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名詞大全
A+醫學百科 >> 醫學名詞大全 |
基礎醫學
解剖學
1.胸骨角:胸骨柄與體連接處微向前突稱胸骨角,其兩側平對第2肋,向後平對第4胸椎體下緣,是計數肋的重要標誌。
系統解剖學名詞解釋
2.Pterion(翼點):在顱的側面,額、頂、顳、蝶四骨會合處,最為薄弱,常形成「H」形的縫,稱翼點。其內面有腦膜中動脈前支通過。
3.蝶篩隱窩:蝶篩隱窩為上鼻甲後上方與蝶骨之間的間隙,是蝶竇開口的部位。
4. 黃韌帶:位於椎管內,連結相鄰兩椎弓板間的韌帶,由黃色的彈性纖維構成。協助圍成椎管,並有限制脊柱過度前屈的作用。
5.界線(骨盆上口):由骶骨岬向兩側經弓狀線、恥骨梳、恥骨結節至恥骨聯合上緣構成的環形界線,分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6.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結節韌帶、坐骨結節、坐骨支、恥骨支和恥骨聯合下緣圍成,呈菱形。
7.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其連結形成凸向上的弓,稱為足弓,分內側弓、外側弓和橫弓。
8.斜角肌間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與第一肋之間共同構成的裂隙,其中有臂叢神經和鎖骨下動脈通過。
9.腹股溝韌帶:腹外斜肌的下緣捲曲增厚連於髂前上棘和恥骨結節之間所形成的一個具有彈性和韌性的腱性結構;其在局部可形成腔隙韌帶、恥骨梳韌帶以及腹股溝管淺環。
10.Hesselbach Triangle (海氏三角):位於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側緣、腹股溝韌帶和腹壁下動脈共同圍成的***域;是腹壁下部的薄弱區,腹腔內容物由此區膨出形成腹股溝直疝。
11. 咽峽:由齶帆後緣、左右齶舌弓及舌根共同圍成的狹窄處稱咽峽,為口腔通咽的孔裂是口腔和咽的分界處。
12. 肝門 :在肝的臟面有近似「H」形的溝,其中的橫溝稱肝門,是肝固有動脈左、右支,肝門靜脈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肝的部位
13. Calot三角:由膽囊管、肝總管和肝的臟面圍成的三角形區域稱膽囊三角。因為膽囊動脈一般在此三角內經過,所以此三角是膽囊手術中尋找膽囊動脈的標誌。
14. 縱隔 :縱隔是左、右縱隔胸膜之間的全部器官、結構與結締組織的總稱。
15. 腎門:腎內側緣中部的凹陷稱腎門,為腎的血管、神經、淋巴管及腎盂出入之門戶。
16. 腎蒂 :出人腎門的腎動脈、腎靜脈、腎盂、神經和淋巴管等合稱為腎蒂。腎蒂內結構的排列關係由前向後為:腎靜脈、腎動脈、腎盂;由上向下為:腎動脈、腎靜脈、腎盂。
17. 腎區:腎區即脊肋角,在豎脊肌的外側緣與第12肋之間的夾角區域叫腎區,其深面為腎門和腎的內側緣,患某些腎病時,此區可有叩擊痛。
18. Trigone of bladder(膀胱三角) :在膀胱底內面,由兩側輸尿管口與尿道內口之間所圍成的三角形區域,稱為膀胱三角。此區由於缺少粘膜下層,無論膀胱在充盈或空虛時都保持平滑狀態。是膀胱結核、腫瘤的易發區。
19. 輸尿管間襞:在膀胱內面,兩輸尿管口之間的橫行皺襞叫輸尿管間襞,是膀胱鏡檢時,尋找輸尿管口的標誌
20. **峽:**頸**上部的上端與**體相接處較狹細,稱**峽。非妊娠期此部不明顯,在妊娠末期可延長至7~11cm,峽壁漸變薄,剖宮產術常在此進行
21. **穹:**的上端包繞**頸**部,二者間形成的環形凹陷稱**穹,可分前部、後部和2個側部。其中,以**穹後部最深並與直腸**陷凹緊密相鄰。臨床上可經此穿刺或引流陷凹內的積液。
22.肝腎隱窩:肝腎隱窩位於肝右葉與右腎之間,其左界為網膜孔和十二指腸降部,右界為右結腸旁溝。在仰臥時,肝腎隱窩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
23.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搏出,經主動脈及其分支到達全身毛細血管,血液在此與周圍的組織、細胞進行物質和氣體交換,再通過各級靜脈,最後經上、下腔靜脈及心冠狀竇返回右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體循環(大循環)。主要特點是路程長、流經範圍廣,以動脈血滋養全身各部並將其代謝產物和二氧化碳運回心。
24.肺循環:血液由右心室搏出,經肺動脈干及其各級分支到達肺泡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再經肺靜脈進入左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肺循環(小循環)。主要特點是路程較短,只通過肺,主要使靜脈血轉變成氧飽合的動脈血。
25.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狀竇口前內緣、三尖瓣隔側尖附著緣和Todaro腱之間的***,稱Koch 三角。此三角的前部心內膜深面為房室結。
26.三尖瓣複合體:三尖瓣環、瓣尖、腱索和**肌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一個整體,稱三尖瓣複合體。它們共同保證血液的單向流動,其中任何一部分結構損傷,將會導致血流動力學上的改變。
27.掌淺弓:掌淺弓由尺動脈末端與橈動脈掌淺支吻合而成。位於掌腱膜深面,弓的凸緣約平掌骨中部。
28.掌深弓:掌深弓由橈動脈末端和尺動脈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於屈指肌腱深面,弓的凸緣約平腕掌關節高度。
29. 危險三角:是指鼻根至兩側口角的***。因面靜脈缺乏靜脈瓣,並與顱內的海綿竇交通,故面部發生化膿性感染時,若處理不當,可導致顱內感染
30. 靜脈角:鎖骨下靜脈與頸內靜脈在胸鎖關節後方匯合成頭臂靜脈,兩靜脈匯合部稱靜脈角,是淋巴導管的注入部位。
31. 局部淋巴結:引流某一器官或部位淋巴的第一級淋巴結稱局部淋巴結,臨床通常稱哨位淋巴結。
32. Virchow淋巴結:左側斜角肌淋巴結又稱Virchow淋巴結,位於左側前斜角肌的前方。患胸、腹、盆部的腫瘤,尤其是患食管腹段癌和胃癌時,癌細胞栓子可經胸導管轉移至該淋巴結。
33.結膜:覆蓋在眼瞼後面和眼球前面的一層薄而光滑、富有血管的粘膜。按所在部位可分為三部分:球結膜、瞼結膜和結膜穹窿。
34.瞳孔:虹膜中央的圓孔稱為瞳孔,光線由此進入眼球,可因瞳孔括約肌和開大肌的活動改變其大小。
35.螺旋器(Corti器):位於內耳膜迷路蝸管的基底膜上,為聽覺感受器,能感受聲波的刺激。
36.壺腹嵴:各膜半規管的膜壺腹壁上隆起的結構,是感受旋轉變速運動刺激的位置覺感受器。
37. 網狀結構: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神經纖維交織成網狀,網眼內含有分散的神經元或較小的核團,這些區域稱為網狀結構。
38. 內側丘系:由薄束核、楔束核發出的傳導同側深感覺和精細觸覺的二級纖維,於中央管腹外側左、右交叉,交叉後的纖維在中線兩側,錐體的後方轉而上行,形成內側丘系。終止於背側丘腦的腹後外側核。
39. 小腦扁桃體:小腦半球向前、內、下膨出的部分,稱為小腦扁桃體,因其靠近延髓並位於枕骨大孔附近,當顱內壓增高時,可能將它擠入枕骨大孔與延髓之間,形成小腦扁桃體疝,危及生命。
40. 上丘腦:上丘腦是間腦的背側部分與中腦頂蓋前區的移行部,包括松果體、韁三角、韁連合、丘腦髓紋和後連合
41. 海馬:海馬是在大腦顳葉外側面齒狀回外側捲入側腦室下角底壁上的弓形灰質隆起。
42. 內囊:內囊位於丘腦、尾狀核和豆狀核之間。是投射纖維在此高度集中的白質板,在端腦水平切面上呈「<」字形,分前肢、膝和後肢三部。
43. 梨狀隱窩:在喉咽,喉口兩側各有一深凹稱梨狀隱窩,為異物易嵌頓滯留的部位
生理學
緒論
人體生理學:是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醫學科學的重要基礎理論學科。
運動生理學:是人體生理學的分支,是專門研究人體的運動能力和對運動的反應與適應過程的科學,是體育科學中一門重要的應用基礎理論學科。
新陳代謝:是生物體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動過程。新陳代謝包括同化和異化兩個過程。
同化過程:生物體不斷地從體外環境中攝取有用的物質,使其合成、轉化為機體自身物質的過程,稱為同化過程。
異化過程:生物體不斷地將體內的自身物質進行分解,並把所分解的產物排出體外,同時釋放出能量供應機體生命活動需要的過程,稱為異化過程。
興奮性:在生物體內可興奮組織具有感受刺激、產生興奮的特性,稱為興奮性。
可興奮組織:在刺激作用下具有能迅速地產生可傳布的動作電位的組織,稱為可興奮組織。
刺激:能引起可興奮組織產生興奮以及引起不可興奮組織產生應激的各種環境變化稱為刺激。
興奮:可興奮組織接受刺激後所產生的生物電反應過程稱為興奮。
應激性:機體或一切活體組織對周圍環境變化具有發生反應的能力或特性稱為應激性。
適應性:生物體所具有的通過改變自身機能來適應環境的能力,稱之為適應性。
穩態:內環境各項理化因素相對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稱為穩態。
神經調節:是指在神經活動的直接參与下所實現的生理機能調節過程,是人體最重要的調節方式。
體液調節:是指通過體液運輸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細胞產生的某些化學物質或代謝產物)而引起機體某些特殊生理反應的調節過程,稱為體液調節。
靶細胞和靶組織:人體在體液調節過程中,被調節的細胞稱為靶細胞,被調節的組織稱為靶組織。
自身調節:是指組織、細胞在不依賴於外來的神經或體液調節情況下,自身對刺激發生的適應性反應過程。
生物節律:生物體在維持生命活動過程中,除了需要進行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自身調節外,各種生理功能活動會按一定的時間順序發生周期性變化,這種生理機能活動的周期性變化,稱為生物節律。
非自動控制系統:在控制系統中,控制部分不受受控部分的影響,即受控部分不能通過反饋活動改變控制部分的活動,這種控制系統稱為非自動控制系統。
反饋控制系統:在控制系統中,控制部分不斷受受控部分的影響,即受控部分不斷有反饋信息返回輸入給控制部分,並改變它的活動,這種控制系統稱為反饋控制系統。
負反饋:在人體生理功能調節的自動控制系統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饋信息能減弱控制部分活動,這種反饋稱為負反饋。
正反饋:在人體生理功能調節的自動控制系統中,如果受控部分的反饋信息能促進或加強控制部分活動,這種反饋稱為正反饋。
前饋:在調控系統中,有時干擾信息在作用於受控部分引起輸出效應發生變化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受控裝置直接作用於控制部分,這種干擾信息對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稱為前饋。
第一章
肌小節:兩條Z線之間的結構是肌纖維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稱之為肌小節。
肌管系統:是骨骼肌興奮引起收縮耦聯過程的形態學基礎,由橫小管系統和縱小管系統組成。
橫小管系統:是肌細胞膜從表面橫向深入肌纖維內部的膜小管系統。
縱小管系統:肌細胞內圍繞每條肌原纖維所形成的花邊樣的網狀結構,又稱肌質網
終池:肌質網在接近橫小管處形成特殊的膨大,稱為終池。
三聯管:每一個橫小管和來自兩側的終末池構成的複合體,稱為三聯管。
生物電:一切可興奮組織的細胞都存在電活動,這種電活動是由於細胞膜內外的離子運動造成的,通常把細胞膜的電位變化稱為生物電。
靜息電位:細胞處於安靜狀態時,細胞膜內外所存在的電位差稱為靜息電位。這種電位差存在於細胞膜兩側,故又稱跨膜電位,或簡稱膜電位。若以細胞膜外電位為零,細胞膜內電位則為-70~-90mV。
動作電位:可興奮細胞興奮時,細胞膜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稱為動作電位。
極化狀態:指細胞膜內外存在外正內負的電位差,即靜息電位的狀態,它是動作電位的初始狀態。
去極化:細胞膜的電位由極化狀態,即靜息電位從-70~-90mV減小到O mV的過程被稱為去極化,去極化是膜電位消失的過程。
反極化:細胞膜去極化後,膜電位由O mV轉變為外負內正的過程,即膜電位發生反轉的過程稱為反極化。
超射:在動作電位過程中,細胞膜去極化後會發生反極化,反極化的電位幅度稱為超射。
「全或無」現象: 任何刺激一旦引起膜去極化達到閾值,動作電位就會立刻產生,它一旦產生就達最大值,動作電位的幅度也不會因刺激加強而增大,這種現象稱為「全或無」。
局部電流:當可興奮細胞發生動作電位時,膜出現反極化,會產生局部的電流流動,其流動的方向在膜外是由未興奮點流向興奮點,在膜內是由興奮點流向未興奮點,這種局部流動的電流稱為局部電流。
運動終板:神經一肌肉接頭的結構又稱為運動終板,也稱神經肌肉接頭。運動終板包括終板前膜(接頭前膜)、終板後膜(接頭後膜)和終板間隙(接頭間隙)。
終板電位:當運動神經纖維產生興奮時,神經末梢釋放的乙醯膽鹼通過接頭間隙到達接頭後膜後,後膜上的特異性的受體結合,引起接頭後膜去極化,這一電位變化稱為終板電位
肌電:骨骼肌在興奮時,會由於肌纖維動作電位的傳導和擴布,而發生電位變化,這種電位變化稱為肌電。
肌電圖:用適當的方法將骨骼肌興奮時發生的電位變化引導並記錄所得到的圖形,稱為肌電圖。
興奮—收縮耦聯:通常把以肌細胞膜的電變化為特徵的興奮過程和以肌絲滑行為基礎的收縮過程之間的中介過程,稱為興奮—收縮耦聯。
閾刺激:引起可興奮組織(如神經、肌肉)興奮的最小刺激強度稱為閾刺激。
向心收縮:肌肉收縮時,長度縮短、起止點相互靠近的收縮稱為向心收縮。
等張收縮:肌肉在收縮時其長度變化而張力不變的收縮稱為等張收縮。
等長收縮:肌肉在收縮時其長度不變的收縮稱為等長收縮,又稱為靜力收縮。
離心收縮:肌肉在收縮產生張力的同時被拉長的收縮稱為離心收縮。
等動收縮:在整個關節運動範圍內肌肉以恆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縮時產生的力量始終與阻力相等的肌肉收縮稱為等動收縮。由於在整個收縮過程中收縮速度是恆定的,等動收縮有時也稱為等速收縮。
絕對肌力:某一塊肌肉做最大收縮時所產生的張力,稱為該肌肉的絕對肌力。
相對肌力:肌肉單位橫斷面積(一般為1平方厘米肌肉橫斷面積)所具有的肌力。
絕對力量:在整體情況下,一個人所能舉起的最大重量稱為該人的絕對力量。
相對力量:單位體重(一般為每公斤)的絕對力量,稱為相對力量。
運動單位:一個α-運動神經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纖維所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縮單位稱為運動單位。
運動單位動員:參與活動的運動單位數目與興奮頻率的結合,稱為運動單位動員。運動單位動員也可稱為運動單位募集。
第二章
紅細胞壓積:即紅細胞比容,是指紅細胞在全血中所佔的容積百分比,健康成人紅細胞比容,男子為40%~50%、女子為37%~48%。
體液:人體內含有大量的液體,即人體內的水分和溶解於水中的各種物質,統稱為體液。
內環境:細胞外液是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通常,為了區別人體生存的外界環境把細胞外液稱為機體的內環境。
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人體內有多種調節機制,使內環境中理化因素的變動不超出正常生理範圍,以保持動態平衡,稱內環境的相對穩定性或稱自穩態。
細胞外液:血漿和組織液等細胞直接生活的環境,稱為細胞外液。
血液的粘滯性:血液在血管內運行時,由於液體內部各種物質的分子或顆粒之間的摩擦,產生阻力,使血液具有一定的粘滯性。血液的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滯性的最重要標誌。
滲透:水分子通過半透膜向溶液擴散的現象稱為滲透現象,簡稱滲透。
滲透壓: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內滲透的力量即為滲透壓或滲透吸水力,也就是溶液增大的壓強,其數值相當於阻止水向膜內擴散的壓強。
等滲溶液:正常人在體溫37℃時,血漿滲透壓約為7773kPa(5800毫米汞柱)。以血漿的正常滲透壓為標準,與血漿正常滲透壓近似的溶液稱為等滲溶液。
高滲溶液:正常人在體溫37℃時,血漿滲透壓約為7773kPa(5800毫米汞柱)。以血漿的正常滲透壓為標準,高於血漿正常滲透壓的溶液稱為高滲溶液。
低滲溶液:正常人在體溫37℃時,血漿滲透壓約為7773kPa(5800毫米汞柱)。以血漿的正常滲透壓為標準,低於血漿正常滲透壓的溶液則稱為低滲溶液。
鹼貯備:血液中緩衝酸性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通常以每100毫升血漿的碳酸氫鈉含量來表示鹼貯備量。鹼貯備的單位是以每100毫升血漿中H2C03能解離出的C02的毫升數來間接表示,正常為50%~70%。
循環血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體重的7%~8%。人體在安靜狀態下,大部分的血量都在心管中迅速流動,這部分血量稱為循環血量。
貯存血量:正常成年人的血量占體重的7%~8%。除循環血量外,還有一部分血量瀦留在肝、肺、腹腔靜脈以及皮下靜脈叢等處,流動緩慢,血漿較少,紅細胞較多,這部分血量稱為貯存血量。
血容量:即人體循環血量的總量。包括血漿容量和血細胞容量。
血紅蛋白的氧合作用:血紅蛋白中的亞鐵(Fez+)在氧分壓高時(肺內),易與氧結合,生成氧合血紅蛋白(Hb02),這種現象稱氧合作用。
血紅蛋白的氧離作用:血紅蛋白中的亞鐵(Fe2+)在氧分壓低時(組織內),與氧很易分離,把氧釋放出來,供細胞代謝之需要,這種現象稱為氧離作用。
紅細胞流變性:正常情況下紅細胞各自呈分散狀態存在於流動的血液中,並在切應力作用下很容易變形,即被動地適應於血流狀況而發生相應的改變,以減少血流的阻力。紅細胞的這一特性稱為紅細胞的流變性。
白細胞分類計數:各種白細胞在白細胞總數中所佔的百分比叫白細胞分類計數,簡稱白細胞分類。
血凝:當血管受傷出血時,立即形成凝血止血。止血由血管的損傷部位收縮,血小板粘附、聚集、變態,從而形成白色血栓,然後由血液凝固系統形成纖維蛋白完成止血過程。血液凝固的過程簡稱血凝。
纖維蛋白溶解:在正常生理條件下,凝血過程中生成的纖維蛋白可在一系列水解酶的作用下,變成可溶性的纖維蛋白降解產物。這種血液凝固後出現的血凝塊重新液化的現象稱為纖維蛋白溶解,簡稱纖溶。
運動員血液:是指經過良好訓練的運動員,由於運動訓練使血液的性狀發生了一系列適應性變化,如纖維蛋白溶解作用增加,血容量增加,紅細胞變形能力增加,血粘度下降等。這種變化在運動訓練停止後是可以恢復的。具有這種特徵的血液稱為運動員血液。
紅細胞溶解:在低滲溶液中,由於水分進入紅細胞內過多,引起膨脹,最終破裂,紅細胞解體,血紅蛋白被釋放,這一現象總稱為紅細胞溶解,簡稱溶血。
假性貧血:經過長時間、系統的運動訓練,尤其是耐力性訓練的運動員安靜時紅細胞數並不比一般人高,有的甚至低於正常值,常被診斷為運動性貧血。我們稱之為假性貧血,是紅細胞機能性稀釋的反映,是一種適應及健康的表現,不能誤認為「貧血」。
第三章
血液循環:血液在循環系統中按一定方向周而復始地流動稱為血液循環。
心肌的自動節律性:自動節律性是指心肌在不受外來刺激的情況下,能自動地產生興奮和收縮的特性。
竇性心率:特殊傳導系統中以竇房結的自律細胞自律性最高,為正常心臟活動的起搏點,以竇房結為起搏點的心臟活動稱為竇性心率。
心肌的傳導性:心肌細胞有傳導興奮的能力稱為傳導性。心臟的傳導系統和心肌纖維均有傳導性。
心肌的興奮性:是指心肌細胞具有對刺激產生反應的能力。
心動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縮和舒張一次,稱為一個心動周期。
每搏輸出量:一側心室每次收縮所射出的血量稱為每搏輸出量,簡稱每搏量,常以左心室的每博量為標準。
射血分數:每搏輸出量占心室舒張末期的容積百分比,稱為射血分數。
心輸出量:心輸出量一般是指每分鐘左心室射入主動脈的血量。在同一時期,左心與右心接納迴流的血量大致相等,輸出的血量也大致相等。
心指數:以每l平方米體表面積計算的心輸出量,稱為心指數。
動脈脈搏:在每個心動周期中,動脈內的壓力發生周期性的波動,這種周期性的壓力變化可引起動脈血管發生搏動,稱為動脈脈搏(簡稱脈搏)。
心力儲備:心輸出量隨機體代謝需要而增長的能力,稱為泵功能貯備,或心力貯備。
心電圖:用引導電極置於肢體或軀體的一定部位記錄出來的心臟電變化曲線稱心電圖。
中心靜脈壓:通常將右心房和胸腔內大靜脈的血壓稱為中心靜脈壓。
外周靜脈壓:通常將各器官靜脈的血壓稱為外周靜脈壓。
微循環:微循環是指微動脈和微靜脈之間的血液循環。血液循環最根本的功能是進行血液和組織之間的物質交換,這一功能就是在微循環部分實現的。
心血管中樞: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與心血管反射有關的神經元集中的部位稱為心血管中樞。
竇性心動徐緩:運動訓練,特別是耐力訓練可使安靜時心率減慢。某些優秀的耐力運動員安靜時心率可低至40~50次/分,這種現象稱為竇性心動徐緩。
基礎心率:清晨起床前靜臥時的心率稱為基礎心率。
血壓:是指血管內血液對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壓強)。
收縮壓:在一個心動周期中,當心室收縮時動脈血壓所達到的最高值,稱為收縮壓。
舒張壓:在一個心動周期中,當心室收縮時動脈血壓所達到的最低值,稱為舒張壓。
脈搏壓:收縮壓和舒張壓之差,稱為脈搏壓或脈壓。
平均動脈壓:整個心動周期內各瞬間動脈血壓的平均值,平均動脈壓=舒張壓+脈壓/3。
期前收縮:額外刺激引起心臟收縮活動發生於下次竇房結興奮所產生的正常收縮之前,稱期前收縮或額外收縮。
減壓反射:當動脈血壓升高時,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可產生興奮,通過中樞調節動脈血壓,使心臟的活動不致過強,血管外周阻力不致過高,從而使動脈血壓保持在正常的水平上,因此這種壓力感受性反射又稱為減壓反射。
微循環的直捷通路:微循環的直捷通路是指血液從微動脈經後微動脈和通血毛細血管進入微靜脈的通路。
高血壓:高血壓也稱原發性高血壓,它是一種初期以血壓增高,繼而引起心、腦、腎臟等器官損害的獨立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為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使全身小動脈長期處於收縮狀態而造成血液阻力增大,致血壓升高。
第四章
呼吸:人體從外界不斷地攝取O2,同時不斷地將體內所產生的C02排出體外。這種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的氣體交換,稱為呼吸。
胸式呼吸:肋間肌的活動使肋骨發生提降移動,胸部也隨之起伏,以肋間肌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稱為胸式呼吸或肋式呼吸。
腹式呼吸:膈肌舒縮時,腹部隨之起伏,以膈肌活動為主的呼吸運動稱為腹式呼吸或膈式呼吸。
潮氣量: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氣量,稱為潮氣量。
補吸氣量:平靜吸氣之後,再作最大吸氣時,增補吸人的氣量,稱為補吸氣量。
補呼氣量:平靜呼氣之後,再作最大呼氣時,增補呼出的氣量,稱為補呼氣量。
功能餘氣量:平靜呼氣之後,存留於肺中的氣量,稱為功能餘氣量。
肺活量:最大深吸氣後,再作最大呼氣時所呼出的氣量,稱為肺活量。
時間肺活量:在最大吸氣之後,以最快速度進行最大呼氣,記錄在一定時間內所能呼出的氣量,稱時間肺活量。
肺總容量:肺所能容納的最大氣量為肺總容量。
肺通氣量:單位時間內吸人(或呼出)的氣量稱為肺通氣量。一般以每分鐘為單位計量,故也稱每分通氣量。
肺泡通氣量:肺泡通氣量是指每分鐘吸入肺泡的實際能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的有效通氣量。
最大通氣量:以適宜快和深的呼吸頻率、呼吸深度進行呼吸時所測得的每分通氣量,稱最大通氣量。
餘氣量:盡最大力呼氣之後,仍貯留於肺內的氣量,稱為餘氣量。
胸內壓:胸膜的臟層和壁層延續相連,形成密閉的胸膜腔,胸膜腔內的壓力即為胸內壓。
肺牽張反射:由肺擴張或縮小引起吸氣抑制或興奮的反射,稱為肺牽張反射。
通氣/血流比值(VA/QC):通氣/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鐘肺泡通氣量和每分鐘肺毛細血管血流量之間的比值。
呼吸肌本體感受性反射:呼吸肌本體感受性反射指的是呼吸肌本體感受器傳人衝動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變化。
氧離曲線:氧離曲線或稱Hb02解離曲線是表示P02與Hb結合O:量關係或P02與氧飽和度關係的曲線。氧離曲線反映了Hb與O2的結合量是隨P02的高低而變化,這條曲線呈「S」,而不是直線相關。
解剖無效腔:在肺通氣過程中,每次吸人的新鮮氣體,有一小部分將留在氣管和支氣管等管腔內,由於這部分管腔因其解剖特徵沒有氣體交換的功能,其管腔內的氣體就氣體交換來說是無效的,故這部分管腔稱為解剖無效腔。
生理無效腔: 解剖無效腔與肺泡無效腔之和成為生理無效腔。
氧擴散容量:在lmmHg分壓差作用下,每分鐘通過呼吸膜擴散氧的量,稱為氧的肺擴散容量。簡稱氧擴散容量。
氧儲備:在正常情況下,02除維持體內的代謝消耗外,還儲存在體內一小部分待用。儲存在血液和肺以及肌紅蛋白中,這部分儲存的氧稱為氧儲備。
氧利用率:每lOOml動脈血流經組織時所釋放的02占動脈血氧含量的百分數,稱氧利用率。
氧脈搏:心臟每次搏動輸出的血量所攝取的02量,稱為氧脈搏,可以用每分攝02量除以每分心率計算。
第五章
物質代謝:人體與其周圍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的物質交換過程稱為物質代謝。
能量代謝:機體內物質代謝過程中所伴隨的能量釋放、轉移和利用,稱為能量代謝。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分解為小分子的過程,稱為消化。
吸收:經過消化的食物,透過消化道粘膜,進入血液和淋巴循環的過程,稱為吸收。
物理性消化:通過消化道肌肉的舒縮活動,將食物磨碎,並使之與消化液充分混合,並將食物不斷地向消化道遠端推送,此種方式稱物理性消化,也稱機械性消化。
化學性消化:通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來完成。消化液中所含的各種消化酶,能分別將糖類、脂肪及蛋白質等物質分解成小分子顆粒,此種消化方式稱化學性消化。
糖酵解:糖在人體組織中,不需耗氧而分解成乳酸;或是在人體缺氧或供氧不足的情況下,糖仍能經過一定的化學變化,分解成乳酸,並釋放出一部分能量的過程。該過程因與酵母菌生醇發酵的過程基本相似,故稱為糖酵解。
有氧氧化:糖原或葡萄糖在耗氧條件下徹底氧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的過程,稱為有氧氧化。
被動脫水和主動脫水:脫水是指體液丟失達體重1%以上。運動員在運動訓練過程中,由於氣溫、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可能產生程度不同的水分丟失,稱為被動脫水。而為了達到降低體重的目的,賽前採用人工手段,如使用利尿劑等,人為地造成機體脫水則稱為主動脫水。
復水:為改善和緩解脫水狀況所採用的補水方法稱為復水。運動員的復水,應以補足丟失的水分、保持機體水平衡為原則。
能量代謝率:單位時間內所消耗的能量稱為能量代謝率。
基礎代謝:指基礎狀態下的能量代謝。所謂基礎狀態是指人體處在清醒、安靜、空腹、室溫在20~25℃條件下。
基礎代謝率:是指單位時間內的基礎代謝,即在基礎狀態下,單位時間內的能量代謝。其意義在於,這種能量代謝是維持最基本生命活動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基礎代謝率以每小時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產熱量為單位,通常以KJ/m2·h來表示。
食物熱價:一克食物完全氧化分解所釋放出的熱量稱為食物熱價。
氧熱價:各種能源物質在體內氧化分解時,每消耗一升氧所產生的熱量稱為該物質的氧熱價。
呼吸商:各種物質在體內氧化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與所消耗的氧的容積之比稱為呼吸商。
代謝當量:運動時的耗氧量與安靜時耗氧量的比值稱為代謝當量。
輻射散熱:輻射散熱是指機體不斷輻射出熱射線——紅外線,通過空氣層被周圍較冷物體吸收。是機體安靜狀態下散熱的主要方式(約佔總散熱量的60%)。環境溫度越低,機體有效輻射面積越大,輻射散熱量越多。環境濕度很大時,輻射散熱的效率略有降低。
傳導散熱:傳導散熱是指機體的熱量直接傳給同它相接觸的較冷物體的一種散熱方式。機體深部的熱量經過血液以傳導的方式傳到體表,然後傳給與其相接觸的物體,如床或衣服等。
對流散熱:對流散熱指通過空氣或液體來交換熱量的一種散熱方式。人體的熱量傳給圍繞機體周圍的一薄層空氣,空氣不斷流動(對流),從而將體熱發散到空間。
蒸發散熱:人體的蒸發散熱有兩種形式:不感蒸發(insensible perspiration)和發汗(sweating)。前者是指人體沒有汗液分泌時,皮膚和呼吸道不斷有水分滲出,在未形成明顯的水滴之前即被蒸發掉。其中,皮膚的水分蒸發又稱不顯汗,與汗腺的活動無關。
精神性發汗:因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導致的發汗稱為精神性發汗。主要見於掌心、腳底和腋窩發汗,其在體溫調節中的作用不大。
服習:人體對高溫或低溫環境所產生的由不適應到適應的生理過程,稱為對氣候的服習。
第六章
排泄:生理學中,把C02、H2O和揮發性藥物、經肝臟代謝產生的膽色素、汗腺泌汗的形式排出一部分H20和少量的尿素和鹽、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各種代謝的產物,經過血液循環運送到排泄器官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
腎單位:腎臟基本的機能和結構單位,稱為腎單位,每個。腎單位包括腎小體和腎小管兩部分。人類兩側腎臟共有170—240萬個腎單位。
原尿:血液流過腎小球毛細血管時,血漿中一部分水、電解質和小分子有機物(包括少量分子量較小的血漿蛋白)都可通過濾過膜進入腎小囊內,這種液體稱為濾液或稱原尿。
血紅蛋白尿:當Hb大量被破壞,產生溶血,Hb濃度超過結合珠蛋白所能結合的量時,未結合的Hb才能進到濾液中,從尿中排出,這種尿液稱為血紅蛋白尿。
靜電屏障作用:腎小球濾過膜上還存在一種帶負電荷的酸性糖蛋白,根據靜電相斥的作用,它能阻止帶負電荷的較大分子通過,稱為「靜電屏障作用」。
腎小球有效濾過壓:濾過作用的動力是有效濾過壓,它主要是三部分力量即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血漿膠體滲透壓和腎小囊內壓的代數之和。腎小球有效濾過壓的計算方法如下:有效濾過壓=腎小球毛細血管壓-(血漿膠體滲透壓+腎小囊內壓)。
重吸收作用:重吸收作用是指濾液(原尿)流經腎小管與集合管內時,其中水和某些溶質全部或部分地透過腎小管與集合管上皮細胞,重新回到腎小管與集合管周圍毛細血管血液中去的過程。
被動重吸收:濾液中的溶質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時,順著濃度差和電位差(二者結合起來稱為電化學差,即電化學梯度)引起被動擴散(或彌撒),將溶質擴散到小管外的血液中,這種現象稱為被動重吸收。
主動重吸收:腎小管上皮細胞能逆著濃度差,將濾液中的溶質轉運到血液內。轉運是依靠管膜的載體和酶組成的「泵」而進行的。在轉運過程中需消耗一定的能量。這種重吸收過程稱為主動重吸收。
腎糖閾:我們把尿中不出現葡萄糖的最高血糖濃度稱為腎糖閾。正常腎糖閾為160mg%~180m。
分泌作用:腎小管與集合管上皮細胞將自身新陳代謝的產物分泌到小管液中的過程,稱分泌作用。
終尿:最終被腎小管重吸收後剩下的殘留物質、多餘的水和無機鹽以及腎小管分泌、排泄
的物質,綜合而成為終尿。
運動性蛋白尿:正常人在運動後出現的一過性蛋白尿稱為運動性蛋白尿。
運動性血尿:正常人在運動後出現的一過性顯微鏡下或肉眼可見的血尿稱為運動性血尿。
第七章
內分泌系統:是由內分泌腺和分散存在於某些組織器官中的內分泌細胞組成的一個體內信息系統。
內分泌:內分泌腺所生成的激素並不能通過導管直接輸送到作用部位,而是直接分泌到或淋巴液中,而後由血液運至全身發揮作用。由於這種方式並未藉助導管進行輸送,故將其稱為內分泌。
體液調節:鑒於內分泌的調節作用需要通過體液(血液、淋巴液和組織液等)的傳遞才能完成,因此,一般也將內分泌調節稱作體液調節。
靶器官:一般將能夠與某種激素髮生特異性反應的器官稱作該激素的靶器官。
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經血液運輸,僅由組織液擴散而作用於鄰近細胞,這種方式稱為旁分泌。
自分泌:如果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擴散又反作用於該內分泌細胞而發揮反饋作用,這種方式稱為自分泌。
激素:由內分泌腺或散在的內分泌細胞所分泌的、經體液傳遞而發揮其特定調節作用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質稱為激素。
生物放大效應:激素作用過程中,最初由微量激素所發動而最終會形成的明顯的生理效應,一般將此稱作生物放大效應,或生物放大作用。
神經激素:體內一些神經細胞既能產生和傳導神經衝動,又能合成和釋放某些激素,故將其稱作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們產生的激素稱為神經激素。
神經分泌:神經激素可沿神經細胞軸突借軸漿流動運送至末梢而釋放出來發揮作用,這種方式稱為神經分泌。
允許作用:有些激素本身並不能直接對某些器官、組織或細胞產生生理效應,然而在它存在的條件下,可使另一種激素的作用明顯增強,即對另一種激素的調節起支持作用,這種現象稱為允許作用。
降調節:若血中某種激素水平較長時間處於較高狀態,會導致靶細胞上該激素受體數目相應減少。受體數目減少後,所結合的激素會減少。這種現象稱作降調節。
升調節:若血中某種激素水平較長時間處於較低狀態,會導致靶細胞上該激素受體數目相應增加。受體數目增加後,所結合的激素會增多。這種現象稱作升調節。
遠距分泌:大多數激素經血液運輸至遠距離的靶組織發揮作用,這種方式稱遠距分泌。
相對特異性:激素隨血液循環可到達全身各部位,但只能選擇性地作用於某些器官、組織和細胞。這種特徵稱為激素作用的相對特異性。
內分泌功能軸:內分泌是以「一條線」發揮作用的,即上位內分泌腺受控於大腦,中位內分泌腺受控於上位內分泌腺,下位內分泌腺受控於大腦中位內分泌腺,下位內分泌腺支配靶器官, 這種方式稱為內分泌功能軸。
第一信使:機體發動體液調節的作用,需要經過多個信息傳遞過程才能完成,因此,常將處於信息傳遞鏈起始端的激素稱做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常將處於第一信使完成使命後,繼續介導信息的物質cAMP,稱做第二信使。
第八章
感受器:指能感受機體內、外環境變化的刺激,並將刺激能量轉變為神經衝動、發生興奮的一些特殊結構或裝置。
特異性傳導系統:各感受器傳入的神經衝動都要經脊髓或腦幹,上行至丘腦換神經元,並按排列順序,投射到大腦皮質特定區域,引起特異的感覺,稱為特異性傳入系統。
視力:是指眼對物體微細結構的最大分辨能力。
適宜刺激:每種感受器都有它最敏感的刺激,這種刺激就是該感受器的適宜刺激。
非特異傳導系統:特異投射傳入系統的神經纖維經腦幹時,發出側枝與腦幹網狀結構的神經元發生突觸聯繫,經多次更換神經元之後,上行抵達丘腦內側部再交換神經元,發出纖維彌散地投射到大腦皮質的廣泛區域,此投射途徑稱為非特異投射傳入系統。
適應現象:當一定強度的刺激作用於感受器時,其感覺神經產生的動作電位頻率,將隨刺激作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減少,此現象稱為適應。
視野:單眼不動注視前方一點時所能看到的空間範圍稱為視野。
換能作用:各種感受器可將其所接受的各種形式的刺激能量,轉換為神經衝動傳向中樞,這種現象稱為感受器的換能作用。
感覺柱:由大腦皮質體表感覺區神經細胞縱向柱狀排列而構成的基本功能單位,稱為感覺柱。
立體視覺:雙眼視物時不僅能看到物體的平面,還能看到物體的深度,這種視覺稱立體視覺。
編碼作用:感受器不僅將外界刺激能量轉變成電位變化,同時將刺激的環境信息轉移到動作電位的排列組合之中,這一作用稱為編碼作用。
視調節:正常人的眼球折光系統的折光能力,能夠隨物體的移近而相應的增強,使物像落在視網膜上而看清物體,這一調節過程稱為視調節。
聽閾:聲音必須達到一定響度才能被人感知,人能聽到的最低聲強稱為聽閾。
聽域:從最小聽閾到最大聽閾曲線之間所包括的面積稱為聽域。
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大腦皮質的不同區域在功能上具有不同的作用,稱為大腦皮質的功能定位。
光化學反應: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含有能吸收光能的光敏物質,在光線作用下能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稱為光化學反應。
運動神經元池:一塊肌肉往往受許多運動神經元的支配,支配某一肌肉的一群運動神經元,稱為運動神經元池。
前庭機能穩定性: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機體各種前庭反應的程度,稱為前庭功能穩定性。
本體感受器:肌肉、肌腱和關節囊中分布有各種各樣的神經末梢結構或裝置,它們專門感受肌肉長度與張力的變化,這種感受器稱為本體感受器。
牽張反射:當骨骼肌受到牽拉時,該肌就會產生反射性收縮,這種反射稱為牽張反射。
突觸:神經元之間在結構上並沒有原生質相通,前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分枝與後一個神經元的胞體或突起相互接觸的部位,稱為突觸。
化學性突觸傳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突觸小體,釋放某種化學物質—神經遞質,作用到下一個神經元,引起下一個神經興奮或抑制,這種方式的傳導稱化學性突觸傳遞。
狀態反射:頭部空間位置改變時反射性地引起四肢肌張力重新調整的一種反射。
姿勢反射:在身體活動過程中,中樞不斷地調整不同部位骨骼肌的張力,以完成各種動作,保持或變更軀體各部分的位置,這種反射活動稱姿勢反射。
翻正反射:當人和動物處於不正常體位時,通過一系列動作將體位恢復常態的反射活動稱為翻正反射。
第九章
瞳孔對光反射:瞳孔的大小隨光線強度而改變的反應,是一種神經反射,稱為瞳孔對光反射。
運動技能:運動技能指人體運動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專門動作的能力。
運動條件反射:人體接受運動性刺激以後,產生運動性反應的條件反射活動。
運動動力定型:學會運動技能以後,大腦皮質運動中樞內興奮和抑制能按著一定的順序、有規律地和有嚴格的時間間隔地交替發生,形成一定的形式和格局,使條件反射系統化。大腦皮質技能的這種系統性稱為運動動力定型。
大腦皮質的機能可塑性:指在一定的條件下,新的運動動力定型可以取代舊的運動動力定型。
動作自動化:指練習某一套技術動作時,可以在無意識的條件下完成。其特徵是對整個動作或是對動作的某些環節,暫時變為無意識的。
隨意運動:人的隨意運動是指在大腦最適宜興奮的皮質部位所完成的、有意識的肌肉活動。
動機:人的一切行動都是有目的的,都是受一定目的支配的,這種支配人的行為目的就稱為動機。
固有反饋:是指由所要完成動作練習本身所提供的信息的反饋。
非固有反饋:是指練習者在進行練習過程中或練習後,為了更準確地完成動作,由外部提供信息的反饋。
同步反饋:是指練習者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根據各種感受器所提供的反饋信息來決定自己的動作,這種反饋稱為同步反饋。
終末反饋:是指動作結束後即刻產生的反饋。
陽性強化:是指在學習運動技能時,通過一些鼓勵性的語言或措施,最後達到增強或提高效果的作用,這種強化作用稱為陽性強化。
陰性強化:是指在學習運動技能時,通過一些批判性的語言或措施,最後達到減弱或降低的作用,這種強化作用稱為陰性強化。
第十章
需氧量:需氧量是指人體為維持某種生理活動所需要的氧量。通常以每分鐘為單位計算,正常成人安靜時需氧量約為250毫升/分(ml/min)。
攝氧量:單位時間內,機體攝取並被實際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稱為攝氧量。有時把攝氧量也稱為吸氧量和耗氧量。通常以每分鐘為單位計量攝氧量。
氧虧:在運動過程中,機體攝氧量低於運動需氧量,造成體內氧的虧欠稱為氧虧。
運動後過量氧耗:運動結束後,肌肉活動雖然停止,但機體的攝氧量並不能立即恢復到運動前相對安靜的水平。將運動後恢復期處於高水平代謝的機體恢復到安靜水平消耗的氧量稱為運動後過量氧耗。
有氧工作:所謂有氧工作,是指機體在氧供充足的情況下由能源物質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所完成的工作。氧供充足是實現有氧工作的先決條件,也是制約有氧工作的關鍵因素。
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是指人體在進行有大量肌肉群參加的長時間劇烈運動中,當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達到本人極限水平時,單位時間內(通常以每分鐘為計算單位)所能攝取的氧量稱為最大攝氧量。最大攝氧量也稱為最大吸氧量或最大耗氧量
乳酸閾及個體乳酸閾:在漸增負荷運動中,血乳酸濃度隨運動負荷的遞增而增加,當運動強度達到某一負荷時,血乳酸出現急劇增加的那一點(乳酸拐點)稱為「乳酸閾」,這一點所對應的運動強度即乳酸閾強度。由於乳酸代謝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漸增負荷運動時血乳酸急劇上升時的乳酸水平在1.4-7.5mmol/L之間。因此,將個體在漸增負荷中乳酸拐點定義為「個體乳酸閾」。
通氣閾:在漸增負荷運動中,將肺通氣量變化的拐點稱為「通氣閾」。通氣閾是無損傷測定乳酸閾常用的指標。
持續訓練法:持續訓練法是指強度較低、持續時間較長且不間歇地進行訓練的方法,主要用於提高心肺功能和發展有氧代謝能力。
乳酸閾強度訓練法:個體乳酸閾強度是發展有氧耐力訓練的最佳強度,以個體乳酸閾強度進行耐力訓練的方法稱為乳酸閾強度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間歇訓練法是指在兩次練習之間有適當的間歇,並在間歇期進行強度較低的練習,而不是完全休息。
高原訓練法:在高原訓練,使機體經受高原缺氧和運動缺氧兩種負荷,這樣對身體造成的缺氧刺激比平原上更為深刻,可以大大調動身體的機能潛力,使機體產生複雜的生理效應和訓練效應,這種方法稱為高原訓練法。
無氧工作能力:無氧工作能力是指運動中人體通過無氧代謝途徑提供能量進行工作的能力。它由兩部分組成,即由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無氧酵解供能(乳酸能)。
最大氧虧積累:最大氧虧積累是指人體從事極限強度運動時(一般持續運動2~3分鐘),完成該項運動的理論需氧量與實際耗氧量之差。
無氧功率:無氧功率是指機體在最短時間內、在無氧工作條件下發揮出最大力量和速度時的作功能力。
第十一章
身體素質:把人體在肌肉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及柔韌等機能能力統稱為身體素質。
力量素質:肌肉在收縮時所產生的對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
相對肌力:相對肌力又叫比肌力,是指肌肉單位生理橫截面積(常以lcm2為單位)肌纖維做最大收縮時所能產生的肌張力。
絕對肌力:絕對肌力是指肌肉作最大收縮時所能產生的張力,通常用肌肉收縮時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負荷來表示。
肌肉耐力:肌肉耐力是指肌肉長時間收縮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負荷的最多次數(動力性運動)或最長時間(靜力性運動)來表示。
神經支配比:一個運動神經元所支配的肌纖維數量稱為神經支配比。
最適初長:肌纖維處於一定的長度時,粗肌絲肌球蛋白橫橋與細肌絲的肌動蛋白結合的數目最多,從而使肌纖維收縮力增加,肌肉收縮時肌纖維所處的這種長度叫做最適初長。
大負荷原則:是指要有效提高最大肌力,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要足夠大,阻力應接近(至少超過肌肉最大負荷能力2/3以上)或達到甚至略超過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
漸增負荷原則:是指力量訓練過程中,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肌肉所克服的阻力也應隨之增加,才能保證最大肌力的持續增長。
專門性原則:是指所從事的肌肉力量練習應與相應的運動項目相適應。
負荷順序原則:是指力量練習過程中應考慮前後練習動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總的來說應遵循先練大肌肉,後練小肌肉,前後相鄰運動避免使用同一肌群的原則。
有效運動量原則:指要使肌肉力量獲得穩定提高,應保證有足夠大的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以引起肌纖維明顯的結構和生理生化改變。
合理訓練間隔原則:就是尋求兩次訓練課之間的適宜間隔時間,使下次力量訓練在上次訓練出現的超量恢復期內進行,從而使運動訓練效果得以積累。
絕對強度:是指機體所承受的物理負荷量(如做了多少功等),所以叫做物理負荷強度。絕對強度的優點是簡單明了,缺點是不能體現不同人之間的體能差異。
相對強度:相對強度是根據個人最大攝氧量百分數或最大心率百分值等生理指標來反映某一負荷量對身體的刺激程度,所以叫生理負荷強度。相對強度的優點是能反映運動者的個人體能水平,在運動生理學中衡量運動強度通常採用生理負荷強度。
RM:即最大重複次數,是指肌肉收縮所能克服某一負荷的最大次數。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或最短時間完成某種運動的能力。按其在運動中的表現可以分為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周期性運動的位移速度三種形式。
反應速度:是指人體對各種刺激發生反應的快慢,如短跑運動員從聽到發令到起動的時間等。
反應時:從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沿反射弧傳遞開始,到引起效應器發生反應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反應時。
動作速度:是指完成單個動作時間的長短,如排球運動員扣球時的揮臂速度等。
位移速度:是指周期性運動(如跑步、游泳等)中人體通過一定距離的時間。
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肌肉工作的運動能力,也稱為抗疲勞能力。
有氧耐力:是指人體長時間進行以有氧代謝(糖和脂肪等有氧氧化)供能為主的運動能力。有氧耐力有時也被稱作有氧能力。
無氧耐力:是指機體在無氧代謝(糖無氧酵解)的情況下較長時間進行肌肉活動的能力。無氧耐力有時也稱為無氧能力。
缺氧訓練:缺氧訓練是指在減少吸氣或憋氣條件下進行的練習,其目的是造成體內缺氧以提高無氧耐力。缺氧訓練不僅可以在高原自然環境中進行,而且在平原特定環境條件下模擬高原訓練,同樣可以獲得一定的訓練效果,如利用低壓艙(或減壓艙)等。
靈敏素質:是指人體迅速改變體位、轉換動作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它是多種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在運動中的綜合表現,是一種較為複雜的素質。
柔韌素質 :是指用力做動作時擴大動作幅度的能力。
靶強度:在運動生理學中,將導致身體產生運動痕迹和效果的最小運動強度叫做靶強度,此時的心率稱為靶心率。
第十二章
賽前狀態:人體參加比賽或訓練前某些器官、系統產生的一系列條件反射性變化稱為賽前狀態。
準備活動:是指在比賽、訓練和體育課的基本部分之前,為克服內臟器官生理惰性,縮短進入工作狀態時程和預防運動創傷而有目的進行的身體練習,為即將來臨的劇烈運動或比賽作好準備。
進入工作狀態:在進行體育運動時,人的機能能力並不是一開始就達到最高水平,而是在活動開始後一段時間內逐步提高的。這個逐步提高的過程叫進入工作狀態。
極點:在進行劇烈運動開始階段,由於內臟器官的活動滿足不了運動器官的需要,往往產生一種非常難受的感覺,如呼吸困難、胸悶、肌肉酸軟無力、動作遲緩不協調、心率劇增、精神低落、實在不想繼續運動下去,這種機能狀態稱為「極點」。
第二次呼吸:「極點」出現後,如依靠意志力和調整運動節奏繼續運動,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應便會逐漸減輕或消失,動作變得輕鬆有力,呼吸變得均勻自如,這種狀態稱為「第二次呼吸」。
穩定狀態:在一定強度的運動練習時,進入工作狀態結束後,人體的機能活動在一段時間內保持在一個較高的變動範圍不大的水平上,這種功能狀態稱為穩定狀態。
真穩定狀態:在進行小強度的長時間運動時,進入工作狀態結束後,機體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滿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動態平衡,這種狀態稱為真穩定狀態。
假穩定狀態:當進行強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運動時,進入工作狀態結束後,吸氧量已達到並穩定在最大吸氧量水平,但仍不能滿足機體對氧的需要,這種狀態稱為假穩定狀態。
第一拐點:進入工作狀態結束,穩定狀態階段開始的階段稱第一拐點。
第二拐點:穩定狀態結束時,人體整體工作效率出現了開始下降的階段稱第二拐點。
運動性疲勞:是運動本身引起的機體工作能力暫時降低,經過適當時間休息和調整可以恢復的生理現象。
恢復過程:是指人體在運動結束後,各種生理功能和能源物質逐漸恢復到運動前水平的一段變化過程稱為恢復過程。
超量恢復:運動時消耗的能源物質及各器官系統機能狀態,在一段時間內不僅恢復到原來水平,甚至超過原來水平,這種現象稱為超量恢復。
積極性休息:運動結束後採用變換運動部位和運動類型,以及調整運動強度的方式來消除疲勞的方法稱為積極性休息。
整理活動:是指在運動之後所做的一些加速機體功能恢復的較輕鬆的身體練習,整理活動又稱放鬆練習。
第十三章
應激性:有機體對任何體內外刺激發生的應答性反應,這種特性稱為應激性。
適應性:若對有機體長期施加某種刺激,機體會通過自身形態、結構與機能的變化,對抗這種刺激,適應這種刺激,使得這種刺激對機體的破壞或影響越來越小,以保證機體安全。這種特性稱為適應性。
結構重建:機體在運動後恢復期中將運動中遭受損傷的結構加以修復和改善,這種現象稱做結構重建。
機能重建:機體在運動後恢復期中進行結構重建後,身體機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這種現象稱做機能重建。
耐受階段:在訓練課開始階段,機體的耐受水平並不會在負荷最初階段即表現為衰減或降低,總會或長或短保持一段時間。此階段稱做耐受階段。
超量補償:訓練課後若安排有足夠的恢復時間,在身體結構和機能重建完成後,運動中所消耗的能量等物質以及所降低的身體機能不僅能得以恢復,而且會超過原有水平,這種現象稱做超量補償,亦稱做超量恢復。
訓練效果:一般將在訓練課後恢復期中所產生的身體機能與消耗物質的超量補償現象稱為訓練效果
超負荷原則:亦稱「過負荷」原則,指的是當運動員對某一負荷刺激基本適應後,必須適時、適量地增大負荷使之超過原有負荷,運動能力才能繼續增長。
恢復原則:主要指的是在長期的運動訓練過程中,只有當運動員得到適宜的恢復,才能保證獲得理想的訓練效果。
周期性原則:指的是將運動員的多年訓練計劃劃分為時間長度不一的各種周期,每個周期賦予不同的訓練目標,訓練過程在不同層次上周而復始地進行循環。
個體化原則:指的是教練員在制定訓練計劃時,必須嚴格按照每位運動員所獨具的身體能力、潛質、學習特徵以及從事的專項等各方面特點,設計出適合每位運動員特點的個體化方案。
第十四章
高原應激:高原是一種低氣壓、低氧、寒冷、高紫外線輻射的特殊環境,對人體會產生一系列特殊的應激,稱為高原應激。
高原反應症:初到高原,因缺氧而產生一系列反應,會出現頭痛、呼吸困難等所謂急性高山病,稱為高原反應症。
高原服習:人體在高原地區停留一定時期,機體對低氧環境會產生迅速的調節反應,提高對缺氧的耐受能力,稱為高原服習。
紅細胞增多症:高原氧分壓下降刺激紅細胞總數增加,稱為紅細胞增多症。
乳酸矛盾現象:在高原服習後大肌肉群訓練時最大血乳酸濃度減少的現象,稱為乳酸矛盾現象。
高住低練法:運動員在較高的高度上居住,以充分調動機體適應高原缺氧環境,挖掘本身的機能潛力。而在較低的高度訓練又可達到相當大的訓練量和強度,稱為高住低練法。
熱應激:人體在運動時由於代謝產熱和環境熱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機體處於應激狀態,稱為熱應激。
熱服習:在高溫與熱輻射的長期反覆作用下,人體在一定範圍內逐漸產生對這種特殊環境的適應,稱為熱服習。
冷服習:經常暴露在冷環境中,會加速機體對冷的適應,稱為冷服習。
第十五章
機能水平的橫向比較:是指將某一個體與其日曆年齡相同的群體進行比較。
機能水平的縱向追蹤:是指通過對同一個體在不同時間段的身體機能的比較來評價其機能水平變化。
肌電圖:是通過肌電儀將肌纖維興奮時所產生的動作電位進行放大記錄所得到的圖形。
運動員心臟: 經過長年系統訓練的運動員與一般人相比,其心臟結構和功能都表現出自身的特點,表現為功能性肥大,主要是心肌的肥厚和心腔擴大,形成通常所說的「運動員心臟」。
第十六章
生長:生長指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內細胞增值、增大和細胞間質增加,整體上表現為組織、器官及身體形態和重量的變化,以及身體化學組成成分改變的過程。
發育:指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各器官系統的功能不斷分化和完善,心理、智力持續發展和運動機能不斷獲得和提高的過程。
兒童少年:兒童時期指7~12歲年齡階段,少年時期指13~17歲年齡階段,兒童少年時期即7~17歲的年齡階段。
青春發育期:又稱為生長加速期或青春期。兒童少年時期過渡到成人的一個迅速發育階段,以生長突增為開始的標誌,以性成熟為結束。
第一性徵:人由於性染色體決定性腺,當出生時就有男女性的區別(生殖器官)。因此,把出生時的性別稱為第一性徵。第一性徵是性的本質區別。
第二性徵:兒童少年在青春發育時期,由於性激素的刺激作用,出現男女性繼發性特徵(生殖器、乳腺、喉結等),使第一性徵的特徵更加明顯,稱為第二性徵,也叫副性徵。
青春性高血壓:兒童少年從青春發育期開始到性成熟時期,由於性腺與甲狀腺等分泌旺盛,同時血管發育落後於心臟,引起血壓升高,稱為青春性高血壓。
身體素質的自然增長:兒童少年各種身體素質隨年齡而增長,稱為身體素質的自然增長。
身體素質發展的增快期(敏感期) :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中,各種素質增長的速度不同,把身體素質增長速度最快的年齡階段叫增快期,又稱為敏感期。相對地把增長速度較慢的叫緩慢增長期,又叫非敏感期。
身體素質發展的穩定階段:身體素質增長的速度明顯減慢或停滯甚至下降的年齡階段稱為穩定階段。
第十七章
青春期:指卵巢機能由幼稚向成熟過渡的年齡階段。
月經:在卵巢女性激素的影響下,子宮內膜發生周期性剝落,產生流血現象,稱為月經。
更年期:又稱為絕經期,指女性從性成熟期進入老年期的過渡時期。
幼年期:指卵巢機能尚處幼稚狀態的年齡階段,為10~12歲之前。
老年期:指卵巢功能完全終止的年齡階段。年齡約為60歲以上。在此階段,人體各器官的機能能力均明顯降低。
性成熟期:指卵巢功能成熟的年齡階段。約從18歲開始,持續近30年。
月經周期:又稱女性生殖周期,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現象,表現為卵泡的生長發育、排卵與黃體形成,周而復始。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到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作為—個l生周期,一般為28天。
運動性月經失調:指大強度、長時間的劇烈運動易引起運動員月經失調,表現為周期延長或縮短、月經過多或過少,甚至閉經的現象。
第十八章
日曆年齡:是以每個人從出生之日起,以年、月、日為單位進行計算的年齡。
生物年齡:是以日曆年齡為參照,以每個人在生長、發育、成熟與衰老等生命活動的不同階段所表現出來的相對獨立的生物學特徵為依據而劃分的年齡。
衰老:是指人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出現的一系列退行性變化。
高粘滯血症: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組織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老化和衰退,導致老年人血液出現濃、粘、聚、凝的狀態,臨床上稱之為高粘滯血症。
高脂血症:血液中脂質水平增高稱為高脂血症。
第十九章
運動處方:是指針對個人的身體狀況而制定的一種科學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鍛煉計劃。即根據對鍛煉者所測試的實驗數據,按其健康狀況、體力情況及運動目的,用處方的形式,制定適當的運動類型、強度、時間及頻度,使鍛煉者進行有計劃的周期性運動健身的指導性方案。
極限強度運動:是指人體持續以最大速度或最大力量(肌肉快速緊張工作)工作的運動,持續時間為10~30秒,如100米、200米跑,50米游泳,短道速滑等周期性運動,以及跳高、跳遠、投擲、舉重、跳馬等非周期性運動。
次極限強度運動:是指人體快速緊張工作能持續30秒到3分鐘的運動,如400~1500米跑、100~200米游泳等周期性運動,以及自由體操、武術、散打、摔跤、拳擊等非周期性運動。
大強度運動:大強度運動一般指人體緊張工作能持續5~30分鐘的運動,如10000米跑等運動。
中等強度運動:中等強度運動指人體能持續30分鐘以上的周期性運動,如馬拉松跑、公路自行車、長距離游泳、越野滑雪等。
運動強度 :是指單位時間移動的距離或速度,或肌肉單位時間所做的功。運動強度是運動處方中決定運動量最主要的因素。
運動時間帶:指一天中進行運動的時機(即在何時進行運動)。
運動頻度:通常指每周運動的次數。
訓練階段:是指通過實施運動處方的運動項目,使身體維持在相對較高機能狀態下持續運動鍛煉的過程。
體力:是指身體運動的基本功能,或者說為進行運動或勞動身體所具備的基本素質,它是通過人體在運動或勞動中表現出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等機能能力來體現的。
第二十章
生物節律:在生物體內的各個層次,從微觀的脫氧核糖核酸(DNA)複製和轉錄、酶催化的生物化學反應,到細胞、組織、器官的生長與修復以及人體的機能活動,都表現出明顯的周期性變化規律。我們將生物體的這種周期性變化規律和特性稱為生物時間結構或生物節律性,簡稱為「生物節律」或「生物節奏」。
節律周期:是指完成一個節律循環所需要的時間,即從一個峰值到下一個峰值的時間,或兩谷值間的時間。
近似晝夜節律:是描述生物變化或節律的周期在24小時±4小時區間內的生物節律,如體核溫度、激素濃度等。
超日節律:指其周期小於20小時的生物節律,如心率、腦電波、呼吸頻率等節律。
亞日節律:指周期大於28小時的生物節律,如女性的月經周期等。亞日節律可進一步細分為近似周、月、年節律。
隔離法:指採用隔離外界的光照、聲音、溫度、濕度等時間信息的方法,將實驗動物或受試者生活環境中的時間信息與外界自然環境中的時間信息全部或部分隔離開來。
時差模擬法:該方法是在全封閉隔離法的基礎上,根據實驗設計要求,採用調整光照(明暗)時間制度等手段,建立起新的人工光照時間環境。如將白天變為晚上,晚上變為白天,即模擬跨越12小時時區。
光脈衝刺激法即指在特定時刻、時程里,通過採用強光照射,在24小時的作息時間制中,形成鮮明的明暗對比的方法。該方法由光照強度、作用時刻、持續刺激時程三個要素構成。恰當地應用該方法,可使受作用的某些生物節律產生明顯的「峰相位移」效應。
擇時運動法:也稱擇時訓練法,是指在特定時刻,進行特定時間、且具有一定強度的身體活動,使生物體在相應的時刻產生機能振蕩高峰,以造成節律的峰相位移。擇時運動理論和實驗方法是由孫學川提出。它是一種人為主動調整生物節律的方法,在運動員賽前生理機能調整、克服時差反應等方面,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生物節律調整:是指通過人為地改變外部時間信息環境(條件),使體內原有生物節律特徵發生相應變化的過程。
標誌節律:在判斷生物節律的調整程度時,為了從宏觀和微觀的角度,客觀反映、檢測運動員的生物節律調整情況,必須設置一些能敏感反映節律調整程度的參考節律,這些節律稱為MR。
外標誌節律:指那些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節律峰相位移的某些外在節律表現。
內標誌節律:指那些內源性成分較多、能較準確地反映機體內部的節律峰相位變化的節律。
時差調整:指根據機體時間結構的特點,人為地採取一系列時間生物學綜合措施,主動克服時差反應,以加速適應的進程,故又稱為人為(主動)服習。
擇時適應性運動:即指擇時訓練,在跨時區參加國際比賽出發前後,根據運動員的生物節律特點、比賽舉辦國的當地時間制、以及比賽的日程安排,為使節律峰相位特徵適應新的時間制,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適應性練習。
內分泌儲備:即激素應激分泌最大值,是指在最大強度運動(應激)狀態下,激素分泌量能夠達到的最高水平,它既反映了人體內分泌機能隨運動強度的提高而增加的激素分泌儲備能力、亦稱內分泌儲備,同時也反映了運動員能夠達到的最大應激水平。
運動時間生物學:體育科學體系中的一門新興分支學科,也是運動生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和揭示在體育運動影響下人體生物時間結構的本質、特點及變化規律,並將此規律應用於體育運動實踐。
中值:中值是指節律的統計學估計中線。它是實驗所獲原始數據被擬合為餘弦曲線(函數)的平均值,通常指介於節律最佳擬合函數(餘弦函數或其他模型)的峰值與谷值之間的點。
振幅:振幅是指在一個擬合節律函數(曲線)中總估計量的一半,即從中值水平到峰值或谷值的距離。
自由運轉節律周期:人體內原有的生物節律周期,在完全排出外部時間信息的誘導作用後,表現為26小時,這種節律周期稱為自由運轉節律周期。
第二十一章
生理負荷:是指機體內部器官、系統在發揮本身所具有的生物學功能,保持一定生理機能活動水平的過程中,為克服各種載入的內、外阻力(負荷)所做的生理「功」。由於生理負荷是機體內部所承受的生物學負荷,故又稱為「內負荷」。
靜態生理負荷:人體在安靜狀態下的生理負荷稱為靜態生理負荷。
運動負荷:是指載入於機體上的各種外部物理「功」的總稱,也稱為運動量。由於運動負荷是機體外部所承受的機械負荷,故又稱為「外負荷」。
運動生理負荷 :是特指機體在一定強度和持續時間的運動負荷刺激作用下,機體器官和系統所承受的額外生理負荷,即除安靜狀態下的生理負荷外,機體為維持運動狀態下的機能活動水平而額外做的生理「功」。
生理負荷反應: 是指機體在承受一定生理負荷量時各器官、系統所表現出來的機能變化或反應,如呼吸加快、心輸出量增加等。
運動生理負荷強度:指在運動負荷強度刺激作用下所引起的整體生理機能反應程度或幅度,簡稱負荷強度。一般而言,負荷強度與運動強摩(負荷)呈平行關係,即運動強度越大,產生的生理負荷強度就越大;反之則小。
運動生理負荷時間:指機體在整個運動過程中,持續負載運動生理負荷的時間。
運動生理負荷積分:是指運動過程中生理負荷強度隨負荷時間變化的函數關係,其本質是負荷強度與負荷時間的積分,用符號「SP」來表示。
運動生理負荷的實時分析:是指在運動訓練或體育鍛煉的現場,將運用各種檢測方法和手段採集到的反應運動生理負荷的數據,進行及時地分析處理,編繪分析報告,並及時地將分析結果向指導者(教練員)和受訓者(運動員)報告的過程。
運動終點:或稱衰竭點,指人體再也不能按照既定的運動強度繼續進行下去而被迫停止練習的臨界點。
第二十二章
免疫:指機體接觸「抗原性異物」或「異己成分」的一種特異性生理反應,其作用是識別與排除抗原性異物,以維持機體的生理平衡,這些反應通常對機體有利,但某些條件下也會有害。
非特異性免疫:人體對抗原性異物的抵抗力,有些是天生具有的,即在種系發育進化過程中形成的,經遺傳獲得的,稱為先天性免疫。因其並非針對某一病原微生物,故又稱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個體在生活過程中,因受病原微生物感染或接種疫苗而獲得的免疫稱為獲得性免疫。因這種免疫一般僅針對所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疫苗所能預防的疾病,故又稱特異性免疫。
抗原:能夠與相應的抗原特異性淋巴細胞上獨特的抗原受體特異性結合,誘導該淋巴細胞發生免疫應答的物質。
抗體:是機體受到抗原刺激而產生的特異性糖蛋白,亦稱免疫球蛋白。
免疫系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與免疫分子共同組成。它們是機體免疫功能及發生免疫反應的物質基礎。
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分化、增殖與定居的場所,分為中樞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
中樞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能使淋巴幹細胞增殖,進行一定程度的分化,成為成熟的免疫細胞並輸送到外周淋巴組織定居,因而骨髓與胸腺被稱為中樞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接受免疫細胞的組織,稱為外周免疫器官或末梢淋巴組織。包括淋巴結、脾臟、扁桃體等。
免疫細胞:凡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有關的細胞統稱為免疫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
補體:指人與運動血清中正常存在的、與免疫有關的、並可具有酶活性的一組球蛋白。補體並非單一物質,而是包含多種成分的血漿蛋白,故又稱補體系統。
細胞因子:細胞因子主要由淋巴細胞與單核一巨噬細胞所產生,一般稱前者為淋巴因子,後者為單核因子,實際上其他免疫細胞與非免疫細胞也可以產生,故統稱為細胞因子。
免疫應答:抗原性物質進入機體後所激發的免疫細胞活化、分化和效應的過程稱做免疫應答,也稱為免疫反應。
體液免疫:主要指由B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
細胞免疫:主要指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
運動性免疫機能:指在不同運動負荷作用下,人體免疫機能所發生的動態變化過程和狀態。
動性免疫抑制:指大運動負荷後,由於過度負荷導致機體免疫機能下降的現象。
病理學
1.病理生理學: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其機制的科學,著重從功能與代謝的角度探討患病機體的生命活動規律,其任務是揭示疾病的本質,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論和實驗依據。 2.健康:一種軀體、精神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衰弱現象。 3.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機體穩態發生紊亂而導致的異常生命活動過程。 4.脫水:體液容量的明顯減少在臨床稱為脫水。 5.低滲性脫水:體液容量減少,以失鈉多於失水,血清鈉濃度<130mmol/L,血漿滲透壓<280mmol/L為主要特徵的病理變化過程。 6.高滲性脫水:體液容量減少,以失水多於失鈉、血清鈉濃度>150mmol/L和血漿滲透壓>310mmol/L為主要特徵的病理變化過程。 7.水腫:過多的液體在組織間隙或體腔中積聚的病理過程。 8.低血鉀症:血清鉀濃度低於3.5mmol/L。 9.高血鉀症:血清鉀濃度高於5.5mmol/L。 10.代謝性酸中毒:血漿中HCO3-原發性減少,而導致pH降低的酸鹼平衡紊亂。 11.呼吸性酸中毒:血漿中PaCO2原發性增高,而導致pH降低的酸鹼平衡紊亂。 12.代謝性鹼中毒:血漿中HCO3-原發性增高,而導致pH升高的酸鹼平衡紊亂。 13.呼吸性鹼中毒:血漿中PaCO2原發性減少,而導致pH增高的酸鹼平衡紊亂。 14.乳酸酸中毒:血漿中乳酸濃度增高所致的代謝性酸中毒。 15.酮症酸中毒:血中酮體(β—羥丁酸及乙醯醋酸)含量增多所致的代謝性酸中毒。 16.乏氧性缺氧:由於動脈血氧分壓降低,血氧含量減少,導致組織供氧不足的缺氧。 17.血液性缺氧:由於血紅蛋白含量減少或性質改變導致的缺氧。 18.循環性缺氧:因組織血液灌流量減少而引起的缺氧。 19.組織性缺氧:因組織、細胞利用氧的能力減弱而引起的缺氧。 20.缺氧:組織、細胞因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礙而發生代謝、功能和形態結構異常變化的病理過程。 21. 呼吸衰竭:當外呼吸功能嚴重障礙,以致機體在靜息狀態吸入空氣時,PaO2低於60mmHg,或伴有PaCO2高於50mmHg,出現一系列臨床表現。 22.發紺:當毛細血管血液中脫氧血紅蛋白濃度達到或超過5g/dl時,可使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 23.腸源性發紺:當血液中HbFe3+OH達到15g/L(1.5g/dl)時,皮膚、黏膜可呈咖啡色。 24.發熱:在發熱激活物的作用下,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兒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當體溫升高超過正常值的0.5℃時,稱為發熱。 25:過熱:由於體溫調節機構功能失調或調節障礙,使得機體不能將體溫控制在與調定點相適應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調節性的體溫升高。 26內生致熱原:在發熱激活物的作用下,體內某些細胞產生和釋放的能引起體溫升高的物質。 27.熱限:發熱(非過熱)時,體溫升高很少超過41℃,通常達不到42℃,這種發熱時體溫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範圍內的現象稱為熱限。 28.應激:機體在受到各種內外環境因素及社會、心理因素刺激時所出現的非特異性全身性適應反應。 29.熱休克蛋白:在熱應激時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組蛋白質稱為熱休克蛋白。 30.急性期蛋白:急性期反應時,血漿中濃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質稱為急性期蛋白。 31.心身疾病:一類以心理社會因素為主要病因或誘因的軀體疾病。 32.缺血—再灌注損傷:缺血的組織、器官經恢復血液灌注後不但不能使其功能和結構恢復,反而加重其功能障礙和結構損傷的現象。 33.活性氧:化學性質活潑的含氧代謝物,包括氧自由基、單線態氧(1O2)、H2O2、NO、脂質過養化物(LOOH)及其裂解產物脂氧自由基(LO·)、脂過氧自由基(LOO·)等。 34.鈣超載:各種原因引起的細胞內鈣含量異常增多並導致細胞結構損傷和功能代謝障礙的現象。 35.細胞信號轉導:細胞外因子通過與受體(膜受體或核受體)結合,引發細胞內的一系列生物化學反應以及蛋白間相互作用,直至細胞生理反應所需基因開始表達、各種生物學效應形成的過程。 36.細胞凋亡:在體內外因素誘導下,由基因嚴格調控而發生的自主性細胞有序死亡。 37.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一種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性血管內凝血系統激活為特徵的獲得性症候群,先發生於廣泛性微血栓形成,繼而因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有時伴有纖溶亢進),導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礙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38.休克:機體在嚴重失血失液、感染、創傷等強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環血量急劇減少,組織血液灌流量嚴重不足,以致機體細胞和各重要生命器官發生功能、代謝障礙及結構損害的病理過程。 39.SIRS(全身炎症反應症候群):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於機體而引起的一種難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應症候群。 40.心力衰竭:若致心功能障礙的病因較重或不斷發展,使心臟舒縮功能受損加重或充盈嚴重受限,在有足夠循環血量的情況下,心排血量明顯減少到已不能滿足日常代謝的需要,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灌流不足,同時出現肺循環或(和)體循環靜脈淤血等一系列臨床症候群,即為心力衰竭。 41.通氣不足:①限制性通氣不足:因吸氣時肺泡擴張受限制而引起的肺泡通氣不足。②阻塞性通氣不足:由於呼吸道狹窄或阻塞,使氣道阻力增加引起的通氣障礙。 42.彌散障礙:由於呼吸膜面積減少、肺泡膜異常增厚或彌散時間棉線縮短所引起的氣體交換障礙。 43.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氣障礙而引起嚴重通氣不足,但血流量未相應減少,VA/Q比值下降,造成流經該部分肺泡的靜脈血未經充分氧合便摻入動脈血中,稱為靜脈血摻雜,因為如同動—靜脈短路,故又稱功能性分流。 44.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在多種原發病過程中,因急性肺損傷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以進行性呼吸困難和頑固性低氧血症為特徵。 45.肝性腦病:由於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代謝障礙為主要特徵的、臨床上表現為一系列神經精神症状、最終出現肝性昏迷的神經精神症候群。 46.假性神經遞質:苯乙醇胺和羥苯乙醇胺的化學結構與腦幹網狀結構中的真正神經遞質極為相似,但生理作用卻遠弱於真正神經遞質,因此,將苯乙醇胺和羥苯乙醇胺稱為假性神經遞質。 47.肝腎症候群:嚴重急、慢性肝功能不全患者,在缺乏其他已知腎衰竭病因的臨床、實驗室及形態學證據的情況下,可發生一種原因不明的腎衰竭。表現為少尿、無尿、氮質血症等。這種繼發於嚴重肝功能障礙的腎衰竭稱為肝腎症候群。 48.腎功能不全:各種病因引起腎功能嚴重障礙,出現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代謝廢物及毒物在體內瀦留,並伴有腎內分泌功能障礙的病理過程。 49.急性腎功能不全(急性腎衰竭):各種病因引起雙側腎在短期內泌尿功能急劇降低,導致機體內環境嚴重紊亂的病理過程,主要由病因導致腎血流動力學異常和腎小管損傷所致。 50.慢性腎功能不全:各種慢性腎疾病的共同轉歸,除了泌尿功能障礙外,還出現明顯的內分泌功能紊亂。 慢性腎衰竭:各種慢性腎疾病引起腎單位進行性、不可逆破壞,使殘存的有功能的腎單位越來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謝廢物及維持內環境穩定,出現代謝廢物和毒物在體內瀦留,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紊亂以及內分泌功能障礙,由此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状的病理過程。 51.尿毒症:急、慢性腎衰竭發展到嚴重階段,除存在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及內分泌功能失調外,還有代謝產物和內源性毒物在體內蓄積,從而引起一系列自體中毒症状。 52.意識障礙:覺醒系統的不同部位受到損傷,產生意識清晰度和意識內容的異常變化。
藥理學
一、總論
1.藥物(drugs): 用於治療、預防和診斷疾病的化學物質。 2.藥理學(pharmacology):研究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及其規律的學科。 3.藥效學:研究藥物對機體(病原體)的作用及作用機制的科學。 4.藥動學:研究機體對藥物的作用,包括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生物轉化和排泄過程以及藥物效應與血藥濃度隨時間消長規律的科學。 5.藥物作用: 對機體細胞的初始作用。 6.藥物效應:藥物原發作用引起的機體器官原有功能的改變。 7.興奮:凡能使機體生理、生化功能加強的作用。 8.抑制:凡能引起功能活動減弱的作用。 9.局部作用:無需藥物吸收而在用藥部位發揮的直接作用 10.全身作用:藥物通過吸收經血液循壞而分布到機體有關部位發揮的作用。 11.治療作用:凡能達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12.對因治療(治本):針對病因治療。 13.對症治療(治標):用藥改善疾病症狀,但不能消除病因。 14.不良反應:一些與治療無關的會引起對病人不利的反應。 15.副作用:用治療量藥物後出現的與治療無關的不適反應。 16.毒性反應:用藥劑量過大或用藥時間過長而引起的不良反應。 17.急性毒性:因服用劑量過大而立即發生的毒性作用。 18.慢性毒性:因長期用藥而逐漸發生的毒性作用。 19. 變態反應(Allergy):機體受藥物刺激發生異常的免疫反應,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礙或組織損傷。 20.繼發性發應:由於藥物治療作用引起的不良效果。 21.後遺效應:停藥後血藥濃度雖已降至最低有效濃度以下,但仍殘存的生物效應。 22.致畸作用:有些藥物能影響胚胎的正常發育而引起畸胎。 23.受體: 一類介導細胞信號轉導的功能蛋白質,能識別周圍環境中的某些微量化學物質,首先與之結合,並通過中介的信息放大系統,如細胞內第二信使的放大、分化及整合功能觸發後續的生理反應或藥理效應。(任何能與藥物結合產生藥理作用的細胞上的大分子) 24.最小有效量:能引起藥理效應的最小劑量; 25.最小中毒量:出現中毒症状的最小劑量。 26.量-效關係:在一定劑量範圍內,藥物劑量的大小與血藥濃度高低成正比,亦與藥效的強弱有關。 27.半數致死量(LD50或LC50):引起50%動物死亡的劑量 28.半數中毒量(TD50或TC50):引起50%的動物產生毒性反應劑量 29.半數有效量(EC50或ED50):引起50%陽性反應或50%最大效應的量 治療指數(TI)=LD50/ED50 安全指數=LD5/ED95 安全界限=(LD1-ED99)/ED99×100% 30.量反應:藥理效應強度的高低或多少,可用數字或量的分級表示。 31.質反應:觀察的藥理效應是用陽性或陰性,結果以反應的陽性率或陰性率作為統計量 32.藥物轉運: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布及排泄過程。 33.生物轉化:代謝變化過程。 34.消除:藥物的代謝和排泄的合稱 35.被動轉運:藥物分子只能由濃度高的一側擴散到濃度低的一側,其轉運速度與膜兩側的藥物濃度差(濃度梯度)成正比。 36.簡單擴散:又稱為脂溶擴散,脂溶性藥物可溶於脂質而通過細胞膜。 37.濾過:又稱為水溶擴散,是指直徑小於膜孔的水溶性的極性或非極性藥物,藉助膜兩側的流體靜壓和滲透壓差被水攜帶到低壓側的過程 38.易化擴散:又稱為載體轉運是通過細胞膜上的某些特異性蛋白質——通透酶幫助而擴散,不需供應ATP。 39.主動轉運:又稱逆流轉運,其轉運需要膜上的特異性載體蛋白,需要消耗ATP,特點是分子或離子可由低濃度或低電位差的一側轉運到較高的一側。 40.吸收:藥物從用藥部位進入血液循環的過程。 41. 首關效應:口服藥物在胃腸道吸收後首先進入肝門靜脈系統,在通過腸及肝臟時,可被代謝滅活,而使進入體循環的藥量減少,藥效降低。 42.分布:藥物吸收後從血循環到達作用、儲存、代謝、排泄等部位的過程 43.血腦屏障:血腦之間有一種選擇性阻止各種物質由血入腦的屏障 44.胎盤屏障:將母親與胎兒血液隔開的胎盤也起屏障作用 45.藥物的代謝:藥物在體內發生的結構變化 46.滅活:由活性藥物轉化為無活性代謝物。 47.活化:由無活性或活性較低的藥物轉變成有活性或活性較強的藥物 48.肝腸循環:許多藥物經肝臟排入膽汁,由膽汁流入腸腔,在腸腔內又被重吸收,可形成肝腸循環 49. 生物的利用度F:是表示藥物活性成分到達體內循環的程度和速度的一種量度,它是用於評價藥物製劑質量、保證藥品安全有效的重要參數。(指經血管外給藥後藥物能被吸收進入體循環的程度和速度。常用AUC表示吸收的程度。) 50. 消除半衰期:指血藥濃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時間(t1/2) 51.激動藥(Agonist): 高親和力+強內在活性 a = 100% 部分激動藥 (Partial agonist): 高親和力+弱內在活性 0% < a < 100% 52.拮抗劑(antagonist):高親和力+無內在活性 a = 0% 競爭性拮抗劑:受體與藥物結合具可逆性;非競爭性拮抗劑:受體與藥物結合不具可逆性 53.耐受性:在連續用藥過程中,藥效會逐漸減弱,需加大劑量才能顯效 54.抗藥性:在化學治療中,病原體或腫瘤細胞對藥物的敏感性降低 55.藥物的依賴性: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能產生依賴性。 56.軀體依賴性:由於反覆用藥造成身體適應狀態產生欣快感,一旦中斷用藥,可出現強烈的戒斷症候群 57.精神依賴性:用藥後產生愉快滿足的感覺,使用藥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連續用藥,以達到舒適感
二、抗生素概論
1.抗菌藥物:抗菌藥物是指由生物包括為微生物(如細菌、真菌、放線菌)、植物和動物在內,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能在低微濃度下有選擇地抑制或影響其他生物功能的有機物質——抗生素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類化學藥物的總稱。 2.化學治療(簡稱化療):是指用化學藥物抑制或殺滅機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細菌、螺旋體、真菌)、寄生蟲及自身內部的入侵者——惡性腫瘤細胞,消除或緩解由它們所引起的疾病。 3.抗菌譜:指藥物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範圍. 4.抗菌活性:指藥物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5.抑菌劑:凡有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能力的藥物。如磺胺類,四環素類 6.最低抑菌濃度(MIC):能夠抑制培養基內細菌生長的最低濃度。 7.殺菌劑:凡有殺滅微生物能力的藥物。如青黴素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 8.最低殺菌濃度(MBC):能夠殺滅培養基內細菌的最低濃度。 9.抗生素後效應:(PAE):指細菌短暫接觸抗菌藥物後,雖然抗菌藥物血清濃度降至最低抑菌濃度以下或已消失後,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依然持續一定的時間。(指停用抗菌藥物後,仍然持續存在的抗微生物效應。) 10.放突變濃度(MPC):抗菌藥物防止細菌選擇第一步耐藥突變的最低濃度 11.突變選擇窗(MSW):細菌突變耐藥株在MIC到MPC之間的濃度範圍內會被選擇出來 12. 化療指數:LD50/ED50或LD5/ED95。(即動物半數致死量與半數有效量之比,即LD50/ED50的比值來表示或以安全指數即最小中毒量與最大治療量之比,即LD5/ED95來評價) 13.菌群交替症: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後,使敏感細菌受到抑制,不敏感細菌乘機在體內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 14.天然抗生素:由微生物培養液中提取的,如青黴素G。 15.半合成抗生素:對天然抗生素進行結構改造後獲得的,如頭孢菌素。 16.窄譜類:對一種或有限的幾種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殺滅作用的;如青黴素G、異煙肼等。 17.抗菌藥:能抑制或殺滅細菌,用於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藥物。 18.抗生素:某些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物質,對另一些微生物有抑制或殺滅作用。
附圖抗菌藥物的作用機制:p375
h2> 藥理學
......
臨床醫學
內科學
第一篇:呼吸系統疾病
1、小葉性肺炎:是指病原菌通過支氣管侵入,引起細支氣管,終末細支氣管和肺泡的炎症,本病常繼發於其他疾病,多累及肺的下葉,一般無實變體征,常見的病原體有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病毒及病毒支原體等。 2、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指在醫院外罹患的感染性炎症,包括具有明確潛伏的病原體感染而在入院後平均潛伏期內發病的肺炎。 3、 醫院獲得性肺炎(HAP):指患者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於潛伏期,而於入院48小時後在醫院內發生的炎症。 4、肺膿腫:是肺組織壞死形成的膿腔。臨床特徵為高熱,咳嗽和咳大量膿臭痰。胸片X顯示一個或多個含氣液平空洞。 5、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所致。 1支氣管哮喘:是指有多種細胞如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T細胞、中性粒細胞、氣道上皮細胞等,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症。 2.氣道高反應性:是指氣道對各種刺激因子出現過強或過早的收縮反應。 3.速髮型哮喘反應:是指哮喘幾乎在吸入變應原的同時立即發生反應,15—30分鐘達高峰,2小時後逐漸恢復正常。 4.遲髮型哮喘反應:是指哮喘在吸入變應原後6小時左右發生的反應,持續時間長,可達數天。而且臨床症状嚴重,常呈持續性哮喘表現,肺功能損害嚴重而持久 。 1. 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支氣管壁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如患者每年咳嗽、咳痰達3個月以上,連續2年或更長,並可除外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可以診為慢性支氣管炎。 2. 阻塞性肺氣腫:則指肺部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腔出現異常持久的擴張,並伴有肺泡壁和細支氣管的破壞而無明顯的肺纖維化。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種氣流受限而又不完全可逆為特徵的疾病。這種氣流受限常呈漸進性,並伴有肺部對有害塵粒或氣體呈非正常的炎症反應。4、小葉中央型肺氣腫:是由於終末細支氣管或一級呼吸性細支氣管炎症導致官腔狹窄,其遠端的二級呼吸性細支氣管呈囊狀擴張,且擴張的呼吸性細支氣管位於二級小葉的中央區的肺氣腫。 5.小葉中央型肺氣腫: 指直徑小於2mm的氣道。 1,原發症候群:肺部的原發病灶、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結炎,統稱為原發症候群 2,科赫現象: 初次感染與再次感染機體對結核再感染與初感染所表現出不同的現象,稱為科赫現象。 1. 中心型肺癌:系指發生於支氣管、葉支氣管及肺段支氣管的肺癌,以鱗癌和未分化癌居多。 2. 周圍型肺癌:又稱肺野型,系指發生於肺段以下支氣管直到細小支氣管的肺癌。 3. 所謂霍納氏症候群:指的是植物神經主要是頸部交感神經節的損傷等引起的特徵性的一群眼部症状。頸部交感神經徑路的任何一段受損都可發生本病。 4.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是最常見的肺部原發性惡性腫瘤。 5. 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是由於上腔靜脈被附近腫大的轉移性淋巴結壓迫或右上肺的原發性肺癌侵犯,以及腔靜脈內癌栓阻塞靜脈迴流引起。 1、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由肺組織、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變引起肺組織結構和(或)功能異常,產生肺血管阻力增大,肺動脈壓力升高,使右心室擴張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心功能衰竭的心臟病,並排除先天性心臟病和左心病變引起者。 2、肺動脈高壓:可因肺循環阻力增加,右心負荷增大最終導致右心衰。其診斷標準為海平面、靜息狀態下平均肺動脈壓>25mmHg,或者運動狀態下平均肺動脈壓>30 mmHg。 3、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外呼吸功能嚴重障礙,以致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瀦留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障礙的臨床症候群。其標準為:海平面靜息狀態呼吸空氣的情況下動脈血氧分壓(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50mmHg。 4、 肺性腦病(Pulmonary Encephalopathy):由於胸肺疾患而引起的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瀦留(II型呼吸衰竭)而出現的一些精神症状,如躁狂、昏睡、昏睡、意識喪失等稱為肺性腦病。 5、 彌散障礙:是指由於肺泡膜面積減少或肺泡膜異常增厚所引起的氣體交換障礙。 6、機械通氣:是藉助呼吸機建立氣道口與肺泡間的壓力差,給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以呼吸支持,即利用機械裝置來代替、控制或改變自主呼吸運動的一種通氣方式。
第二篇:心血管系統疾病
1、 心力衰竭:指心臟當時不能搏出同靜脈迴流及身體組織代謝所需相稱的血液供應。往往由各種疾病引起心肌收縮能力減弱,從而使心臟的血液輸出量減少,不足以滿足機體的需要,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症状和體征。 2、心源性哮喘:由於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腫等引起的發作性氣喘,其發作時的臨床表現可與支氣管哮喘相似。心源性哮喘既往有高血壓或心臟病歷史,哮喘時,伴有頻繁咳嗽、咳泡沫樣特別是血沫樣痰,心臟擴大,心律失常和心音異常等 3、6分鐘步行試驗:用以評定慢性心衰患者的運動耐力的方法,要求患者在平直的走廊里儘可能快的行走,測定6分鐘步行距離,若6分鐘步行距離小於150m,表明為重度心功能不全,150~425m為中度,426~550m為輕度。 4、細胞和組織的重塑:RAAS被激活後,血管緊張素及醛固酮分泌增加,使心肌、血管平滑肌、血管內皮細胞等發生一系列變化。 5、 心律失常:是多種原因引起的心臟衝動的起源、頻率、節律、傳導速度的激動次序方面異常,即心臟衝動的形成和傳導發生障礙,致使整個心臟或部分心臟跳動過快、過慢或不規則。 3、 孤立性房顫:房顫發生在無心臟病變的中青年者,也稱特發性房顫。完全性代償間歇:期前收縮前後PP間期為竇性PP間期的兩倍,稱為完全性代償間歇。 2、 Adams-Stokes症候群:又稱阿—斯症候群,是指心源性腦缺氧症候群,患者由於心室率過慢導致腦缺血,可出現暫時性意識喪失,甚至抽搐。 2,、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簡稱病竇症候群,是由竇房結病變導致功能減退,產生多種心律失常的綜合表現。ECG主要表現包括:(1)持續而顯著的竇緩(50bpm以下),且並非由於藥物引起;(2)竇性停搏或竇房阻滯;(3)竇房阻滯與房室傳導阻滯同時並存;(4)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症候群 1.高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收縮壓和(或)舒張壓的持續升高,是一種臨床表現。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其中病因不明的為原發性,而繼發性高血壓是指本身有明確而獨立的病因,血壓升高僅為其一種臨床表現。我國採用國際上的標準,即收縮壓大於等於14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等於90mmHg,即診斷為高血壓。 2. 惡性高血壓:發病較急劇,舒張壓持續≥130mmHg,伴有頭痛、視力模糊、眼底出血、滲出和乳頭水腫,持續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腎衰竭等腎臟損害表現。病理上以腎小動脈纖維樣壞死為突出特徵。進展迅速,如不給予及時治療,預後不佳,可死於腎衰竭、腦卒中或心力衰竭。 3. 高血壓腦病:指在血壓升高,同時出現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症象。發生機制可能為過高的血壓突破了腦血管的自身調節機制,導致腦灌注過多致腦水腫。臨床表現有嚴重頭痛、嘔吐、神志改變,較輕者可僅有煩躁、意識模糊,嚴重者可發生抽搐、昏迷。 4. 高血壓危象:是指高血壓患者在短期內,由於交感神經活動亢進,周圍血管阻力的突然上升,血壓明顯升高,影響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出現頭痛、煩躁、眩暈、噁心、嘔吐、心悸、氣急及視力模糊等症象。 5.「白大衣性高血壓」:是指在診所內血壓升高,而在診所外血壓正常的現象。 1.DCM,即擴張型心肌病。主要是以單側或者雙側的心腔擴大,心肌的收縮功能減退為特徵,伴有或者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伴心律失常的一種原發性心肌病。 2.HCM:即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左心室或者右心室肥厚為特徵,常為不對稱肥厚並且累及室間隔,左心室充盈受阻,舒張期順應性下降為基本病態的心肌病。 3.酒精性心肌病:指長期且每日大量飲酒(純乙醇125ml/d,持續10年以上),排除其他心臟病,表現酷似擴張型心肌病的一種特異性心肌病。 4.SAM征: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病人可見室間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心室內突出,二尖瓣前葉在收縮期向前方運動,即為SAM征。 5.圍生期心肌病:是一種在妊娠末期或產後20周之內首次出現的,表現類似於擴張型心肌病的多因素參與的特異性心肌病,此病的特徵之一是體循環及肺循環栓塞的發生率高。
第三篇:血液系統疾病
1..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導致外周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Anemia:是指人體外周血紅細胞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常見臨床症状。 1、轉鐵蛋白飽和度:轉鐵蛋白飽和度,指血清鐵與轉鐵蛋白結合能力的比值,即血清鐵除以總鐵結合力的百分比。 2、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是體內鐵的儲存不能滿足正常紅細胞生成的需要而發生的貧血。是由於鐵攝入量不足、吸收量減少、需要量增加、鐵利用障礙或丟失過多所至。 1、再生障礙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是由於骨髓造血組織顯著減少、造血功能衰竭所引起的一組貧血,以全血細胞減少為特徵,臨床上貧血、出血、感染三組症状並存。 2、急性重型再障—1型:又稱AAA,發病急,貧血進行性加重,常伴嚴重感染和/或出血。血象具備下述三項中兩項:網織紅細胞絕對值<15×10^9/L,中性粒細胞<0.5×10^9/L,和血小板<20×10^9/L。骨髓增生廣泛重度減低 1、溶血性疾病:溶血發生而骨髓能夠代償時(骨髓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償能力)可以不出現貧血,稱為溶血性疾病。 2、血管內溶血:紅細胞直接在血液循環中破裂,血紅蛋白直接釋放入血漿。 3、血管外溶血:紅細胞在(肝、脾、骨髓等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破壞消失。 4、PNH:也稱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是一種由於後天獲得性膜缺陷,造成紅細胞對補體的敏感性增加,從而引起血管內溶血的疾病。 5、Heinz小體:是紅細胞內變性血紅蛋白的沉澱物,見於不穩定性血紅蛋白病,G-6-PD缺乏症等所致的溶血性貧血,經體外活體染色後,在光學顯微鏡下見到紅細胞內1~2um大小顆粒的折光小體,大多分布於細胞膜上,即為Heinz小體。 1、白血病: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幹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組織中大量增生累積,使正常造血受抑制,並浸潤其他器官和組織。
2、类白血病反应:是某种因素刺激机体的造血组织而引起的某种细胞增多或左移反应,似白血病现象。
3、白血病複發:指白血病治療CR後,在身體任何部位出現可檢出的白血病細胞。以骨髓複發最常見。 4、造血幹細胞:骨髓造血幹細胞又稱多能幹細胞,包括多能祖細胞和 淋巴系祖細胞。多能祖細胞進一步分化為原粒細胞、原單核細胞、原紅細胞和巨核細胞,淋巴祖細胞在骨髓內分為T、B淋巴細胞。 5、綠色瘤:為粒細胞白血病形成的粒細胞肉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位最常見,可引起眼球突出,復視或失明。 6、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導致外周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 7、DIC: 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纖溶系統,導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並繼發性纖溶亢進,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環衰竭的臨床症候群
第四篇:消化系統疾病
1. 萎縮性胃炎:胃粘膜萎縮變薄,腺體減少或消失,炎症不明顯。 2.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由各種病因引起的以胃粘膜多發性糜爛為特徵的急性胃粘膜病變,常伴有胃粘膜出血,可伴有一過性淺潰瘍形成。 3. Curling潰瘍:燒傷所致胃粘膜出糜爛出血,嚴重者發生急性潰瘍並大量出血,此由燒傷所致的潰瘍稱Curling潰瘍。 4.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腹脹、噯氣,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上腹不適症状,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症状的器質病變的一組臨床症候群狀。 1、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的慢性潰瘍,即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因潰瘍形成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而得名。潰瘍的粘膜缺損超過黏膜肌層,不同於糜爛。 2、球後潰瘍:十二指腸大多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發生在球部遠段十二指腸的潰瘍稱球後潰瘍。多發生在十二指腸乳頭的近端。具有DU的臨床特點,但午夜及背部放射痛多見,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較易並發出血。 3、複合潰瘍:指胃和十二指腸同時發生的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往往先於胃潰瘍出現,幽門梗阻發生率較高。 4、Zollinger-Ellisons syndrome:(胰源性潰瘍症候群)是胰腺非B細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刺激胃壁細胞增生,分泌大量胃酸,使上消化道長期處於高胃酸環境之中,導致胃、十二指腸球部和其他部分發生多發性潰瘍。 1、肝掌:肝硬化失代償期時,對雌激素的滅活減弱,雌激素增多,在手掌大魚際、小魚際和指端腹側部位有紅斑,稱為肝掌。 2、自發性腹膜炎:是指沒有胃腸道穿孔等感染原因而發生的腹膜急性瀰漫性細菌炎症。 3、肝腎症候群:肝硬化失代償期出現大量腹水時,由於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及腎內血流重分布等因素,出現的一組症状,如自發性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症、稀釋性低鈉血症和低尿鈉,腎臟卻無重要病理改變。 4、門脈高壓性胃病:肝硬化患者門靜脈壓力增高,胃黏膜可見淤血、水腫和糜爛呈馬賽克或蛇皮樣改變。 5、稀釋性低鈉血症:是肝硬化患者常見的電解質紊亂之一,由於長期利尿或大量放腹水導致鈉丟失,抗利尿激素增多致水瀦留超過鈉瀦留 1、原發性肝癌:是指肝細胞或肝內膽管細胞發生的癌 2、小肝癌:孤立的直徑小於3CM的癌結節或相鄰兩個癌結節直徑之和小於3CM 者稱為小肝癌 3、亞臨床肝癌:經甲胎蛋白(AFP)普查檢出的早期病例可無任何症状和體征稱 為亞臨床肝癌 4、原發性肝癌伴癌症候群:是指原發性肝癌患者由於癌腫本身代謝異常或癌組 織對機體影響而引起內分泌或代謝異常的一組症候群。主要表現為自發性低血糖 症、紅細胞增多症;其他罕見的高鈣血症、高脂血症、類癌症候群。 1.急性胰腺炎:是胰酶在胰腺內被激活後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的化學性炎症。 2.Grey-Turner征: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是因胰酶、壞死組織及出血沿腹膜間隙與肌層滲入腹壁下,致兩側脅腹部皮膚呈暗灰藍色。 3.鈣皂斑:急性壞死型胰腺炎有較大範圍的脂肪壞死灶,散落在胰腺或胰腺周圍組織如大網膜,稱為鈣皂斑。 1.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腸和結腸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 2.中毒性巨結腸:多發生在爆髮型或重症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此時結腸病變廣泛而嚴重,累及肌層與腸神經,腸壁張力減退,結腸蠕動消失,腸內容物與氣體大量積聚,引起急性結腸擴張,以橫結腸最嚴重。常因低鉀、鋇劑灌腸、使用抗膽鹼能藥物或阿片類製劑而誘發。臨床表現為病情急劇惡化,毒血症明顯,有脫水和電解質平衡紊亂,出現鼓腸、腹部壓痛,腸鳴音消失。
第五篇:泌尿系統疾病
1、尿路感染:簡稱尿感,是指各種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長、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 2、 無症状細菌尿:是指患者有真性細菌尿,而無尿路感染的症状。致病菌多為大腸埃希菌。尿道症候群:患者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但多次檢查均無真性細菌尿。 3、 重新感染:治療後症状消失,尿菌陰性,但在停藥6周後再次出現真性細菌尿,菌株與上次不同,稱重新感染。 4、 複發:治療後症状消失,尿菌陰轉後在6周內再次出現真性細菌尿,菌株與上次相同,稱複發。 1、腎小球濾過率:是指腎在單位時間內清除血漿中某種物質的能力,正常值平均在90--110ml/min左右,女性較男性略低。 2、腎炎症候群:是以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壓為特點的症候群,按病程及腎功能改變,可分為急性腎炎症候群,急進性腎炎症候群,和慢性腎炎症候群。 3、急進性腎炎症候群:是指急性起病,病程不足一年者,以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壓為特點的症候群。 4、急進性腎小球腎炎:是以急性腎炎症候群、腎功能急劇惡化、多早尿期出現少尿性急性腎衰竭為臨床特徵,病理類型為新月體性腎小球腎炎的一組疾病。 5、隱匿性腎小球腎炎:及無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系指無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而僅表現為腎小球源性血尿和(或)蛋白尿的一組腎小球疾病。 1、透析失衡症候群:初次透析者可發生透析失衡症候群,主要是血尿素氮等物質降低過快,導致細胞內外液間滲透壓失衡,引起顱內壓增加和腦水腫所致,出現噁心、嘔吐、頭痛,重者可出現驚厥。 2、uremic toxins:即尿素症毒素,腎功能衰竭時不能充分排泄代謝廢物(主要是蛋白質和胺基酸代謝廢物),不能降解某些內分泌激素,致使其蓄積在體內而引起毒性作用,引起某些尿毒症症状。 3、慢性腎衰急性加重:慢性腎衰本身已相對較重,或其病程加重過程未能反映急性腎衰演變特點,稱之為慢性腎衰急性加重。 4、慢性腎功能衰竭:是指慢性腎臟病引起的腎小球濾過壓(GFR)下降及與此相關的代謝紊亂和臨床症状組成的症候群,簡稱慢性腎衰。其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腎功能代償期 2)腎功能失代償期3)腎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4)尿毒症期。 5、慢性腎臟病: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腎臟結構和功能障礙(腎臟損傷病史>3個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損傷、血液或尿液成分異常,及影像學檢查異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R>60ml/min)超過3個月,稱為慢性腎臟病。
第六篇:內分泌系統疾病
1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臨床表現有多系統損害症状的慢性系統性全身免疫性疾病,其血清具有抗核抗體為主的大量不同的自身抗體。 147.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148. GDM:妊娠過程中初次發現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異常,不論是否需用胰島素或單用飲食治療,也不論分娩後這一情況是否持續,均可認為是妊娠期糖尿病。 149. 胰島素抵抗:指胰島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臟、肌肉和脂肪組織)對胰島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 150. 黎明現象:採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後夜間血糖控制良好,也無低血糖發生,僅於黎明一段短時間出現高血糖,其機制可能為皮質醇、生長激素等胰島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所致。 151. Somogyi效應:採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後在夜間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覺,但導致體內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繼而發生低血糖後的反跳性高血糖。 152. 甲狀腺毒症:是指組織暴露於過量甲狀腺激素條件下發生的一組臨床症候群。根據甲狀腺的功能狀態,甲狀腺毒症可分類為甲狀腺功能亢進類型和非甲狀腺功能亢進類型。 153. Graves病:又稱為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它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為:①甲狀腺毒症;②瀰漫性甲狀腺腫;③眼征;④脛前粘液性水腫。 154.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hypothyroidism)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低甲狀腺激素血症或甲狀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低代謝症候群,其病理特徵是粘多糖在組織和皮膚堆積,表現為粘液性水腫。 156. 中毒:進入人體的化學物質達到中毒量時導致組織及器官損害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158. 中間型症候群:在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後24~26小時及復能藥用量不足患者,經治療膽鹼能危象消失,意識清醒或未恢復,遲發性多發神經病發生前,突然出現屈頸肌,四肢近端肌和Ⅲ、Ⅶ、Ⅸ、Ⅹ對腦神經支配的肌肉無力,出現眼瞼下垂、眼外展障礙、呼吸肌麻痹。157. 遲發性腦病:急性中重度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症状消失2~3周後出現遲發神經損害。
第七篇:常用名詞
1. 哮喘持續狀態:嚴重的哮喘發作持續24小時以上者。
2. 高血壓危象:短期內血壓急劇升高,舒張壓超過120mmhg或130mmhg並伴一系列嚴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臨床現象。(hypertensive crisis)為了便於選擇治療,又將其分為高血壓急症和高血壓危症。
3. 猝死:突然發病、心臟驟停而迅速死亡(瞬間~24小時)。
4. 癲癇持續狀態:是指癲癇一次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或連續多次發作,發作間歇意識不能恢復者。易導致腦缺氧、腦水腫及代謝紊亂,甚至引起生命功能衰竭而死亡,或造成持久性腦損害後遺症。
5. 膀胱刺激症状:尿頻、尿急、尿痛,稱為膀胱刺激症状。
6. 腦休剋期:腦部遭受損傷(組織損傷或內部結構損害)之後,大腦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反射減弱或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此階段臨床上稱腦休剋期。
7. 木僵狀態:木僵為深度精神運動抑制的表現,這些病人的主動活動明顯減少或完全不動,姿態持續固定、啞然無語、抗拒違拗。
8. 脊髓休克:脊髓突然受到打擊後,其功能處於高度抑制狀態,受損平面以下感覺,運動皆喪失,病理徵引不出,張力下降。
9. 瀕死狀態:病人瀕臨死亡狀態,病人生命體征出現明顯改變,呼吸極度困難,大汗淋漓,病人處於極度恐懼狀態。
10. 植物人:大腦皮層的高級活動喪失,但部分植物神經功能尚存,臨床上稱植物人。
11. 腹膜刺激症状:腹部壓痛、反跳痛病肌衛,稱為腹膜刺激症状。
12. 心房撲動:是發生於心房的衝動頻率較房性心動過速更快的異味心律失常。心房撲動時,心房內產生每分鐘約300次的快而規律的衝動,心房收縮快而協調,臨床上分陣發性和慢性兩種;陣發性者時發時止。慢性則持續達數月以上,陣發性者經反覆發作可轉為慢性。
13. 心房纖維性顫動:是發生於心房內的衝動頻率極快的異位心律失常:心房內產生每分鐘為350~600次的不規則衝動,心房內各部分肌纖維極不協調地亂顫,心房喪失了有效的機械性收縮,臨床上分陣發性和持續性兩種類型。
14. 非特異性免疫:機體對各種抗原物質產生相同的免疫反應,稱為非特異性免疫。它是人類在長期進化過程中不斷與外界抗原物質接觸而建立起來的,並能遺傳給後代。
15. 特異性免疫:是個體在出生後形成的。機體受到抗原刺激後,能對抗原發生專一性免疫反應,稱為特異性免疫。
16. 細胞免疫:系指由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現知T細胞表面有免疫球蛋白作抗原受體。
17. 體液免疫:系指由於抗體產生的免疫,因抗體分布在體液內,故稱為體液免疫。
18. 腦死亡:當人的感覺和認識力(理性和思維)不可逆地喪失時(不一定要全腦功能喪失),即判定為腦死亡。對腦死亡判斷的標準世界各國學者意見尚未完全統一。以下幾點為多數學者所公認:a 無自主呼吸,需人工呼吸機維持;b 無皮層功能,腦幹反射消失,對刺激全無反應;c 腦電圖平線或等電位腦電圖;d 腦幹誘發電位消失;e 前庭變溫試驗及電眼震圖陰性。
未完待續......希望大家支持!
外科學
1、腹外疝:由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腹膜壁層,經腹壁薄弱點或空隙,向體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側邊是腹壁下動脈,內側邊為腹直肌外側緣,底邊為腹股溝韌帶。 3、早期胃癌:胃癌僅限於粘膜或粘膜下層者,無論病灶大小或有無淋巴結轉移,均為~。 4、小胃癌:癌灶直徑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5、微小胃癌:癌灶直徑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點癌:癌灶直徑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麥氏點:沿盲腸的三條結腸帶向頂端追蹤可尋到闌尾基底部。其體表投影約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中外1/3交界處,稱為~。 7、肝蒂:包含有門靜脈、肝動脈、淋巴管、淋巴結和神經。 8、第一肝門:門靜脈、肝動脈和肝總管在肝臟面橫溝各自分出左、右干進入肝實質內,稱為~。 9、Glisson纖維鞘:門靜脈、肝動脈和肝膽管的管道分布大體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稱為~。 10、第二肝門:三條主要的肝靜脈在肝後上方的靜脈窩進入下腔靜脈,稱~。 11、第三肝門:肝的小部分血液經數支肝短靜脈流入肝後方的下腔靜脈,稱~。 12、膽囊三角(Calot三角):膽囊管、肝總管、肝下緣所構成的三角區。 13、Mirizzi症候群:是特殊類型的膽囊結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膽囊管與肝總管伴行過長或者膽囊管與膽總管匯合位置過低,持續嵌頓於膽囊頸部的和較大的膽囊管結石壓迫肝總管,引起肝總管狹窄;反覆的炎症發作更導致膽囊肝總管瘺管,膽囊管消失、結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總管。臨床特點是反覆發作膽囊炎及膽管炎,明顯的梗阻性黃疸。膽道影像學檢查可見膽囊或增大、肝總管擴張、膽總管正常。 14、夏柯氏三聯征Charcot三聯征:見於肝外膽管結石,為腹痛、寒戰高熱、黃疸。 15、瑞羅茨五聯征Reynolds五聯征:見於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腹痛、寒戰高熱、黃疸、休克、神經中樞系統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症。按病理分類可分為水腫性和出血壞死性。 17、解剖複位:骨折段通過複位,恢復了正常的解剖關係,對位(兩骨折端的接觸面)和對線(兩骨折段在縱軸上的關係)完全良好時,稱~。 18、功能複位:經複位後,兩骨折段雖未恢復至正常的解剖關係,但在骨折癒合後對肢體功能無明顯影響者,稱~。 19、顱內壓ICP:是指顱腔內容物對顱腔所產身的壓力,正常成人為70-200mmh2o 20、腎自截:腎結核時,由於輸尿管完全閉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結合炎症好轉或痊癒,尿液檢查菌體陰性。 21、張力性氣胸:又稱高壓性氣胸,氣胸裂口與胸膜腔形成活瓣,氣體只能進入胸腔不能排除,隨著氣體的增多,患肺健肺均受壓,形成嚴重的呼吸循環衰竭。 22、 Colles骨折:橈骨遠端骨折,伴尺骨小頭脫位,骨折遠端向背側尺側移位,近側向掌側移位,形成典型的銀叉 槍刺樣畸形。 23、桔皮樣改變:乳腺癌晚期,淋巴液瀦留,致乳房腫脹,使皮膚毛囊呈現小凹。 24、Dugas征陽性:肩關節脫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上。 25、尿瀦留:膀胱內充滿尿液,但不能排出。 26、顱內壓增高:ICP持續超過200mmh2o 27、腦疝:是ICP增高的嚴重後果,是由於顱內壓力增高超過了腦部的自身代償能力,腦組織從壓力高處向壓力低處移位,壓迫腦幹、血管和腦神經,引起腦幹損害及腦脊液循環通道受租而產生的一系列嚴重變化。 28、顱骨骨折:指顱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顱骨結構的改變。 29、腦損傷:是指腦膜、腦組織、腦血管及腦神經的損傷。 30、原發性腦損傷:是指在受傷當時,暴力作用於頭部立即發生的腦損傷。 31、繼發性腦損傷:是指受傷一定時間後出現的腦受損病變。 32、創傷性窒息:當胸腹部受到猛烈的擠壓或爆炸產生的高壓氣浪衝擊時,致使胸腹腔壓力急劇升高,上腔靜脈壓力隨之上升,引起腦、頭面部和上胸部毛細血管破裂,表現為彌散性點狀出血。 33、中間清醒期「腦外傷後原發性昏迷和繼發性昏迷之間的時間。 34、顱內腫瘤:指顱內佔位性的新生物。 35、腦膿腫:化膿性細菌侵入腦組織引起化膿性炎症並形成局限性膿腫。 36、顱內動脈瘤:是指顱內動脈管壁上的異常膨出部分。 37、腦積水:是指腦脊液循環受租、吸收障礙或分泌過多,使大量的腦脊液積聚於腦室系統或蛛網膜下腔,導致腦室或蛛網膜下腔擴大,形成頭顱擴大、顱內壓增高和腦功能障礙。 38、甲狀腺亢進:是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的引起的內分泌疾病。 39、連枷胸:相鄰多根多處肋骨骨折時,傷部肋骨的前後端失去支持,該處胸壁軟化,發生浮動,這類胸廓稱為。 40、反常呼吸運動:連枷胸時胸壁出現反常呼吸運動;表現為吸氣時軟化的胸壁內陷,不隨其餘胸廓向外擴展,呼氣時則相反。 41、縱隔撲動:胸壁軟化時由於兩側胸膜腔壓力不平衡時出現,引起體內缺氧和二氧化碳滯留,影響靜脈血迴流,嚴重時發生呼吸和循環功能障礙。 42、氣胸:胸膜腔內積氣。 43、血胸:胸膜腔積血。 44、血氣胸:血胸和氣胸同時存在。 45、胸腹聯合傷:下胸、上腹部開放性或閉合性損傷造成膈肌破裂,同時伴有胸、腹腔臟器損傷。 46、胸腔閉式引流:胸膜腔內插入引流管,管的下方置於引流瓶水中,利用水的作用,維持引流單一方向,避免逆流,以重建胸膜腔付壓。 47、肺癌:起源於支氣管黏膜上皮的癌。 48、腹式呼吸:是以膈肌運動為主的呼吸。病人用鼻吸氣,吸氣時將腹部向外硼起,屏氣1-2秒,以使肺泡張開,呼氣時讓氣體從口中慢慢呼出。 49、先天性心臟病:是指先天發育異常而未能自愈的在一組心臟病,其中以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和法洛氏四聯征常見。 50、動脈導管未閉:是指出生後動脈導管未閉合形成的主動脈和肺動脈之間的異常通道,若嬰兒出生後12周動脈導管仍沒有閉索稱為。 51、法洛氏四聯征:為最常見的的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有四個基本病變:即主動脈騎跨、肺動脈狹窄和室間隔缺損,右心室肥厚。 52、低心排症候群:是心臟術後常見的的併發症,病人表現為:BP低、CVP高,呼吸急促,動脈血氧分壓下降、HR快、尿少、面色蒼白、四肢濕冷等。 53、聯合瓣膜病變:兩個或兩個以上瓣膜同時受累。 54、冠心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是由於冠狀動脈內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導致管腔狹窄,心肌缺血甚至壞死的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病。 55、腹外疝:是腹腔內臟器或組織離開了原來的部位,經腹壁或盆壁的薄弱點或缺損處向體表突出而成,是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56、疝環:也稱疝門,是疝突向體表的門戶,就是腹壁薄弱點或缺損所在。 57、疝囊:是壁層腹膜經疝環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囊頸是疝囊與腹腔之間的通道。 58、疝內容物:是進入疝囊的腹腔內臟器或組織。 59、疝外被蓋: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層組織。 60、易復性疝:疝內容物可回納入腹腔的。 61、難復性疝:疝內容物不能完全回納到腹腔。 62、嵌頓性疝:疝內容物不能回納到腹腔者。 63、絞榨性疝:嵌頓性疝發展致腸壁動脈血留障礙階段。 64、腹股溝斜疝:是指疝內容物經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內環突出,向下向前經過腹股溝管,再穿過腹股溝外環並可進入陰囊。 65、腹股溝直疝:老年人多見,是疝內容物從腹壁下動脈內側的腹股溝三角區直接向後向前突出,不經過內環,也不進入陰囊。 66、股疝:以中年女性多見,是疝囊經股管、股環向股部卵圓窩突出。 67、臍疝:是疝囊由臍環突出體外。 68、急性化膿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膿性細菌所引起的腹膜腔急性感染。 69、原發性腹膜炎:腹腔內無原發病灶,而是血源性引起的。 70、繼發性腹膜炎:繼發於腹腔內空腔臟器穿孔、損傷破裂、炎症擴散和手術污染等所引起的腹膜炎。 71、腹膜刺激征:腹部有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是腹膜炎的重要體征。 72、傾倒症候群:胃大部切除術後,當病人進食,特別是進甜的流質後10-20分鐘發生,病人感覺劍突下不適,心悸、伐力、出汗、頭昏、噁心、嘔吐甚至虛脫,並伴有腸鳴和腹瀉,平臥數分鐘可緩解。 73、早期胃癌:指所有局限於黏膜或黏膜下層的胃癌。 74、小胃癌:胃鏡檢查直徑在6-10mm的癌灶。 75、微下胃癌:直徑《5mm的癌灶。 76、腸梗阻: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運行、順利通過腸道。 77、機械性腸梗阻:各種原因引起腸腔變窄,腸內容物通過障礙。 78、麻痹性腸梗阻:是腸管喪失蠕動功能,導致腸內容物停止運行。 79、痙攣性腸梗阻:是由於腸壁肌肉超常收縮所致。 80、血運性腸梗阻:由於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腸管血運障礙,繼而發生腸麻痹,腸內容物不能通過。 81、閉襻性腸梗阻:一段腸襻兩端完全組塞,如腸扭轉。 82、粘連性腸梗阻:因粘連致腸管成角,或腹腔內粘連帶壓迫腸管引起的。臨床上最常見。 83、腸扭轉:一段腸管沿其系膜長軸旋轉所形成的。 84、腸套疊:一段腸管套入其臨近腸管腸腔內。 85、人工肛門:(結腸造口)是將近端結腸固定於腹壁外,糞便由此排出體外。 86、肛裂:是齒狀線以下肛管皮膚全層列開後形成的小潰瘍。 87、直腸肛管周圍膿腫:是指直腸肛管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的感染。 88、肛瘺:是肛管與直腸下端與肛周皮膚間的感染性管道。 89、痔:是直腸下段黏膜下或肛管皮膚下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塊,並因此而引起出血、栓塞或團塊脫出。 90、門靜脈高壓:是因門靜脈血流受阻、血液淤滯引起門靜脈系統壓力增高的症候群。 91、膽石病;是膽囊和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 92、夏柯氏三聯症:腹痛、寒戰和高熱、黃膽。 93、蕾若五連症:在三連基礎上出現休克和精神症状。 94、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極其周圍組織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而引起的急性化學性炎症為主的疾病。 95、藍-棕色斑:因胰酶及壞死組織液穿過筋膜與肌層滲入腹壁下,可在季肋及腹部形成(grey-turner)。或臍周皮膚青紫(cullen) 96、下肢靜脈曲張:是指下肢淺表靜脈內因血流障礙而引起的靜脈擴張迂曲、晚期常並發小腿慢性潰瘍。
五官科學
婦產科學
傳染病學
......
關於「醫學名詞大全」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