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辨證
A+醫學百科 >> 氣血辨證 |
氣血辨證(categorical identification in terms of Qi and Blood),運用中醫氣血理論,對四診所得臨床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以判斷氣血病變狀態,為治療提供依據的辨證方法。它著重於分析疾病與氣血的關係,確定病變是否在氣或在血,繼而判斷氣血的虛實盛衰,臨床常需與臟腑辨證結合使用。因為氣血是臟腑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亦是臟腑功能活動的具體表現,因而臟腑病變與氣血病變常常相伴出現,互相影響。此外,氣血辨證尚須結合八綱辨證以進一步確定氣血病變的性質,如氣虛、血虛為虛證,氣滯、氣逆、血瘀為實證,血熱屬熱證等均是兩種辨證方法結合運用的結果。
關於氣血的病理變化和證候表現,早在《內經》中就有詳細的描述,該書並始載「氣虛」、「氣脫」、「氣逆」、「血虛」等證名。為了使這方面理論系統化,近人確立了「氣血辨證」概念。
目錄 |
辨證內容
氣血辨證包括氣病辨證、血病辨證等內容。
氣病辨證
氣是臟腑組織的機能活動,其病理變化多表現為各臟腑組織機能的不足或障礙。亦即氣虛、氣陷、氣滯、氣逆。①氣虛。多由久病體虛、勞累過度、年老體弱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以精神倦怠,四肢乏力,脈虛無力等全身機能活動低下的症状為主。(見氣虛證)②氣陷。氣虛未得及時治療,進一步發展,或勞累過度造成中氣當升不升而反下陷所致。臨床表現以脘腹脹墜,脫肛久泄,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弱為主。(見氣陷證)③氣滯。病邪內阻,七情鬱結,或陽氣虛弱,溫運無力,使氣機阻滯,運行不暢而引起。氣滯證的臨床特徵為脹悶疼痛,據氣滯部位的不同,脹痛部位也有區別,如肝鬱氣滯一般為胸脅脹痛,胃氣郁滯則為胃脘脹痛。(見氣滯證)④氣逆。七情、外邪、痰濁、食積、火熱均可壅阻氣機,使氣當降不降而反上逆。臨床常見以咳嗽氣喘為主的肺氣上逆,以呃逆、噯氣為主的胃氣上逆,以頭暈目眩、頭痛、昏厥為主的肝氣上逆三種氣逆證。(見氣逆證)
血病辨證
血行脈中,運行全身,起滋養濡潤全身臟腑組織的作用。血病主要表現為血虛不足、血行障礙、血熱妄行等類型,即血虛、血瘀、血熱、血寒。①血虛。大病、久病、產後、外傷等耗傷陰血,或臟腑功能減弱,影響血的化生,均可形成血虛證。血虛證的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面色萎黃無華,爪甲淡白,舌淡,脈細等。(見血虛證)②血瘀。七情鬱結,寒邪侵襲,氣虛無力推動或跌打損傷等均可導致血液運行不暢、停滯不行,出現血瘀證。其臨床特徵是固定性刺痛、拒按,甚者有腫塊,面唇晦暗,舌有瘀點、瘀斑,脈澀等。(見血瘀證)③血熱。由外感溫熱病毒,或臟腑火熱熾盛,熱迫血分而成。血熱證的臨床表現,如為溫熱病可以為高熱,神昏,咳血、吐血、尿血、衄血,或皮膚斑疹,舌紅絳,脈弦數等。一般雜病可以為各種出血,皮膚痒疹等。(見血熱證)④血寒。由陰寒之邪侵犯血分,以致血脈凝滯、收引而成。血寒證臨床表現為手足或少腹冷痛,手足厥冷,色青紫,婦女月經衍期,痛經,經色紫黯夾有血塊,舌暗淡,苔白,脈沉澀等。(見血寒證)
證候關係與治則
氣血的病證之間常互為影響,因血離不開氣的化生,氣必須依附於血而存在。所以氣虛可致血虛,血虛者氣亦易衰,以致氣血俱虛。在大量失血的情況下,可出現氣隨血脫之證,治療宜氣血雙補或益氣固脫方能有效。血屬陰主靜,不能自行,有賴於氣的推動,一旦氣虛或氣滯,推動無力,則血行不暢,而致氣虛血瘀或氣滯血瘀。如氣機逆亂,則血亦隨之而逆亂,或血隨氣升,而見面紅、目赤、頭痛,甚則吐血等表現。如血隨氣陷,則表現為脘腹墜脹,甚則二便、前陰下血等症。因此,治療血行失常的病證,常須配合補氣、行氣、降氣等藥。
關於「氣血辨證」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