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科學/乳發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外科學》 >> 乳房疾病 >> 乳發
中醫外科學

中醫外科學目錄

乳發是以乳房紅腫痛熱,潰後大片皮肉腐爛壞死,甚至熱毒內攻為主要表現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外科啟玄.乳癰》云:「乳腫最大者名曰乳發。」《醫宗金鑒》云:「此證發於乳房,杴赤腫痛,其勢更大如癰,皮肉盡腐,由胃腑濕火凝結而成。」好發於哺乳期婦女。相當於西醫的乳房蜂窩組織炎和乳房壞死性蜂窩組織炎。

[病因病機

產後勞傷精血百脈空虛,腠理不固濕熱火毒之邪乘虛外侵乳房皮肉;或情志內傷,氣鬱化火,或平素過食膏粱厚味,產後飲食不節脾胃濕熱內生,肝胃二經濕熱結滯乳房肌膚之間,熱勝肉腐而成。乳癰火毒熾盛者也可並發本病。

[診斷]

多發於哺乳期婦女。發病迅速,病程階段不能截然分開。

初起:乳房部皮膚掀紅漫腫,疼痛劇烈,毛孔深陷,腫勢迅即擴大,患側腋窩淋巴結腫痛。伴有形寒壯熱骨節酸楚,不思飲食,大便乾結全身症状

成膿:2-3日後患處皮膚濕爛,繼而發黑潰腐,或中軟不潰,疼痛更劇,伴壯熱口渴便秘

潰後:一般治療適當,身熱漸退,腐肉漸脫,腫痛消退,新肉生長,約月余可愈。若濕熱毒邪傳囊,乳絡損傷,則轉為乳漏,遲遲難以收口。若正虛邪盛,毒邪內攻,可有高熱神昏譫語煩躁不安等症。

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可高達30X109幾,中性粒細胞在80%以上。

[鑒別診斷]

乳癰好發於尚未滿月的哺乳期婦女。發病相對較緩,病程階段清楚。初起乳房局部腫脹疼痛,或有結塊,但皮色不紅不熱,或微紅微熱,無皮膚濕爛發黑潰腐,病變部位較深,常形成膿腫。可並髮乳發。

辨證論治

一、內治

(一)火毒熾盛 乳房皮膚濕爛,繼而發黑潰腐,疼痛加劇;壯熱不退,口渴,便秘;舌紅,苔黃燥,脈數。

辨證分析:火毒熾盛,故壯熱不退,口渴;熱盛則肉腐,故乳房皮膚發黑潰腐;火毒熾盛,局部氣血壅滯,不通則痛,故疼痛劇烈;舌紅、苔黃燥、脈數為熱盛之象。

治法:瀉火解毒

方藥:龍膽瀉肝湯合黃連解毒東加減。

(二)火毒內攻,症見高熱神昏者,宜清熱解毒,涼血開竅,方用犀角地黃湯合黃連解毒湯、安宮牛黃丸等加減

二、外治法

未潰爛時,用玉露膏外敷,或如意金黃散醋調外敷;皮肉腐爛者,用黃柏溶液濕敷,或七三丹玉露膏蓋貼;腐肉脫盡,用生肌散、紅油膏蓋貼。若局部腐黑不潰,按之中軟有波動感者,可作放射狀切口切開排膿,術後用七三丹藥捻引流,玉露膏蓋貼。若成乳漏者,按乳漏外治法治療。

[預防與調攝]

1.哺乳期注意乳房衛生,經常用溫開水清洗乳頭,保持乳頭清潔。

2.如有乳房外傷、乳頭破碎、乳房及其他部位化膿性感染時,應及時治療。

[結語]

乳發相當於西醫的乳房蜂窩組織炎或乳房壞死性蜂窩組織炎。其特點是:乳房部皮膚突起掀紅漫腫,疼痛劇烈,毛孔深陷,潰後大片皮肉腐爛壞死,伴有惡寒壯熱等全身症状。應與乳癰相鑒別。熱毒蘊結證,治宜清熱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東加減;火毒熾盛證,治宜瀉火解毒,方用龍膽瀉肝湯合黃連解毒東加減;正虛邪戀證,治宜調補氣血、和營托毒,方用托里消毒散加減。

參看

32 乳癰 | 乳癆 32
關於「中醫外科學/乳發」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