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時外陰灼熱、瘙癢或疼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急性外陰炎可見外陰腫脹充血糜爛,有時形成潰瘍或成片的濕疹。患者自覺外陰部灼熱、瘙癢疼痛排尿時尤甚。嚴重者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體溫可稍升高,白細胞增多糖尿病外陰炎外陰皮膚發紅、變厚,常呈棕色,有抓痕。由於尿糖有利於黴菌生長繁殖,故常並發白色念珠菌感染慢性炎症外陰瘙癢,呈苔蘚化

目錄

排尿時外陰灼熱、瘙癢或疼痛的原因

急性外陰炎症的常見病因包括:如陰道分泌物刺激(包括陰道分泌物增多流至外陰刺激、月經或月經墊、內褲等的刺激);其它刺激因素( a.糖尿病人的尿液b.尿瘺患者長期受尿液的侵漬c.腸癌患者有時受糞便的刺激d.腸道繞蟲);混合感染(常見病原菌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

排尿時外陰灼熱、瘙癢或疼痛的診斷

發現有外陰皮膚瘙癢、燒灼感和疼痛,在活動性交和排尿後加重,急性期紅腫充血,有抓痕等症状後可初步懷疑有外陰炎

排尿時外陰灼熱、瘙癢或疼痛的鑒別診斷

根據症状體征易與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相鑒別。

婦女常見的外陰炎主要有以下幾種:

(1)非特異性外陰炎:生活中理化因素刺激、不注意衛生、身體虛弱,均能使婦女外陰部被細菌侵擾,引起外陰炎,如宮頸陰道炎症;或穿著不透氣的尼龍內褲使陰道分泌物過多刺激外陰;尿液浸漬外陰;使用不幹淨的衛生巾、手紙造成外陰感染等,這些因素都會為細菌在外陰部的生長繁殖創造條件。但由於這種外陰炎不是由特異的病原體引起的,而多為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故稱非特異性外陰炎。

(2)黴菌性外陰炎:由一種類酵母菌感染而引起的外陰炎,常與黴菌性陰道炎並存。

(3)急性外陰潰瘍:多由各種原因的外陰炎引起,一般是外陰炎病變過程中的一種表現。

發現有外陰皮膚瘙癢、燒灼感和疼痛,在活動性交和排尿後加重,急性期紅腫充血,有抓痕等症状後可初步懷疑有外陰炎。

排尿時外陰灼熱、瘙癢或疼痛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一)加強衛生宣教,注意個人衛生。

(二)公共浴室應設淋浴、浴盆、浴貼等,用具有消毒公共廁所,以蹲式為宜,嚴格管理好游泳池,有滴蟲者必須治療後方能入池。

(三)患者家屬也應作檢查,發現有滴蟲者應治療。

(四)婦科檢查用具應嚴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參看

關於「排尿時外陰灼熱、瘙癢或疼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