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氧氣吸入法
醫學電子書 >> 《基礎護理學》 >> 呼吸道護理技術 >> 氧氣吸入法 |
基礎護理學 |
|
|
氧氣吸入法是通過給病人吸入高於空氣中氧濃度的氧氣,來提高病人肺泡內的氧分壓,達到改善組織缺氧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一、缺氧的臨床表現
(一)輕度缺氧
無明顯的呼吸困難,僅有輕度紫紺,神志清楚。血氣為動脈血氧分壓(PaO2)6.6-9.3kPa,二氧化碳分壓(PaO2)大於6.6kPa.
(二)中度缺氧
紫紺明顯,呼吸困難,神志正常或煩躁不安。(PaO2)4.6-6.6kPa,PaO2大於9.3kPa.
(三)重度缺氧
顯著紫紺,三凹征明顯(胸骨上、鎖骨上和肋間隙凹陷),病人失去正常活動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狀態。PaO2在4.6kPa以下。PaO2大於11.9kPa以上。
二、氧氣吸入的適用範圍
血氣分析檢查是用氧的指標,當病人。PaO2低於6.6kPa時(正常值10.6-13.3kPa, 6.6kPa 為最低限值),則應給予吸氧。
1.呼吸系統疾患而影響肺活量者,如哮喘、支氣管、肺氣腫、肺不張等。
2 .心功能不全,使肺部充血而致呼吸困難者,如心力衰竭時出現的呼吸困難。
3.各種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難,使氧不能由毛細血管滲 入組織而產生缺氧,如巴比妥類藥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5.某些外科手術後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分娩產程過長胎心音異常等。
三、氧氣筒和氧化表的裝置
(一)氧氣筒為柱形無縫筒
筒內可耐高溫達15.5Mpa,容納氧約6000L(圖示14-1)。
總開關:在筒的頂部,可控制氧氣的放出。使用時,將總開關向逆時針方向旋轉1/4周,即可放出足夠的氧氣,不用時可順時針方向將總開關旋緊。
氣門:在氧氣筒頸部的側面,有一氣門與氧氣表相連,是氧氣自筒中輸出的途徑。
(二)氧氣壓力表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壓力表 從表上的指針能測知筒內氧氣的壓力,以Mpa表示。如指針指在120刻度處,表示筒內壓力為12.2Mpa.壓力越大,則說明氧氣貯存量越多。
2.減壓器 是一種彈簧自動減壓裝置,將來自氧氣氣筒內的壓力減低至0.2~0.3Mpa ,使流量平衡,保證安全,便於使用。
3.流量表 用於測量每分鐘氧氣流出量,流量表內裝有浮標,當氧氣通過流量表時,即將浮標吹,從浮標上端平面所指刻度,可能測知每分鐘氧氣的流出量。
4.濕化瓶 用於濕潤氧氣,以免呼吸道粘膜被乾燥所刺激。瓶內裝入1/3或1/2的冷開水,通氣管浸入水中,出氣管和鼻導管相連。
5.安全閥 由於氧氣表的種類不同,安全閥有的在濕化瓶上端,有的在流量表的下端。當氧氣流量過大、壓力過高時,內部活塞即自行上推,使過多的氧氣由四周小孔流出,以保證安全。
四、裝表法
將氧氣表裝在氧氣筒上,以備急用。
1.將氧氣筒置於架上(圖14-2)。用扳手將總開關打開,使小量氧氣從氣門衝出,隨即關好總開關,以達清潔該處的目的,避免灰塵吹入氧氣表內。
2.將表的旋緊螺帽與氧氣筒的螺絲接頭銜接,用手初步旋緊,然後將表稍向後傾,再用扳手旋緊,使氧氣表直立,檢查有無漏氣。
3.旋開總開關,再開流量調節閥,檢查氧氣流出量是否通暢,以及全套裝置是否適用。最後關上流量調節閥。推至病室待用。
圖14-2 氧氣筒置於架上
五、供氧方法
(一)鼻導管法
1.單側鼻導管法 將一細導管插入一側鼻孔,達鼻咽部。此法節省氧氣,但可刺激鼻腔粘膜,長時間應用,病人感覺不適。
(1)用物 氧氣裝置1套,彎盤內盛紗布1塊,鼻導管1-2根,膠布,棉簽,小藥杯內裝少許冷開水,記錄本,筆。
(2)操作方法
①將氧氣筒推至床旁,使流量表開關向著便於操作的方向。
②向病人解釋,以便取得合作。用濕棉簽清潔選擇鼻腔,取鼻導管適量長度(鼻尖至耳垂的2/3),將鼻導管沾水,自鼻孔輕輕插至鼻咽部(圖14-3),膠布固定於鼻翼或鼻背及面頰部(圖14-4),打開小開關,先調節氧流量,後連接鼻導管,觀察吸氧情況並記錄吸氧時間。
圖14-3 鼻導管插入長度,自鼻尖至耳垂的2/3
圖14-4 鼻導管膠布固定法
③停用氧氣時,先分離鼻導管和玻璃接頭,後關流量表小開關,取下鼻導管置於彎盤內,清潔面部並去除膠布痕迹,關閉總開關,重開小開關,放余氧關小開關,記錄停氧時間。
2.雙側導管法擦淨病人鼻腔,將特製雙側鼻導管連接橡膠管,調節氧流量,同上法將雙側鼻導管插入雙鼻孔內,深約1cm,用鬆緊帶固定。適用於長期用氧的病人(圖14-5)。
圖14-5 雙側鼻導管法
(二)鼻塞法
用塑料或有機玻璃製成帶有管腔的球狀物(圖14-6),塞於鼻孔,代替鼻導管用氧的方法。鼻塞大小以恰能塞鼻孔為宜。此法可避免鼻導管對鼻粘膜的刺激,病人較為舒適。
圖14-6 氧氣鼻塞
(三)面罩法
將面罩置病人口部,用鬆緊帶固定,再將氧氣接於氧氣進孔上,調節流量。氧流量需6-8L/分(圖14-7)。
圖14-7 面罩給氧法
(四)氧氣枕法
在搶救危重病人時,由於氧氣筒準備不及或轉移病人途中,可用氧氣枕代氧氣裝置。氧氣枕為一長方形橡膠枕,枕的一角有橡膠管,上有調節器以調節流量(圖14-8)。使用前先將枕內灌滿氧氣,接上濕化瓶、導管或漏斗,調節流量即可給氧。
圖14-8 氧氣枕
(五)氧氣帳法
一般應用於兒科搶救時,無氧氣帳時,可用塑料薄膜製成帳篷,其大小約為病床的一半,氧氣經過濕化瓶,由橡皮管通入帳內。氧流量需10-12L/分,吸入的氧濃度才能達到60%-70%左右。每次打開帳幕後,應將氧流速加大至12-14L/分,持續3分鐘,以恢復帳內原來氧濃度(圖14-9)。
圖14-9 氧氣帳
(六)氧氣管道化裝置
醫院的氧氣供應可集中由供應站供給,設管道通至各病區、門診和急診室。供應站有總開關進行管理。各用氧單位配有氧氣表。當停用時,先拔出鼻導管,再旋緊氧氣開關(圖14-10)。
六、氧氣成份、濃度及氧濃度和氧流量的換演算法
(一)氧氣成分
根據條件和病人的需要,一般常用99%氧氣或5%二氧化碳和純氧混和的氣體。
(二)氧氣吸入濃度
氧氣在空氣中佔20.93%,二氧化碳0.03%,其餘79.04%為氮氣,氫氣和微量的惰性氣體。掌握吸氧濃度對糾正缺氧起著重要的作用,低於25%的氧濃度則和空氣中氧含量相似,無治療價值;高於70%的濃度,持續時間超過1-2天,則發生氧中毒。對缺氧和二氧化碳滯留並存者,應以低流量、低濃度持續給氧為宜。慢性缺氧病人長期二氧化碳分壓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弓化學感受器,沿神經上傳至呼吸中樞,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濃度給氧,則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導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滯留更嚴重,可發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濃度至關重要。
(三)氧濃度和氧流量的換演算法,可用以下公式計算:
吸氧濃度%=21+4×氧流量(L/分)
氧流量和氧濃度關係可參閱表14-1(根據上述公式推算)。
表14-1氧流量與氧濃度對照表
氧流量L/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氧濃度% | 25 | 29 | 33 | 37 | 41 | 45 | 49 | 53 | 57 |
七、氧氣筒內的氧氣可供應時數
計算公式為:
氧氣可供應的時數=氧氣筒內氧氣量(升)-氧氣筒容積(升)/每分鐘用量(升)×60分鐘
例如 已知氧氣筒容積為40L,壓力表所指壓力為9 .5Mpa,應保留壓力為0.5Mpa,設病人每分鐘用氧量為3L,試問筒內氧氣可供應多少時間?
八、氧療的副作用
(一)氧中毒 長時間吸高濃度氧可產生氧的毒性作用,影響到肺、中樞神經系統、紅細胞生成系統、內分泌系統及視網膜,其中最重要的是氧對呼吸器官的副作用。一般情況下連續吸純氧6小時後,即可出現噁心、煩燥不安、面色蒼白、咳嗽、胸痛;吸氧24小時後,肺活量可減少;吸純氧1-4天後可發生進行呼吸困難。氧中毒的程度主要取決於吸入氣的氧分壓及吸入時間。
(二)吸收性肺不張呼吸空氣時,肺內含有大量不被血液吸收的氮氣,構成肺內氣體的主要成分,當高濃度氧療時,肺泡氣中氮逐漸為氧所取代,PaO2升高,PO2增大,肺泡內的氣體易被血液吸收而發生肺泡萎縮。這種現象,在通氣少、血流多的肺局部表現得更為明顯。故高濃度氧療時可產生吸收性肺不張。
九、注意事項
1.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注意用氧安全,切實做好「四防」,即防震、防火、防熱、防油。氧氣筒內的氧氣是以15.15Mpa灌入的,筒內壓力很高。因此,在搬運時避免傾倒撞擊,防止爆炸。氧氣助燃,氧氣筒應放陰涼處,在筒的周圍嚴禁煙火和易燃品,至少距明火5米,暖氣1米。氧氣表及螺旋口上勿塗油,也不可用帶油的手擰螺旋,避免引起燃燒。
2.供氧應先調節流量,爾後連接鼻導管;停 氧時,應先分離鼻導管接頭,再關流量表小開關,以免一旦關開倒置,大量氣體沖入呼吸道會損傷肺組織。
3.用氧過程中觀察病人的脈搏、血壓、精神狀態、皮膚顏色、溫度與呼吸方式等有無改善來衡量氧療效果,還可測定動脈血氣分析判斷療效,選擇適當的用氧濃度。
4.氧氣筒內氧氣不可用盡,壓力降至498kPa時,即不可再用,以防灰塵進入筒內,造成再次充氣時發生爆炸的危險。
5.對未用和已用完的氧氣筒應分別註明「空」或「滿」的字樣,便於及時儲備,以應急需。
附:高壓氧療法
高壓氧療法是指在高於一個絕對大氣壓的密閉環境下,利用吸氧進行治療的方法。具體做法是在特殊的加壓艙內,將純氧在2-3個大氣壓下供給病人。主要用於治療一氧化碳中毒、休克、復甦、腦血管阻塞性疾病。
高壓氧艙主要是通過增加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的含量和提高血氧分壓,提高血氧向組織彌散的量,改善病變組織的氧供應,促進有氧代謝而使病變組織上和功能上的恢復。同時還利用高氣壓的物理作用發揮治療效果。
肺部併發症產生的基礎 | 霧化吸入法 |
關於「護理學/氧氣吸入法」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給護理學/氧氣吸入法條目的留言--119.86.185.127 2015年11月5日 (四) 16:46 (CST) 留言:請問這本基礎護理學是哪個出版社的 誰寫的 哪個版本的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