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康復/人工關節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 骨科疾病 >> 人工關節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

家庭醫學百科·醫療康復篇目錄

人工關節是應用適當材料代替病變關節,以恢復關節的功能。目前常用且技術比較成熟的有髖關節膝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

並非所有的髖關節及膝關節疾病都可採用人工關節,只有當原有關節由於疾病而遭到嚴重損害,關節功能已經完全喪失時才考慮應用人工關節。在治療老年人股骨頸骨折中,常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此屬人工半關節置換;在治療骨關節病時,需人工全關節。人工關節為長期受疾病折磨、關節活動障礙的人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另外,人工關節並非無缺點,手術中有可能損傷神經血管,或引起骨折假關節位置不當的話還可以引起鬆動。術後肢體放置不當可造成脫位。尤其嚴重的是,個別病人可有局部感染下肢血栓形成。需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術前應清洗手術區皮膚,並作局部軟組織按摩,以利術後活動。

髖關節置換術後早期應做到不盤腿、不負重、不側臥。牽引期間多做股四頭肌訓練,以防靜脈血栓形成。手術後3周,應作主動活動練習,無論哪個關節,其最後的功能活動,均有賴於主動鍛煉。凡是帶有人工關節的病人,應注意預防並積極治療其他部位的炎症。同時必須定時複查。

參看

32 骨腫瘤 | 周圍神經損傷 32
關於「醫療康復/人工關節」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