮糞便進行細菌培養
  治療  胃腸炎型的治療主要是糾正水和電解質的丟失,一般門診治療即可,若無其他併發症,2~5天內即可恢復。輸液治療僅適用於嚴重脫水或因頻繁噁心、嘔吐不能進食的患者。通常不需用抗菌藥物治療,但對病情較重的嬰兒或老年患者可選用復方磺胺甲基異唑(復方新諾明)、氨苄青黴素等治療3~5天。敗血症或局灶性感染者,可選用氯黴素、氨苄青黴素等抗生素。必要時行膿腫切開引流。
  預防  把好「病從口入」關,著重從飲食衛生和食品的加工、管理上做好預防工作,對食品和水源應嚴格進行衛生檢查,對感染的家禽、肉類、蛋品等必須徹底煮熟;生、熟食品應分開加工,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帶菌者應暫時離開飲食工作。沙門氏菌食物中毒暴發時,醫務人員應及時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同地切實做好控制該病流行的工作。
  參考書目
 戴自英等主編:《實用內科學》,第8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北京,1986。

關於「沙門氏菌感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