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虛實所生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黃帝內經太素》 >> 卷第二十四補瀉 >> 虛實所生
黃帝內經太素

黃帝內經太素目錄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十七第六十二《調經論篇》,與上篇相接,又見《甲乙經》卷六第三,亦接上篇。

黃帝曰:余以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形,狀也。虛實之狀,已聞於上,虛實所生,猶未知之,故復請也。

平按:《素問》「以聞」作「已聞」。《甲乙》無「余以聞」三字。

岐伯對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

十二經氣衛氣也。十二經血留於營經也。或曰血流也。

平按:《素問》、《甲乙》「血留」作「血逆」。

血氣離居,一實一虛。

血氣相併,離於本居處,故各有虛實也。夫血氣者,異名同類,相得成和。今既相併,一實一虛,虛實所生,是所由者也。

血並於陰,

血並足太陰脈及足少陰脈也。

氣並於陽,乃為驚狂

氣並足陽明脈及足太陽脈也。血氣皆盛,故發驚狂也。

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

血並足陽明,氣並足太陰,為熱中病也。炅,熱也。

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悗善怒。

血盛上衝心,故心煩悶而喜怒。「悗」則「悶」同也。

平按:「悗」《素問》作「惋」,《甲乙》作「悶」。「喜」《素問》、《甲乙》作「善」。

血並於下,氣並於上,氣亂心善忘。

氣盛亂心,故善忘也。

平按:「氣亂心善忘」《甲乙》作「亂而喜忘」,注云:「《素問》作善忘。」今本《素問》仍作「亂而喜忘」。

黃帝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於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

血氣離居相併,未知二經虛實何定也。

平按:「於是」《素問》、《甲乙》作「如是」。

岐伯對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並為血虛,血之所並為氣虛也。

血之與氣,皆惡於寒,故脈有寒則泣而不流者,溫則消釋而去。是以氣寒則血來並之,以為血虛,則氣為實也;若血寒則氣來並之,以為氣虛,則血為實也。

平按:「是故」,「故」字袁刻作「知」。

黃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並為虛,氣並為虛,是毋實乎?

人之所生,唯血與氣。今夫子但言血氣有虛,不言其實,是為人之血氣不足,請申其意也。

岐伯對曰:有者為實,毋者為虛,故氣並則毋血,血並則毋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

血並則血有氣毋,氣並則氣有血毋,是以言虛不無其實,論實不廢其虛,故在身未曾無血氣也。所言虛者,血氣相併相失為虛,相得為實耳。

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

大絡、孫絡,俱輸血氣入於大經,則大經血氣俱實者也。

平按:「輸」《甲乙》作「注」,注云:「一作輸。」

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大經血氣皆實,走膈以上,以下無氣,故手足逆冷卒暴死也。手足還暖復生,不還則死也。

平按:「復反」上,《素問》、《甲乙》皆有「氣」字。

黃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

血氣何道來入此經為實,何道而去此經為虛也。

岐伯對曰:夫陰與陽,皆有輸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

臟腑陰陽之脈,皆有別走輸會相通。如足陽明從豐隆之穴,別走足太陰,太陰從公孫之穴,別走足陽明,故曰外也。

陰陽旬平,以充其形,

甲子一日迎為旬。旬,迎也。陰陽之脈五十迎無多少者,名曰旬平。旬平和氣,以充其身形也。

平按:「旬平」《素問》作「勻平」,《甲乙》作「紃平」。

九候如一,命曰平人。

九候之動不先後,又不相反,故曰若一。和氣若一,故人得和平。

平按:注「九候」,袁刻作「九脈」。

夫邪之至生也,[平按:《素問》無「至」字,《甲乙》作「所」。]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起居,陰陽喜怒。

陰,五臟也;陽,六腑也。風雨寒暑外邪,從外先至六腑,故曰生於陽也。飲食起居,男女喜怒,內邪生於五臟,故曰生於陰也。

黃帝曰:風雨寒暑之傷人奈何?[平按:《素問》、《甲乙》無「寒暑」二字。]岐伯對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乃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

此先言風雨二邪也。人因飢虛汗出,腠理開發,風雨之氣,因客腠理,次入孫絡,次入大絡,次入大經。客腠理時,所客之脈堅而且大,故得稱實也。

平按:「乃輸」《素問》作「則輸」,《甲乙》作「乃注」。

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按之則痛。

所客之處外堅,按之則痛,以其氣實故也。

平按:「不可按」《素問》作「不可按之」。

黃帝曰:寒濕之氣傷人奈何?[平按:《素問》、《甲乙》無「氣」字。]岐伯對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收,肌肉堅,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也。

次論寒濕之氣也。雨氣上侵,濕氣下入,有斯異也,略不言暑耳。寒濕中人,致虛有四:皮膚收者,言皮膚急而聚也;肌肉堅者,肌肉堅而不迎也;營血泣者,邪氣至於脈中,故營血泣也;衛氣去者,邪氣至於脈外,衛氣不行,故曰去也。衛去之處,即為虛也。

平按:「皮膚收」《素問》作「皮膚不收」,新校正云:「全元起云:不收,不仁也。《甲乙》及《太素》作皮膚收,無不字。」「堅」下,《素問》、《甲乙》有「緊」字。注「故曰去也」,袁刻「去」誤作「澀」。

虛者,懾辟氣不足,血泣。

懾,紙輒反。分肉間無衛氣,謂氣不足也。

平按:「懾」《素問》作「聶」,新校正云:「《甲乙》作攝,《太素》作懾。」《素問》無「血泣」二字,《甲乙》作「血澀」。

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黃帝曰:善。

分肉之間既無衛氣故寒,按之益損,所以氣足又溫,故快然也。

黃帝曰:陰之生實奈何?岐伯對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

人有喜怒不能自節,故怒則陰氣上,陰氣上則上逆,或歐血,或不能食。陰氣既上則是下虛,下虛則陽氣乘之,故名曰陰實也。

平按:《素問》新校正云:「經文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疑剩喜字。」玩下文「喜則氣下」自知。

黃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對曰:喜則氣下,

天寒則氣聚,溫則氣散,怒則氣上,喜則氣下,此物理之常也。喜則氣和志達,營衛之行通利,故緩而下也。

悲則氣消,消則脈虛,因寒飲食,寒氣熏臟,則血泣氣去,故曰虛。

夫人悲者,則心系急,肺布葉舉,兩焦不通,營衛不行,熱氣在中,故正氣消散,經絡空虛也。又因寒飲食,寒氣熏臟,臟之血泣,其氣移去,故為虛也。

平按:「脈虛」《素問》、《甲乙》作「脈空虛」。「熏臟」《素問》作「熏滿」,《甲乙》作「動臟」。注「兩焦」,「兩」字袁刻誤作「雨」。

黃帝曰:經言陽虛外寒陰虛內熱

經言,八十一篇經也。腑脈虛者,陰氣乘之,故外寒也。臟脈虛,陽氣乘之,故內熱也。

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以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

六腑主外為陽,故陽盛外熱也。五臟主內為陰,故陰盛為寒。余已前聞,然未知所由然也。

岐伯對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不通則寒獨留於外,故寒慄。

陽,衛氣也。衛出上焦,盡行陽二十五周,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陽虛陰乘留於外,故外寒也。

平按:注「盡行二十五周」,考前經《衛五十周》云:「衛氣之行,一日夜五十周於身,晝日行於陽二十五周。」據此,則「盡」字疑是「晝」字傳寫之誤。

黃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對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谷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熱熏中,故內熱。

內熱之病,所由有五:一則有所勞倦致虛,二則形體及氣不足,三則胃中無食,四則上焦衛氣不行,五則腸胃不得相通。脘,古緩反,胃腑也。下脘,胃下口也。由此五種,衛熱熏中,故內熱也。

平按:「下脘」《甲乙》作「下焦」。「胃熱熏中」《素問》作「胃氣熱,熱氣熏胸中」,《甲乙》作「胃氣熱熏胸中」。注「由此」,袁刻作「有此」。

黃帝曰:陽盛而外熱奈何?岐伯對曰:上焦不通利,皮膚緻密,腠理閉塞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

外熱之所由有三:上焦出氣之處不通利,一也;皮膚致而腠閉,二也;衛氣不得泄於腠理,三也。有此所由,故外熱也。

平按:「閉塞」下,《素問》有「玄府」二字,新校正云:「《甲乙》、《太素》無『玄府』二字。」

黃帝曰:陰盛而生內寒奈何?岐伯對曰:厥氣上逆,寒氣積留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涘泣,血涘泣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寒中有四:一則寒厥積胸,二則溫去寒留,三則血凝脈壅,四則脈大汗澀。有此所由,故寒中也。

平按:「積」下,《素問》、《甲乙》無「留」字。「涘泣」《素問》、《甲乙》作「凝泣」。「脈不通」《甲乙》作「腠理不通」。

黃帝曰:陰之與陽,血氣以並,病形以成,刺之奈何?

問療已成之病。

平按:「陰之與陽」《素問》作「陰與陽並」。

岐伯對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少高下。

刺已成病,法有三別:一則刺於大經別走之道,隧,道也,別走之道通陰陽道也;二則刺於脈中營血;三則刺於脈外衛氣。用針之狀,須因四時氣,觀病輕重,髮針多少;又須量病高下所在,取之令中,不同刺微之易也。

平按:「經隧」《甲乙》作「經渠」。

黃帝曰:血氣以並,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岐伯對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

夫瀉者,以其邪氣實盛,故須瀉也。仍以掐之令下,然後刺之。不盛何瀉,故譬無擊逢逢之陳者也。

平按:「以並」、「以成」,《甲乙》「以」作「已」。

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病,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屈。

人之吸氣,身上有孔閉處,皆入聚於腎肝;呼氣之時,有孔開處,氣皆從心肺而出,比囊之呼吸也。針開孔時,病人吸氣,故針與氣俱入內也。針得入已,搖大其穴,因呼出針,故針與邪氣俱出,勿傷正氣也。

平按:「以出其病」《素問》、《甲乙》「病」作「疾」。

黃帝曰:補虛奈何?岐伯對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

持針勿置於肉中,先須安神定意,然後下針。若醫者志意散亂,針下氣之虛實有無皆不得知,故須定意也。

平按:注「安神定意」,袁刻「意」作「志」。

候呼內針,

人之呼氣,身上有孔,其氣皆出,故所針孔氣出之時內針,欲令有氣從針而入,不使氣泄,所以候呼內針者也。

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

呼氣出時針入穴者,欲使針空四塞,不泄正氣也。

平按:注「入穴」,袁刻「穴」作「空」。

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

方,正也。候氣正實,疾出針。

熱不得環,

夫虛者多寒,得熱為補。環,轉也。疾出針,使針下熱氣不得轉也。

平按:《素問》、《甲乙》「環」作「還」。

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無後時,

出針已去,縱邪不出盡,自然布散消亡,精氣獨在,無病動於後時也。

平按:「動無後時」《素問》作「動氣候時」。

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行補之時,非其補處近氣不失,遠氣亦來至此集也。已虛之氣引令實,故曰追也。

黃帝曰:夫子言虛實有十,生於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皆生百病,今夫子獨言五臟。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

節,即氣穴也。但十二經脈被三百穴,則三百穴所生之病甚多,非唯五臟五脈獨生十種虛實者。

平按:「皆生百病」《素問》作「皆生其病」,新校正云:「《甲乙》云:皆生百病。《太素》同。」

岐伯對曰:五臟者,故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肢節,各生虛實,

內有五臟,外有六腑,腑臟經絡表裡諸肢節,是生虛實,其亦甚多,不相違也。

視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血,調之脈;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燔針劫刺其下及與急者;

視三百六十五節所生病處,量其虛實,隨而調之。調者,調於五臟所主脈、衛、分肉、筋、骨也。

平按:《素問》「其病」上無「視」字;「病在血,調之脈」作「病在脈,調之血」,新校正云:「全元起及《甲乙》作病在血調之脈。」檢今本《甲乙》仍作「病在脈,調之血」。又《素問》、《甲乙》「病在氣」上,有「病在血,調之絡」六字;「調之筋」下,有「病在骨,調之骨」六字。

病在骨,卒針藥熨;

卒,窮也。痛痹在骨,窮針深之至骨,出針以藥熨之,以骨病痛深故也。熨法,上經已說也。

平按:「卒」《素問》、《甲乙》作「焠」。

病不知其所痛,兩蹻為上。

諸骨病不定知於病之所在者,可取足少陰兩陰蹻。兩陰蹻是足少陰別,足少陰脈主骨者也。上者,勝也。

平按:《素問》、《甲乙》無「其」字。注「諸骨」,「諸」字袁刻作「痛」。

身形有痛者,九候莫病,則繆刺之。

審三部九候竟無病狀,然身形有痛者,此絡左右有病,可繆刺也。

平按:《素問》、《甲乙》無「者」字。

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

病在左經,是右經病也,故刺右經為巨刺也。

平按:「病在於左」《素問》作「痛在於左」。

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為刺之道,以察九候為先者,針道畢矣。

32 虛實補瀉 | 卷第二十五傷寒 32
關於「太素/虛實所生」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