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婦科/外治法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婦科學》 >> 婦科疾病的治療原則 >> 外治法
中醫婦科學

中醫婦科學目錄

婦科外治法最常用於前陰諸病,病變部位主要表現在前陰局部,但這些局部的反應和影響可累及全身,同樣有些前陰病又是全身病變在前陰局部的反應,所以治療上既要局部用藥,又要結合內治法進行整體調治。前陰病多為邪毒、病蟲致病,發生腫脹膿腫潰瘍糜爛等病變,在外治法中常選用清熱解毒、殺蟲、收斂之類的藥物。清熱的常用藥物如黃柏黃連知母等;解毒的常用藥物如金銀花蒲公英土茯苓魚腥草敗醬草白花蛇舌草等;殺蟲的常用藥物如苦參鶴蝨蛇床子、百部、雄黃白頭翁等;收斂的常用藥物如烏梅五倍子赤石脂烏賊骨海蛤粉、枯礬等。茲就婦科主要外治法敘述如下。

一、熏洗法

熏洗法即用藥水熏蒸和洗滌外陰局部的方法,主要用於外陰病變,如瘙癢濕疹、腫脹、潰瘍等。

使用方法:將所用藥物包煎,必須煮沸20—30分鐘後方可外用。用時將藥水傾人專用盆內,乘熱熏洗患部,先熏後洗,待溫度適中可以洗滌外陰或坐盆,每次10分鐘。潰瘍者不浸洗。7日為一療程,每日劑,煎2次,分早、晚熏洗。

二、沖洗法

沖洗法即用藥水沖洗陰道、外陰的方法,主要用於陰道及宮頸的病變,如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非特異性陰道炎、急慢性宮頸炎(糜爛)等。

使用方法:將所用藥物包煎,煮沸20-30分鐘。待藥水溫度適宜(與體溫基本一致)時,置朗道沖洗器內進行沖洗。但陰道內皺襞多,分泌物及病原體不易沖洗乾淨,而用擦洗陰道效果更好,即坐於藥水盆中,已婚者可夾持棉球蘸藥水擦洗陰道,洗的越徹底效果越好。7日為一療程,每日劑,煎2次,分早、晚沖洗。坐盆洗者每次-10分鐘。

三、納藥法

納藥法即將外用藥物放置於陰道穹窿和子宮頸部位的方法,主要用於宮頸及陰道的病變,如慢性子宮頸炎(糜爛)、子宮頸癌、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非特異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等。

使用方法:將外治藥物按需要製成栓劑、膏劑或粉劑消毒後備用。待外陰或陰道清潔處理後,栓劑可放置於陰道後穹窿(此法可指導患者自己操作),膏劑可塗於無菌紗布上,粉劑可以蘸在帶線棉球上,由醫務人員常規操作置於創面上。7-10次為一療程,每日或隔日上藥一次。

四、貼敷法

貼敷法即將外治用的水劑散劑或膏劑用無菌紗布蘸浸後貼敷於患處的方法,主要用於外陰或乳房的病變,如外陰腫脹、外陰潰瘍、外陰膿腫切開、急性乳腺炎或回乳等。

使用方法:水劑可將無菌紗布浸蘸藥水,貼敷於患處;散劑可直接撒佈於破潰之創面上;膏劑可塗於無菌紗布上,貼敷於患處,然後覆蓋紗布固定。每日或隔日換藥一次,至痊癒為止。

此外,在婦科臨床上使用外治法時,有幾項原則必須遵守。

1.所有外用製劑(栓、膏、散等)必須按標準操作規程製備,消毒後使用;所有自煎外用藥水,必須煮沸20—30分鐘以上方可使用。

2.治療部位應常規清潔或消毒。

3.月經期前、後3天內不宜施用陰道內的外治法,妊娠期、新產後宜少採用外治法,特殊需要者除外。

4.外用藥物治療期間,禁止房事和盆浴

5.從整體觀念出發,強調局部外治與全身調治相結合的原則,突出辨證論治

參看

32 調理氣血 | 妊娠忌服藥歌 32
關於「中醫婦科/外治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