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虛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八虛,人體部位名。指兩側肘、腋、髀、胸等八關節。《靈樞.邪客》:「人有八虛,……以候五臟,……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拘攣也。」八虛,在《內經》中僅出現在《靈樞.邪客》篇,是專門用於人體部位的術語,是指人體兩側肘、腋、髀、膕八個部位。

「虛」在這裡的含義為虛陷、薄弱之處。《內經》認為,這八處部位有五臟真氣所過、相應血絡所布等,故與五臟聯繫密切;又為關節屈曲處體表虛陷之地,氣血相對薄弱,容易受外邪侵擾,或惡血留止。通過其病候反應,如拘攣、不能屈伸、疼痛等,則可以診察五髒的病變情況,這就是所謂「八虛以候五臟」(《類經.疾病類》),具體來說,雙肘部反應心肺,雙腋窩部反應肝,雙髀處反應脾,雙膕窩處反應腎。

對此,歷代的解釋中,只有唐代的楊上善、明代的馬蒔等很少醫家能準確把握,特別是楊上善的表達最為貼切:「八虛者,兩肘、兩腋、兩髀、兩膕。此之虛,故曰八虛。以其虛,故真邪二氣留過,故為機關之室。真過則機關動利,邪留則不得屈伸,故此八虛,候五藏之氣也……此八大節相屬虛處,乃是……機關之室」(《太素.刺法》)。楊氏以一「虛」字既言體表形態,又論生理特點。

後世其他醫家對「八虛」的解釋則不甚妥當,如明代張介賓認為「八虛」與《素問.五臟生成》篇「八溪(溪)」同義,為「筋骨之隙」,這是混淆了概念。清代張志聰將其理解為「關節交會之處」、「骨節之交」,其所言大體位置已明,但仍不夠確切。也就是說,「八虛」既非直指關節腔,也不代表關節本身,而是由關節屈曲處形成的凹窩(楊上善表達為「虛處」)。

今人對此術語的解讀,多含糊地稱其為兩側肘、腋、髀、膕八個關節,是不夠確切的。「八虛」作為人體部位的術語,多用在臨床對疾病的診察和定位。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還有兩個需與人體部位的「八虛」相鑒別的概念,一是「八虛之風」,或「八虛風」、「八虛邪風」等,此指由八個位而來的非當令之風(邪氣),與四時「正風」相對。一是《太素》提到的:「凡有八衰:一曰,血氣虛濁,謂當脈血氣虛也……八曰,理無煙垢。有此八虛,所以賊邪深入,令人卒病也」,此「八虛」當指八種虛損。

【始見文獻】《靈樞.邪客》

【文獻選錄】

1.《靈樞.邪客》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臟。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干兩膕。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

(編者按:《靈樞.邪客》內容,後世還載於《針灸甲乙經》、《針灸問對》、《醫學綱目》、《針方六集》、《景岳全書》、《經絡全書》、《理瀹駢文》、《內經評文》等。)

2.傷寒雜病論.寒病脈證並治》(桂林古本)

寒之為病,腎先受之,其客於五臟之間,脈引而痛。若客於八虛之室,則惡血住留,積久不去,變而成著,可不慎歟!

寒病,骨痛陰痹,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引痛,脈沉而遲,此寒邪干腎也,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其著也,則兩膕痛,甘草乾薑茯苓白朮湯主之。

寒病,兩脅中痛,寒中,行善掣節,逆則頭痛耳聾脈弦而沉遲,此寒邪乘肝也,小柴胡湯主之。其著也,則兩腋急痛,不能轉側,柴胡黃芩芍藥半夏甘草湯主之。

寒病,胸脅支痛,膺背肩胛間痛,甚則喜悲,時發眩,仆而不知人,此寒邪乘心也,通脈四逆湯主之。其著也,則肘外痛,臂不能伸,甘草瀉心湯主之。

寒病,腹滿腸鳴,食不化,飱泄,甚則足痿不收,脈遲而澀,此寒邪乘脾也,理中湯主之。其著也,則髀樞強痛,不能屈伸,枳實白朮茯苓甘草湯主之。

寒病,喘咳少氣,不能報息,口唾涎沫,耳聾,嗌干,此寒邪乘肺也,脈沉而遲者,甘草乾薑湯主之;其著也,則肘內痛,轉側不便,枳實橘皮桔梗半夏生薑甘草湯主之。

3.《針灸甲乙經.八虛受病發拘攣》卷十

黃帝問曰:人有八虛,各以何候?岐伯對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凡此八虛者,此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由,是八邪氣惡血因而得留,留則傷筋骨,機關不得屈伸,故拘攣。

暴拘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主之。腋拘攣,暴脈急,引脅而痛,內引心肺,譩譆主之。從項至脊,自脊以下至十二椎,應手刺之,立已。轉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引之,可令立快矣。

4.《太素.刺法》卷二十二

黃帝問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藏。(八虛者,兩肘、兩腋、兩髀、兩膕。此之虛,故曰八虛。以其虛,故真邪二氣留過,故為機關之室。真過則機關動利,邪留則不得屈伸,故此八虛,候五藏之氣也。平按:各何以候袁刻作各以何候,曰上袁刻脫答字。)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兩肘,肺脈手太陰、心脈手少陰二脈所行,故肺心有邪,肘為候也。)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兩腋脅下,肝氣在中,肝有邪,腋為候也。)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脾足太陰脈,循股內前廉入腹,故脾有邪,髀為候也。)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腎脈足少陰,出膕內廉,故腎有邪,膕為候也。)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因不得住留,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此八大節相屬虛處,乃是□□之動□機關又□□□□□□□□□□機關之室。痀,其俱反,曲脊背偃也。平按:因不得住留《靈樞》作固不得住留。故痀攣《靈樞》作故病攣也。)

5.《靈樞注證發微.邪客》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攣也。【此明言八虛之可以候五臟也。八虛者,即下兩肘、兩腋、兩髀、兩膕之間,由五臟內虛,以致虛邪客之而為病也。肺之經脈,自胸之中府,以入兩肘之俠白等穴;心之經脈,自肘上極泉,以行於少海等穴,故肺心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肘也。肝之經脈,自足大指之大敦,以行於腋下之期門等穴,故肝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腋也。脾之經脈,自足大指之隱白,以行於髀之血海等穴,故脾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髀也。腎之經脈,自足心湧泉,以行於膕之陰谷等穴,故腎有邪,其邪氣當流於兩膕也。(膝後曲處為膕。)凡此八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脈之所游,非邪氣惡血可以住留之所,若住留之則經絡傷,而骨節機關不得屈伸,其病當為拘攣矣。其始也,由五臟虛而邪氣流於八所;其既也,即八所而可以候五臟,故曰八虛可以候五臟也。】

6.《類經.經絡類.諸脈髓筋血氣溪谷所屬》卷八

諸脈者皆屬於目,【大惑論曰:五藏六府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口問篇曰:目者宗脈之所聚也,故諸脈者皆屬於目。】諸髓者皆屬於腦【腦為髓海,故諸髓皆屬之。】諸筋者皆屬於節【筋力堅強,所以連屬骨節,如宣五氣篇曰:久行傷筋,以諸筋皆屬於節故也。】諸血者皆屬於心【陰陽應象大論曰:心生血,痿論曰:心主身之血脈,故諸血皆屬於也。】諸氣者皆屬於肺【調經論,本神篇,皆曰肺藏氣,五味篇曰: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此諸氣之皆屬於肺也。】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四支者兩手兩足也,八溪者,手有肘與腋,足有骻與膕也,此四支之關節,故稱為溪,朝夕者,言人之諸脈髓筋血氣,無不由此出入,而朝夕運行不離也,邪客篇曰:人有八虛,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即此之謂,一曰朝夕,即潮汐之義言人身氣血往來,如海潮之消長,早曰潮,晚曰汐者亦通】。

7.《類經.疾病類.八虛以候五藏》卷十四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何以候。【八虛,即《五藏生成篇》所謂八溪也,是皆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虛。】岐伯答曰:以候五藏。【謂可因八虛以察五藏之病。】

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流於兩肘【人之五藏,惟肺與心居於鬲上,其經屬手,脾肝腎俱在鬲下,其經屬足,故肺心有邪,乘虛而聚,其氣必留於二肘,在肺則尺澤,在心則少海次之。】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肝與膽合,其經自足而上,皆行脅腋之間,故肝邪乘虛而聚者,其氣當流於兩腋,即期門淵腋等穴之次。】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脾與胃合,其脈皆自脛股上出沖門氣沖之間,故邪氣留於髀跨間者,知為脾經之病,髀,並米切,又音比。】

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腎與膀胱為表裡,其經皆出膝後陰谷委中之間,故邪氣留兩膕者,知為腎經之病,膕音國。】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機,樞機也,關,要會處也,室,猶房室也,凡此八者,皆氣血之所由行也,正氣居之則為用,邪氣居之則傷經絡機關,而屈伸為之不利,此八虛可候五藏也。痀音枸。】

8.《素問集注.刺禁論》卷六

刺膺中陷中肺。為喘逆仰息……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肘中、手太陰天澤穴也。內陷者。不能瀉出其邪。而致氣歸於內也。氣不得出。則血不得散。故不能屈伸也。按《靈樞經》云:肺心有邪,其血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脈之所游,邪氣惡血,故不可留住,留住則傷絡脈骨節,機關不得屈伸而病攣也。)

9.《靈樞集注.邪客》卷八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不得屈伸,故病攣也。【此言五臟之血氣。從機關之虛。出於膚表。與營衛宗氣之相合也。《九針》章曰。節之交。神氣之所遊行出入。兩肘兩腋兩髀兩膕。乃關節交會之處。心臟之神氣。從此而出。如五臟有邪。則氣留於此。而不得布散矣。正氣之所過謂五臟之經脈。各從此而經過。邪氣住留。則傷經絡。謂邪在於皮膚留而不去。則傷經絡矣。此言機關之室。在於骨節之交。五臟之血氣。從此而出於分肉皮膚。不涉於血脈也。故五臟有邪。則氣留於此。如外感於邪氣。惡血留滯於此。則骨節機關。不得屈伸而病攣也。按本篇論營氣行於脈中。衛氣行於脈外。而宗氣貫心脈而行於脈中。從手太陰而行於脈外。衛氣日行於皮膚分肉。夜行於五臟之陰。而五臟之氣。又從機關之虛。外出於膚表。此形身臟腑之氣。遊行於外內。而交相出入者也。至於皮膚經脈之血氣。屈折於外內之間。出入於本標之處。皆借邪客。以明正氣之流行。乃修身治民之大張本也。】

10.《素問靈樞類纂約注.病機》卷中

【靈】人有八虛。各何以候。曰以候五臟。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肺脈自胸之中府。入肘之俠白等穴。心脈自腋之極泉。行肘之少海等穴。)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肝脈布脅肋。行腋下期門等穴。此獨作流。余皆留字。)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脾脈上膝股內前廉。《經筋篇》。上循陰股。結於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膝後曲處。腎脈上出膕。出內廉。)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攣也。(《邪客》)

11.《素問識.五藏生成》.卷二

此四支八溪之朝夕也 【張云:四支者,兩手兩足也;八溪者,手有肘與腋,足有骻與膕也,此四支之關節,故稱為溪。朝夕者,言人之諸脈髓筋血氣,無不由此出入,而朝夕運行不離也。邪客篇曰:人有八虛,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即此之謂。一曰,朝夕,即潮汐之義,言人身血氣往來,如海潮之消長,早曰潮,晚曰汐者,亦通。吳云:朝夕,會也,古者君臣朝會謂之朝,夕會謂之夕。謂脈髓筋血氣五者,與四支八溪,相為朝夕,而會見也。簡按張前說似允當。蓋溪者,筋骨罅隙之謂。王充論衡雲,投一寸針,布一丸之艾,於血脈之溪,篤病有瘳。】

12.《靈樞識.邪客》卷六

八虛。【張雲。即五藏生成篇。所謂八溪也。是皆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虛。】

凡此八虛者(止)病攣也。【甲乙。趙本。張本。病、作痀。是。張雲。機、樞機也。關、要會處也。室、猶房室也。凡此八者。皆氣血之所由行也。正氣居之則為用。邪氣居之則傷經絡機關。而屈伸為之不利。此八虛可候五藏也。簡案、▲、說文。曲脊也。即拘攣之義。】

13.《針灸逢源.靈樞邪客》卷一

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在肺則尺澤,在心則少海之次。「留」,當作「流」,下同);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期門、淵腋等穴之次);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脾與胃合。其脈皆自脛股上出沖門、氣沖之間,故邪氣留於髀跨者,為脾經之病);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腎與膀胱為表裡,其經皆出膝後陰谷、委中之間,故邪氣留於兩膕者,為腎經之病)。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游,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經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痀攣也(兩肘、兩腋、兩髀、兩膕,皆筋骨之隙,氣血之所流注者,故曰八虛。正氣居之則為用,邪氣居之則傷經絡機關,而屈伸不利。此八虛可候五藏也。機,樞機也。關,要會處也。室,猶房室也)。

本詞條編輯出處:趙京生教授《針灸理論概念術語通典》(本條作者:劉兵)

關於「八虛」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